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西成客运专线福仁山隧道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了福仁山隧道可能存在的地质问题。根据地应力测试结果,该隧道埋深300~500 m围岩中存在中-高地应力,埋深大于500 m的围岩中存在高地应力,局部地段存在极高地应力,有发生中等岩爆的可能。在洞身大理岩岩溶发育及部分隧道浅埋地段,产生突、涌水(泥)的可能性较大。隧道通过断层破碎带、褶皱核部、地层接触带、长大密集节理带等地段时,施工时极有可能出现坍塌等围岩失稳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在设计及施工中应加强超前支护且及时衬砌,并加强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在建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分布情况的分析,结合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设计实例,从长大隧道群旅客乘坐舒适度、线路越岭坡度选择、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对山区客运专线越岭隧道群长度的合理布设进行研究.总结布设原则和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给予启示和借鉴作用.综合地形、地质、环保条件,考虑隧道施工工期、施工条件、运营条件、工程投资等因素,并针对客运专线线路直、坡度大的特点,确定西成线翻越秦岭山脉主隧道长度应在15~20 km为宜,引线地段不宜超过15 km、以10 km以下隧道群分布为优;翻越米仓山地段,隧道长度在10 km左右及以下为宜.  相似文献   

3.
宝(鸡)兰(州)客运专线是规划徐州至兰州客运专线的西段,也是国家铁路"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水至定西段位于天礼盆地黄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区和黄土高原沟壑梁峁区,区内滑坡、错落、坡面溜坍等各种不稳定斜坡极为发育,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等特殊岩土广布,控制线路方案的因素多。重点对区域范围内的不良地质进行详细描述,并对线路的危害做了逐一分析、评价。同时,针对各种线路方案进行研究、比选和优化组合,筛选出地质条件相对较好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4.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综合选线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是国家"四纵四横"客运专线沪昆客专的一部分,沿线所经区域环境敏感点多,地形、地质困难,岩溶、地下水系发育,选线设计方案复杂。通过对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选线设计中一些典型选线案例进行分析及施工运营验证,线路方案设计满足规划要求,同时防范重大工程风险、满足环保要求,做到工程经济合理。提出选线设计应符合通道内路网规划、功能定位,遵循环保选线、地质选线、规划选线、经济选线等综合选线理念,重视施工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渭河隧道是宝鸡至兰州高铁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区内地质构造运动较活跃,黄土滑坡、富水砂岩层及饱和卵砾石等不良地质发育,复杂的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严重制约着渭河隧道选线工作。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理论计算、地质分析等方法对影响隧道选线的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竖向绕避滑坡群方案,通过分层抽水试验解决了复杂地层涌水量计算参数的问题,对合理确定隧道埋深和辅助坑道方案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西格二线关角隧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关角隧道是目前我国已开工建设的最长铁路隧道,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内断裂及褶皱均较发育,地质条件复杂;高地应力、岩溶、突涌水是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采取正确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其进行超前探测,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证关角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家口至呼和浩特客运专线主要以6个短隧道群穿越张家口市与兴和县交界处的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区域内主要发育太古界变质岩麻粒岩。受多期构造影响,地质条件较复杂,为全线控制性工程,部分段落地形条件恶劣,钻探受到限制。为查清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勘测中采用了直流电测深法,探测了地下岩体的风化界线埋深、岩体完整性和地下水发育情况,并对个别物探测点进行了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西成铁路高地应力节理发育软岩大变形隧道安全修建,采用现场勘察、室内试验、地应力测试、工程类比、数值模拟等方法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西成铁路与毗邻兰渝线地质条件类似,均以二叠系、三叠系板岩与砂岩为主,层理清晰、节理裂隙发育,地应力以水平主应力为主导,水平主应力在10~30 MPa之间,竖直主应力在4~13 MPa之间,有较强水平构造应力作用,兰渝线控制围岩变形主要采用增加预留变形量、自进式长锚杆、钢花管加固、增加初支及衬砌刚度、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等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西成铁路节理发育软岩大变形主要发生在垂直节理倾角方向上的特点,提出首先增大矢跨比,然后增大钢拱架刚度,对于Ⅲ级大变形在垂直节理方向设置预应力锚索的非对称大变形隧道支护体系,该支护体系相比传统支护体系能够减小13.8%~21.2%软岩变形,对于控制节理发育软岩变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综合分析研究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在秦岭山区方案研究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不良地质等地质条件,确定地质条件较好的线路位置.研究结论:铁路客运专线在秦岭山区的地质选线,应查明方案研究范围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特征及不良地质等地质条件,分析各方案的在平面和坡度方面对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对西成客运专线在秦岭山区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表明,CK方案地质条件较好,且方案在平面位置和坡度方面能很好地适应该区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关角隧道为西格线增建二线控制性标志工程,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长铁路隧道,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构造发育,岩性复杂,特别是隧道涌水尤为突出.详细阐述了隧道洞身通过段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涌水量的预测及计算方法,对隧道通过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涌水对隧道涌水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涌水量修正的有效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选线设计是项目前期研究的难点和重点,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经济性及可靠性,考虑国内新建铁路的设计需要,结合西成客运专线沿线特点,有针对性地从满足复杂地形、地质、环保及安全等需要,综合分析选线设计中的重、难点,提出选线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体会,对类似铁路选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是我国第一条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铁路水下隧道,采用双洞单线的结构型式,隧道具有高水压、地质情况复杂等特点。简要介绍了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联络通道的一些设计情况,可供类似的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壁板坡隧道为沪昆客运专线最长隧道,洞身被3条逆断层带切割,围岩破碎,地下水发育,工程地质条件复杂,针对壁板坡隧道富水逆断层带,建立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在分析总结已有超前地质预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短距离预报和中、长距离预报的角度,建立适用于壁板坡隧道复杂地质条件的超前地质预报体系。在隧道大角度穿越杨梅山-小达村逆断层中,以TSP长距离预测、红外探水短距离预测、超前地质钻探复核预测的方式,准确探知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富水破碎带的位置和富水程度,为防范施工风险,确保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依据,验证了该超前地质预报体系的可靠性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结合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马桑哨隧道穿越暗河的工程实践,介绍了隧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系和岩溶发育特征。根据隧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隧道遇到暗河系统的发育规模、涌水特征、稳定性等;根据该暗河系统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及与隧道的空间关系,对增设泄水洞方案、注浆封堵方案进行了对比和甄选;并详细介绍了复杂岩溶地质条件、穿越暗河地段容易引发隧道岩溶突水、突泥风险,以及施工过程中为预防涌突水而采取的工艺、方法等,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全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全线隧道226座177.218 km,隧道及桥隧相连的地段占的比重较高。然而,在这些地段安装通信设备,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安装标准或安装工艺,为了满足客运专线通信系统必须具备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等要求,以及安装标准统一、质量可靠、美观适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研究形成了武广铁路客运专线隧道内通信设备的安装工艺。在隧道等弱场区域采用光纤直放站以实现GSM-R系统的交织冗余覆盖,光纤直放站的光纤应用的物理需求是复杂的,在此方面的创新设计,为光纤的应用简单化、施工安装明了化、故障查找快速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李光辉 《铁道勘察》2004,30(6):33-34,37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红岩—乐昌段地势险峻 ,构造极其发育 ,岩性复杂 ,不良地质种类多、分布广。既有大瑶山隧道曾发生严重涌水并诱发了严重的环境病害 ,因此 ,开展地质选线工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沪昆客运专线长(沙)玉(屏)段正线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沿线桥梁、隧道较多,桥隧间路基太短的情况较为普遍,相比其他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该线特殊情况较多,需对桥后端刺设置方案进行研究。针对沪昆客运专线长玉段轨下基础较为复杂的特点,结合其他线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端刺设计的经验,提出不同桥后轨道下部基础条件下的端刺设置方案。通过研究得出:对于桥后路基段较长的情况,采用摩擦板+标准端刺的设计方案,摩擦板的长度及宽度根据线路的条件及桥梁的长度确定;对于桥隧间路基较短无法在路基上设置端刺以及桥隧相连的情况,采取在隧道内设置端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特长隧道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太行山隧道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通过采用综合勘察技术以查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研究方法: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与设计要求,阐述各种勘察方法的使用原则、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应用效果。研究结果:综合勘察结果表明,太行山隧道岩溶、地下水不发育,不会发生大的突水突泥、岩爆、有害气体等地质灾害;全隧道除长约4.5 km的膏溶角砾岩和部分断裂破碎带工程地质性质较差外,整体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目前隧道施工进展顺利,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社会和经济效益。研究结论: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长大隧道,以地质调绘为基础,发挥遥感的宏观作用,利用物探解译、钻探验证,开展综合勘察技术研究和分析评价是做好隧道地质勘察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燕山隧道位于燕山山脉西段,其间发育一处较完整的火山喷发-侵入旋回,导致其地质条件复杂。应用综合勘察技术基本查明了该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系统阐述各种勘察方法的使用原则、应用范围、工作程序和应用成果。综合勘察结果表明,隧址区整体地质条件较好,局部发育岩性接触带和构造破碎带,需采取风险控制措施。施工揭露与勘察结果基本相符,表明综合勘察应用效果较好。该隧道的实践经验证明,以航测遥感分析判译及区域大面积地质调绘为基础,结合物探测试和钻探验证的综合勘察技术是地质条件复杂的高风险长大隧道勘察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1概况清凉山隧道是为西成客运专线穿越秦岭而设的特长隧道,地处秦岭北麓低中山区,起讫里程为Dg K56+156—Dg K68+709,全长12 553 m,最大埋深970 m,为双线隧道;隧道进口位于R=8 004.6 m的曲线上,出口位于R=7 000 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纵坡为25‰的单面上坡。全隧道设2座斜井辅助施工。十岔沟中桥位于西成客运专线纸坊十岔沟内,与清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