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话题     
随着大运会临近,深圳地铁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于6月底相继开通。深圳成为一个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城市。地铁开通后,诸多深圳市民抢先体验了一把,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无论是何种评价,都寄托了深圳市民对地铁带来的便利生活的美好期望。比深圳地铁速度高出多倍的京沪高铁终于开通了,网友们有话要说,媒体有料要爆,惊喜与挑战并存,鲜花与砖头起飞,京沪高铁的一举一动已在全民视野内。  相似文献   

2.
前言     
《现代隧道技术》2012,49(2):5-6
2010年9月10日,由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市政总公司")承建的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2222标区间隧道实现了全线贯通,标志着市政总公司在地铁施工领域取得了新突破、创造了新业绩。市政总公司成为深圳唯一一家成功掌握盾构施工技术的市属企业,也是广东省为数不多的掌握了此项施工技术的本土企业。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2222标共四站三区间,由中铁隧道集团和市政  相似文献   

3.
根据深圳地铁1号线前海湾车辆段和地铁3号线横岗车辆段调研和实测,对比其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并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减振与降噪措施进行综合比较,得出车辆段减振降噪相应的措施,使列车运行的振动和噪声不对上盖物业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具体分析了深圳地铁5号线BT工程的建设管理,指出建设单位在其中的角色定位为强控制的监管。深圳地铁5号线为我国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积累了重要经验,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深圳地铁一期工程车站使用的传统灯具存在耗能大、寿命短和灯具寿命后期频闪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基于《深圳地铁1号线部分车站灯具LED整改项目》采用LED灯对车站照明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相似文献   

6.
结合深圳地铁1号线续建工程中使用水冷式冷水机组的工况,阐述了在变负荷、定水量工况验收测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变负荷、变水量工况测试的情况,对20种不同测试工况条件的测试结果数据从运行安全性和节能运行方面作了分析比较,为地铁车站空调水系统变频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和运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深圳地铁5号线南延工程前湾站—桂湾站盾构区间隧道上跨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隧道重叠区域位于滨海淤泥软土地区,附近众多工程群坑关系复杂且相互影响极大。为确保上跨施工时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不发生超量变形或者破坏,在前桂区间隧道施工前采取了地质补勘、区间土体加固、补充加固、袖阀管注浆加固等施工准备措施,盾构推进过程中综合采用分段施工和参数调整、严格控制盾构推进和管片拼装质量、改良土体、同步注浆和补浆等措施,确保了盾构隧道施工安全可靠。施工监测结果表明,前桂区间盾构施工引起的既有地铁11号线隧道最大位移为5.0 mm,满足地铁保护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地裂缝活动的监测数据资料,分析了西安地铁三号线沿线地裂缝活动特征。基于各条地裂缝与地铁三号线斜交的夹角θ、地裂缝倾角β以及各条地裂缝最大垂直位错量H,计算确定了地铁三号线穿越各条地裂缝地段的结构设计预留位移量,包括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轴向位移。同时,通过地裂缝影响带宽度和隧道与地裂缝的夹角θ,获取了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纵向设防长度。研究结果可为西安地铁三号线及未来其他线路的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深圳地铁2号线侨香站施工中,采取基坑结构渗漏水处理、全包柔性防水层防水、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控制、施工缝和变形缝渗漏水处理等相应措施对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进行了控制和防护,取得了良好的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10.
2010年3月27日,深圳地铁5号线全线贯通并开始铺轨。该项目总投资约200.6亿元,是我国迄今为止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建成里程最长的地铁轨道交通项目,也是全球投资最大的BT(建设-移交)模式的地铁轨道交通项目。  相似文献   

11.
7月10日,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的上行扶梯突发意外,多名乘客受伤;7月7日,南京地铁二号线汉中门站,一男三女被困;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发生电梯事故,致1死30伤。一连串的地铁安全事故让人忧心。国内电梯标准是否过低?电梯本身质量是否太次?使用期间维护不力、乘客超载?一时间,神秘莫测,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深圳地铁2号线轨道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对国内地铁无碴轨道上首次试铺应用的隔离式减振垫轨道技术的减振原理、设计方案、施工方法及减振效果实测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实测,隔离式减振垫轨道结构的减振效果满足设计理论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小波神经网络存在收敛速度较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而人工蜂群算法收敛速度快且同时具有局部和全局搜索的能力。文章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小波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形成人工蜂群小波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地铁隧道沉降预测;并以深圳地铁10号线为例,将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BP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人工蜂群小波神经网络较其它两种模型的预测精度更高,预测结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地铁施工中经常会遇到地下管线近接的问题,尤其是燃气管道,极大地影响了地铁暗挖隧道的施工安全和施工工期。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土建2222标安-侨区间施工中,隧道下穿次高压燃气管道时采取了"水平旋喷桩+深孔帷幕注浆地层加固及管线悬吊"的综合保护方案,有效地控制了燃气管的沉降,确保了隧道施工中燃气管道的安全。文章论述了保护方案的比较与实施以及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安地铁3号线的正式运营,西安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网络式发展时代。轨道交通环线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种线型,对于方格型路网城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梳理西安轨道交通8号线环线的相关规划,在分析8号线沿线功能区的基础上,探讨其路由与路径特征并依据客流预测的结果分析各换乘站换乘情况,进一步验证西安地铁8号线对西安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现状 中国大陆第一条投入运营的地铁是1969年开通的北京地铁1号线,在随后2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仅有北京和天津拥有3条、长度不足50公里的地铁线路。到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规模迅速扩大,从而也产生了严重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我国很多城市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纷纷修建或规划修建城市轨道交通。以1995年上海地铁1号线和1999年广州地铁1号线的开通运营为标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底,已经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重庆、  相似文献   

17.
浅谈盾构下穿建筑物掘进参数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2222标盾构机下穿景煜小学、翠海幼儿园等建筑物的工程实例,研究分析了盾构隧道下穿施工对城市建筑物的影响机理及变形控制基准值,提出了相应的盾构机下穿建筑物施工的掘进参数和控制地层沉降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由于机车提速的需要,城市地铁隧道采用大直径盾构施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深圳地铁11号线在国内首次采用φ6.98 m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文章针对深圳地铁11号线11301标段盾构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球状风化体区间掘进难度大、软弱不均地层盾构掘进姿态难控制及软粘土地层易引起刀盘结泥饼等三大难题,从主驱动配置、刀盘刀具设计、盾体设计、螺旋输送机设计及碴土改良系统设计等方面对盾构进行了针对性的适应设计,并提出了大直径盾构设计优化建议,能够为大直径盾构设计及其应用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深圳地铁2号线,介绍了2204标海月站一登良路区间隧道盾构穿越拔桩区及箱涵区的施工技术和实施效果,详细分析了拔桩施工的技术特点及施工监测过程,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城市环境条件下,近接地铁建筑结构工程建设时会受新建地铁结构和已有建筑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其各自的埋深、施工工艺、当地的水文地质等因素影响,新建地铁主要通过施工时控制相关敏感参数来确保近接建筑结构安全。本文依托深圳地铁7号线皇福区间隧洞"零距离"下穿既有4号线福民站的近接工程,综合运用风险评估和数值仿真技术作为控制方法,采用"全断面注浆+CRD平顶直墙暗挖"的施工技术,通过组合工艺综合控制,提出了地铁近接建筑结构工程安全精细控制技术,为城市地铁近接工程的建设与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