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前轮摆振的非线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丽娟  林逸 《汽车工程》2007,29(5):389-392
以某轿车为例,建立3自由度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常微分方程稳定性理论和数值仿真计算,详细研究整车的稳态转向特性和系统失稳后的前轮摆振特性。阐明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与前轮摆振特性同属汽车整车稳定性问题,前者是负刚度系统,后者是负阻尼系统。在一定的参数组合下,具有不同转向特性的汽车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摆振现象,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建议适当增加转向系阻尼和刚度以减小甚至消除摆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转向柱后倾角对三轮汽车摆振影响,以国产某型三轮汽车作为样车,对其转向系统进行了简化,建立了二自由度前轮摆振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以上模型,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随车速变化的前轮摆振系统振动特性及转向柱后倾角变化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转向柱后倾角,能有效减小三轮汽车前轮自激摆振的速度区间。而当车速较高,前轮摆振系统发生自激振动时,减小转向柱后倾角能有效地降低前轮自激摆振极限环幅值和频率,甚至消除自激摆振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对解放牌汽车的科研成果及有关资料分析讨论了影响汽车前轮摆振的诸因素分别讨论了转向系统的刚度、前轮定位参数和簧上结构模态参数的匹配等三方面对前轮摆振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措施。最后分别对制造厂、改装厂、轮胎厂和使用单位提出了建议,以便改善前轮摆振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它不仅影响了前轮的几何特性,并且对摆振系统的运动,约束与受力状况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了包括全部前轮定位参数的前轮摆振数学模型;并在轮胎试验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前轮定位参数对前轮摆振的影响规律。本文还研究了轮胎蛇形运动频率对汽车动力学摆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刘彬 《汽车运用》2004,(7):42-43
前轮摆振是汽车常见故障之一,它降低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影响行车安全和运输效率,加速轮胎和转向系统的磨损。前轮摆振是指汽车以某一特定行驶速度(或速度范围)运行时两前轮在水平平面内产生有规律的绕转向节主销的摆动,在垂直平面内产生有规律的上、下跳动。轻度前轮摆振时前轮有小幅度摆动,转向盘也有小幅度的回转摆动,手有震麻感;中度前轮摆振时前轮行驶的轨迹呈现轻度弯曲的蛇形,转向盘有较明显的摆振,驾驶室有轻微的震感;重度前轮摆振时,前轮作大幅度摇摆,前轮行驶的轨迹呈明显的蛇形曲线,转向盘作较大幅度的回转摆动,驾驶室左右两侧甚至…  相似文献   

6.
解放牌CA10型汽车转向系统刚度对前轮摆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针对CA10型汽车的前轮摆振问题所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认为前轮摆振的主要原因是转向系统刚度低,并对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摩托车转向系统力学模型入手,推导出转和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方程,从而得出系统固有特性,根据系统固有特性解析摩托车前轮摆振的主要原因为外力激励与共振和前轮的陀螺仪效应与摆振。提出了增加转向系统阻尼,减小转向系统转动惯量,改善轮胎侧偏特性,提高前悬架系统刚度和合理调整有关设计参数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汽车前轮摆振即汽车在行驶中车辆不自主的抖动现象.摆振发生时车辆不能直线行驶,转向系有失控的感觉,俗称"发漂".汽车前轮摆振有一定的危害性,对安全行车有很大的影响.汽车前轮摆振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轮胎动态侧偏特性对汽车摆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轮胎的侧偏力学特性是影响汽车前轮摆振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文中在箕是汽车研究所提出了轮胎动态侧偏特性试验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侧向力与回正力矩的精确表达式,并从能量反馈和负阻尼效应研究了轮胎动态侧偏特性参数对汽车偏摆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汽车前轮摆振常见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前轮摆振既是个常见的、复杂的振动问题,也是汽车维修中比较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当出现前轮摆振时,有转向盘持续振动并使汽车头部摇摆,有时还伴有驾驶室左右晃动,前轮摆振发生的时机与汽车行驶速度、路面状况和车型等有关。 一、路面干扰 前轮摆振有时出现在不平路面行驶,特别是行驶在正弦路面上极易发生。这种摆振与平路行驶摆振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1.
研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对方向盘摆振补偿的功能,通过对影响方向盘摆振因素的分解,当整车基本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采用EPS进行摆振补偿.通过摆振补偿功能开发到某车型实车测试验证,有效解决高速制动等工况下方向盘摆振问题.该研究为车辆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采用EPS补偿万式提供方法及系统.  相似文献   

12.
考虑侧偏角和侧偏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建立4自由度某大客车转向轮摆振模型。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确定转向轮发生自激摆振的Hopf分岔点: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大客车转向轮摆振仿真模型。通过仿真结果检验理论分析,并得到车速、转向系参数、横拉杆参数、质心位置、主销后倾角与转向轮自激摆振幅值或频率的关系曲线.找出影响自激摆振的敏感参数及敏感参数的适取范围,能有效减小或消除客车的自激摆振。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整车操纵稳定性和舒适性,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车轮偏心对转向盘摆振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车轮偏心引起的激振力和车轮动不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的贡献;以某B级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多个因素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调整车轮动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稍有影响,调整下摆臂后衬套也有一定影响,但都不能明显减小振动加速度幅值;调整车轮偏心对转向盘摆振有显著影响,调整车轮偏心后,振动加速度幅值减小了近2倍;车轮偏心比动不平衡对转向盘摆振的影响更大,通过调整车轮安装定位方式消除安装偏心,对转向盘摆振现象的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独立悬架汽车摆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宋健  钱珠声 《汽车技术》1996,(1):1-6,62
以标致505SL轿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析力学的方法,建立了前悬架为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轮摆振数学模型。通过对摆振系统特征的分析,确定了影响摆振的主要振动模态,得独立悬架汽车特有的摆振振型,并通过道路试验证实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高速行驶方向盘摆振影响因素与测试方法。针对某款乘用车方向盘摆振的现象进行原因分析,通过对其进行道路再现试验,测试分析轮胎至方向盘的灵敏度,可知该车对轮胎异相位的激励非常灵敏;以副车架为参考点,建立模型,通过ODS分析进一步验证摆振产生原因。该研究为高速行驶方向盘摆振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解放CAll70P2Kll2型载货汽车动力转向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根据长期使用实践,对该动力转向机构可能产生的故障、产生故障的原因及故障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一是转向沉重;二是左右转向轻重不同;三是行驶中前轮摆头;四是转向盘自由行程过大;五是转向轮回正困难;六是油泵噪声大;七是动力转向系统过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