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 2 0世纪末在西方世界爆发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科学大战”的过程 ,双方的主要论点 ,以及大战在我国引起的反响和争论。指出在我国目前也存在的部分科学主义者与人文学者间的一场类似于西方科学大战的学术争论 ,并就争论中普遍关注的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争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等做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伪科学长期以来吸引着许多人的兴趣,但是也一直招致科学阵营持续的批判和揭露。面对这争论不已的双方,公众靠什么来选择自己的信任对象呢?本通过对一系列相关书籍的书评,对上述问题,以及伪科学书籍为何常能吸引公众,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汉唐之际历法改革中各作用因素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以汉代到唐代的历法争论为中心,分析了引起历法争论和改革的原因,探讨了影响和决定历法争论双方胜负的主要因素。指出历法改革不是一项现代意义上的纯粹的科学活动,而是一项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文化和政治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科学教育已走过百年历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但总的来说,我国的科学文化还很不发达,科学教育程度不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第一,全面理解科学教育,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第二,培育积极完整的科学文化;第三,创造和谐、自由的科研环境。  相似文献   

5.
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智慧使他成为一代科学大师和科学帅才;而坚定的政治信仰与信念、高尚的思想情操与品德,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献身祖国现代化事业,追求真理的高贵品质和科学精神,则是他成为我国现代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科学大师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将历史上科学进步视为一系列“革命”的结果,成为西方科学哲学界非常时髦的潮流。其实这只不过是观察角度或表达方式的转换。这种转换当然不无益处,但将每一个科学进展都描述成一场革命,最终只能消解“科学革命”本身。  相似文献   

7.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在本世纪末和一下世纪初有三大前沿科学需要发展,这就是思维科学、系统科学和人体科学。这一科学的论断,目前正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关注,不少专著已经问世,研究队伍正在不断扩大,几乎在各个学术领域都引起了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 ,我就和几位北京的学术界朋友在讨论“科学文化”究竟是什么、科学史又能在其中起什么作用之类的问题。科学史无疑将在新世纪中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但这个位置很可能将定位于科学文化的大背景之中。科学、文化、科学文化 ,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确非常复杂。按照 C.P.斯诺的说法 ,把人类知识体系分成两大块 ,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一种文化 ,人文也是一种文化——后半句简直象是废话。所谓“科学文化”,原是一个相当开放的概念 ,可以有多种理解 ,比如 :将科学视为文化的一部分 ,将科学本身视为一种文化 ,科学中具有人文功能的那一部…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科学道德价值观和德育思路在于从科学和道德的相关性出发,阐释科学对道德的促进作用。所有的科学都具有道德价值。科学的德育思路体现在大学与大学课程的目标应该兼顾科学与道德,设计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道德课程,深入挖掘各门学科的道德文化价值,发展公共生活和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1945年范内瓦·布什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报告,以及2020年拉什·霍尔特为报告撰写的导读以及相关评论中可能给予我国推进科技创新战略的启发。研究结果表明,从科学研究到实际应用的线性模型或象限模型都说明取得创新成果之前,有若干需要深入细致研究的不同特性,需要不同慎重对待的阶段,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其中特别强调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以创新而不是科学研究为抓手固然有更强大的号召力,然而如果不充分研究得到创新成果前各个阶段的特点和采取适合时代进步和我国国情的有效应对措施,我们的科技创新战略将事倍功半。同时,文章也关注了这些报告和评论的重要缺陷,它们都没有提及知识在这些阶段之间流动这一极其重要的事实,没有提及控制知识流动的是对承前启后具有决定意义的、连接这些阶段的设计环节,没有提及设计的基本共同规律和要共同遵守的法则——设计科学这样一个基础研究领域,因而未能阐明知识在这些阶段中流动所产生的作用,特别是未能指出设计是知识流向创新的桥梁和纽带,设计可能使科学研究成果流向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创新,也可能使科学研究成果流向危害社会的灾难。这些报告和评论未能就不同时代和不同...  相似文献   

11.
本文意欲探讨一种新型科学史在理论上的可能性。这种探讨是从对历史上有关外星文明和星际航行的幻想作品进行科学史研究的基础之上出发的。本文先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证科学与幻想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这些研究表明:科学与幻想即使被认为是处在开放边界的两边,它们也是保持密切互动的——这种互动竟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在很多情况下,两者间的边界几乎可以认为是不存在的。随后讨论了应如何看待那些含有幻想成分的"不正确的"科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将幻想视为科学活动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得到历史事实的有力支持,而且从理论上说也是可以成立的。因此,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一种新科学史,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中,也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科普概念之拓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的科普状况,提出六点新的思考。通过案例分析指出:传统的科普概念继续沿用于今日,已经很不适应,应该与时俱进,拓展科普概念,代之以含义更为广阔、内容更为丰富的“科学文化传播”。文中也讨论了科学面对伪科学时的竞争策略,强调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科学界的成功经验,大力开发科学的娱东功能,使科学传播能够更好地造福社会。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用来增强文彩的修辞手段;而科技语言一贯以专业、严谨,精确和朴实著称,因此隐喻不应存在于科技语言中.然而,随着认知学的发展,大量的研究和事例证明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其中包括科技语言.本文试图从分析科技隐喻的产生动机,产生途径及巨大功能方面来较为全面地展示科技隐喻的概貌,从而加强人们对科技隐喻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4.
论理工科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强调了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并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提出了理工科院校加强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薄弱,高技术产业化程度低,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由来已久。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晚明社会的士与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晚明社会的士和科学的关系分析出发,并与近代科学产生的社会条件作比较,说明晚明社会的科学走出中世纪是相当困难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科学技术史这一专业在国内学科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出发,以天文学史研究中与星占学的关系为个案,讨论了将科学史研究归属于科学或归属于历史学的利弊。作者认为与其将科学史归属于科学,不如将科学史归属于历史学,而最理想的则是像国际上一样将科学史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相似文献   

18.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竞赛已成为国内高校展示学生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窗口,成为社会选拔创新人才的主要平台.为快速提升我省的竞赛水平和层次,通过分析省内高校在全国重要工科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竞赛的现状,从队伍建设、制度保障、经费投入、教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关于秋石方问题的诸多争论,探讨了各方的说法依据以及秋石方问题的实质。在这场论争中,争论双方的力量严重失衡,以李约瑟为代表的一方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本文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认为国人对权威的盲目迷信以及“中国领先”的情结是导致这场争论失衡的主要原因。最后对用模拟实验来检验古代科技成就这一方法进行了讨论和评价,认为这一方法不一定能最终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于科学史研究来说,这一方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