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事岀有因:第六代高尔夫开启了中国车市小排量车型市场起初,国内消费者对两厢车造型并不感冒,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渐成熟,人们渐渐地开始意识到了两厢车的优势所在,第四代高尔夫的优异口碑便是最佳印证。在第五代高尔夫只引进了GTI版本的前提下,2009年10月19日,第六代高尔夫登陆了中国市场,这一次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全新的造型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正>放眼全球两厢车市场,能够始终立于细分市场关注排行榜前列的车型,非高尔夫莫属。历经39年历史发展,高尔夫已经成功完成7代车型的演变。至今,高尔夫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成功突破3 000万辆,成就了头尾相连围绕地球赤道超过3周的长度,更创造出平均每分钟销售1.47辆的市场奇迹。2013年12月10日,作为大众第七代产品,一汽-大众全新高尔夫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一场由"高尔夫"引领的全新两厢车热潮也将再度掀开。  相似文献   

3.
佳俊  霍庆泽 《世界汽车》2015,(2):126-131
<正>人们之所以对第六代高尔夫如此兴奋,除了这款运动特征明显的精品车型具有极高的可玩度、同步国产等原因之外,还有两个外延因素——高尔夫GTI与高尔夫R。这两款车型的出现将第六代高尔夫在车迷中的影响力推向了巅峰,也将高尔夫本身所具有的乐趣带向了最高的等级。当年STi和EVO的光泽正逐渐暗淡的时候,GTI与高尔夫R,这两款外行人看起来简单、素净并且差不多的两厢车,却在某种程度上重新点燃了  相似文献   

4.
<正>2013年12月10日,一汽-大众全新高尔夫,于广州正式上市,就此拉开了全新高尔夫开创中国市场传奇的全新篇章。环顾全球汽车消费市场,高尔夫车型绝对算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它每一次的换代均引领了当代两厢车的发展潮流,而自第七代高尔夫于海外上市起,一汽-大众终于将这款"明星"车型引入国内。  相似文献   

5.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有一款轿车是不可能被人们遗忘的,那就是高尔夫。1974年第一辆高尔夫在德国问世,问世之初它就凭借高品位、高质量的特点,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至今它已走过了整整34个年头。2008年8月大众汽车在德国沃尔夫斯堡正式推出高尔夫的第六代车型.经典被延续。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依然是运动车的天下。高尔夫GTI以及马自达6睿翼轿跑的相继国产,分别将两厢车与三厢车的运动之风推向了白热化。钢炮与轿跑,殊途而同归,它们对驾驶乐趣的追求永无止境。高尔夫GTI作为钢炮车的鼻祖,早已在国内闻名遐迩,第六代车型的国产让无数车迷的梦想前所未有地贴近了现实;马自达6轿跑则是首款国产轿跑车,新一代睿翼将为其夯实轿跑领头羊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已经用车一年的第六代高尔夫车主,我光荣地接下了这次高尔夫跨界车型CrossGolf和高尔夫旅行轿车的试车任务。这也是一个可以深入地为广大读者介绍这两款个性十足的高尔夫车型的难得机会。  相似文献   

8.
SAM  柴颖慧 《汽车杂志》2007,(3):80-81
宝来HS、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陌生的名字伴随的亲切,与06年改款的新宝来有着完全相同的前脸,五门掀背的两厢车设计大小与第四代高尔夫几乎相同。原来,它就是高尔夫的进化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晓天 《汽车知识》2012,(10):10-11
话说第六代高尔夫在国内的热度还未消退,德国大众就在柏林发布了第七代高尔夫的样车。高尔夫更新的速度实在是有太快了。与第六代高尔夫作为五代高尔夫的进化或者说是过渡产品不同,七代高尔夫是彻彻底底的换代产品。体型更大、重量更轻、动力更强、配置更高,不知道德国大众这次又要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相似文献   

10.
<正>一辆选装的第七代高尔夫GTI在法国首演出尽了风头。不过这个规规矩矩的"优等生"又要如何应对坚硬崎岖的英国柏油路呢?只有区区160kw输出功率的标配第七代高尔夫GTI,似乎完全无法插足小钢炮行列。它甚至在刚刚露出那个标志性的小鼻子的时候,就被对手一枪爆头了。其实纵观高尔夫的进化,第六代相比第五代来说已经是一个更为成熟的提案。理论上讲,新的GTI好像也遵循了这个轨迹。它安  相似文献   

11.
张磊 《汽车与运动》2013,(4):134-135
事出有因:"神车""钢炮"这些响亮的名头都是从它开始的2006年11月的北京车展中,大众正式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第五代高尔夫GTI。而"GTI"这3个字母也伴随着"神车"、"小钢炮"等专属名词,培养了它在中国最死忠的一批车迷,我就是其中一个在所有纯正的高尔夫铁粉眼中,第五代GT是最完美的一代,它不仅超越了更多存在于历史中的前四代GTI,也让后来的第六代和已经发布的第七代GTI都很难超越。在2006年国内上市之前,为数不多的车迷只能从国外的网  相似文献   

12.
高尔夫六世     
德国大众近日发布了全新的第六代高尔夫,六代高尔夫仍然采用与五代高尔夫、速腾相同的PQ35平台,外形沿袭了“Scirocco”确立的设计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车     
《汽车与运动》2008,(9):22-29
六代高尔夫面世sixth gen VW Golf从来没有一款车.在面世之前会遭受如此多的全球媒体"围剿"。第六代高尔夫还未出生就被各个国家的媒体和消费者竞相追逐.从北美加州的荒漠.到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麓.大众第六代高尔夫的试车身影让人们一次次期待又猜测着。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2月底,国家信息中心发布消息,两厢车在基本型乘用车中的销售比例已经占到40%。从10月份开始,风头最盛的两厢福克斯每个月能卖出3000辆,仅比三厢版少1000多辆。可以猜测得到,手握经典两厢车高尔夫的一汽大众,对两厢福克斯的热销,应该感触颇多。显然老态龙钟的高尔夫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用谁来弥补一汽大众两厢车销量的减少呢?也许只有第五代高尔夫能够做到,但是由于五代高尔夫这碗"远水"很难解得了销量的"近渴"。因此,在宝来品牌建立5周年之际,一汽大众精心打造了一份生日礼物——宝来 HS。  相似文献   

15.
冰上奔跑者     
<正>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第七代高尔夫R:除了四轮驱动和218kW的输出功率,还有更多……在瑞典一个结冰的湖面上驾驶完最新一代的高尔夫R之后,我们可以告诉你,大众汽车正为"R"系列子品牌的迅速扩张做准备。第一辆高尔夫R推出至今仅有12年,它极为疯狂,搭载174kW的3.2L V6发动机,四轮驱动的第四代R32是整个演变过程中的经典的一笔;其次是第五代R32,不过仅比两轮驱动的"同胞妹妹"GTI快上一点可算是它的"终生遗憾";第六代出现在2010年,车身上仅标记了一个"R"。它保留了四轮驱动,但是动力系统转而选择了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第七代紧跟其脚步,搭载了  相似文献   

16.
<正>这辆全新的第七代高尔夫战车绝对与现役WRC赛车同一级别。不论是动力、操控性能,还是高速过弯表现,第七代高尔夫战车都拥有世界顶级赛车的水准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第五站暨FIA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APRC)第六站在浙江龙游县圆满落幕。首次登上CRC赛场的一汽-大众车队"超级战车"——全新第七代高尔夫战车发挥出色,以逾30分钟的绝对优势斩获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四驱组冠军,问鼎全场冠军。值得一提的是,第七代高  相似文献   

17.
刘远 《轿车情报》2009,(11):28-35
从德国的沃尔夫斯堡,到中国的长春,一汽-大众第六代高尔夫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沟通德中两国文化的一座崭新的桥梁。桥的一侧,是来自德国的精湛工艺和时尚的设计风格,另一侧,则有新兴的庞大汽车市场和传统的文化。第六代高尔夫承载着期望的份量,一路飞奔。  相似文献   

18.
一汽-大众第六代高尔夫在国内有着紧凑级“神车”的美誉,可谓是生逢其时.作为换代车型,一汽-大众全新高尔夫脱离了第六代采用的PQ35平台,全新的平台也带来了全新的动力搭配.国产第七代高尔夫高配车型采用了MQB平台对应的全新EA211 1.4TSI发动机与7挡DSG变速器的搭配. 第七代高尔夫整体造型与前两代的变化并不大,传承经典设计的同时也有创新.作为大众高尔夫来说,七代传承而来的外形,同样具有标志性的线条设计,那就是粗壮C柱和极具力量感的折角.当然,MQB平台带来的改变是全方位的,它的内饰相比于第六代车型有了一些直观的变化,而旗舰版车型上的alcantara麂皮座椅更是增加了一丝运动感.  相似文献   

19.
<正>"在经济型两厢车市场上,本田第三代飞度带着诸多先进技术登场,以打造‘全球最佳功能两厢车’理念释放出了极大的销售能量。这让对手们觉得,狼真来了!"从2004年第一代飞度进入中国市场算起,整整10年的时间让这款车型大放异彩,在中国车市塑造了非常好的形象,尤其高空间利用率的MM理念深入人心。如今,飞度的第三代产品来了,如何让新一代车型融合以往  相似文献   

20.
江涛  阮锦程图 《汽车杂志》2013,(12):128-133
对国内的高尔夫车迷而言,去年第七代高尔夫在欧洲上市后就望穿秋水般地期待着国产的这天。然而当它真正到来的这一刻。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它真的跟我们想象的一样吗? 酒店停车场上,几排被车衣包得严严实实的两厢车不时引来路人疑惑的目光,而我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车不是已经曝光了么?正想问为啥搞得这么神秘,工作人员已经把保密协议递给了我。好家伙,难道我们是来试“高尔夫8”的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