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夹具式样书(MCP)即夹具概念设计,是夹具设计过程的核心,也是车身开发同步工程阶段的重要输出文件之一.根据定位一致性原则及3-2-1原则对夹具的定位及夹持点进行规划布局,是指导夹具设计、制造的标准化文件,也是冲压件品质基准书设计的重要参考标准.本文介绍了夹具概念设计的必要性并重点分析了夹具式样书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焊接总成品质基准书(SQM)是车身开发同步工程阶段的主要输出文件之一,是指导检具设计、制造的标准化文件,也是焊接总成检测的重要质量依据和标准.SQM在新产品检具开发和白车身精度提升中的作用已经显现,本文介绍了焊接总成品质基准书设计的必要性及其设计流程,并重点分析了焊接总成品质基准书的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车身零部件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硬点技术应用的分析。阐明了在装焊夹具、定位样架和样板的设计、制造和调试中要坚持统一定位基准的RPS定位系统原则的同时,还应采用成组、硬点技术对参加装配零部件的安装、定位孔进行分组精度控制。这样,才能做到为每个零件选取最合理的加工方法,在保证零部件装配精度的同时节省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4.
车身的尺寸和精度设计已成为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环节。文章从RPS的定义、相关术语和设计原则等方面,叙述了定位基准理论在车身精度设计上的应用,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通过实例介绍了在设计与生产中如何选取定位基准点和应用RPS。RPS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汽车的设计水平,RPS定位点的精度控制,保证了汽车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车身品质,缩短车身开发周期,提升市场竞争力,开展了螺钉车组装工作.螺钉车组装分两个阶段,一是螺钉车组装,用于发现制件存在问题,尽早整改制件;二是共孔调试,用于对工装夹具进行调试,发现夹具问题,早期进行整改.通过螺钉车制作可以验证MCP/MCS的正确性、合理性,提高单件冲压件质量,达到以检具为基准的品质目标,同时对夹具设备的问题点进行早期整改并追求其早期稳定性,最终达到早期实现车身品质目标,缩短车身开发周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郭闻 《辽宁汽车》1998,(2):21-23
本文对金杯客车车身装焊件其装焊工艺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国内同行业及金杯海狮6480车身装置工艺性对比和考察,揭示了金杯客车公司SY6474A和SY6475轻型客车车身因无工艺定位孔,基准不统一成车身质量差的弊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金杯客车车身装焊必面设计工艺孔,否则车身内在质量难以精确保证,工艺孔时整车装焊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汽车子系统的局部尺寸匹配,需要在白车身控制图上设定子基准来进行公差设计,因而详细介绍了白车身控制图中子基准的设定意义,提出一种在三维尺寸偏差分析软件3DCS中建立子基准来实现基准转换、公差分配,且可用实际生产数据封闭环验证的公差设计方法。具体工程案例证明,该方法在尺寸工程前期可以快速、准确的实现基准转换与公差分配。  相似文献   

8.
首次提出了汽车行业中焊接夹具的分类方法;根据车身薄壳体的特点,在夹具设计中正确利用六点定则,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和夹紧着力点,以及如何控制夹具的精度来满足车身的焊装尺寸要求.并对多品种生产中使用“RoboGate”系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设置定位点、测量点、公差要求,需对汽车产品设计输入一车身品质基准书进行工艺性审查。结合实际车型开发经验介绍了对汽车产品设计输入一车身品质基准书进行工艺性审查时采用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指导产品工艺性审查过程且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设计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进而提高车身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三坐标测量的简易性、高效性,三坐标测量室多数都采用台阶销的台阶面作为Z向基准。然而,现场多数的Z向基准还是采用支撑块等效定位的方法对冲压件进行定位,这种与RPS系统相背离的定位方法已经开始逐渐引起多数规划及设计部门的质疑。目前。奇瑞公司处于调试中的众多车型都已经使用了生产、测量统一的基准,通过对调试车型的三坐标测量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即生产、测量基准的完全统一,可以更好地保证车身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在汽车车身开发中,采用尺寸工程技术可以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对车身功能尺寸进行控制。通过工艺和数模等的输入,制定车身定位策略,用尺寸链分析其功能尺寸的可行性并优化改进,最终输出最优的定位策略、公差及测点等尺寸工程文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车身功能尺寸的控制给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方案,以最优化的周期和成本保证了其功能品质的合格。  相似文献   

12.
检具作为车身尺寸工程管理流程中的核心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像螺钉车、综合检具等国外常用的车身品质保证工具在国内已经兴起,但总成检具的开发和应用利用率还是很低,为了节约开发成本,只是开发了单件、整车检具,无工序品质保证工具。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检具开发流程、开发计划、开发清单、车身定位基准点系统(RPS)研讨、招标等方面,介绍了汽车车身质量控制中车身总成检具的开发及应用过程。通过总成检具的开发及应用,为车身开发过程中提升车身精度提供了有效的质量控制工具。  相似文献   

13.
尾灯周边外观配合的影响要素非常多,包括设计结构、单品精度、总成精度、车身精度、装配精度等,这些各汽车制造公司都已作为品质要点进行了管理,即便如此,仍无法完全保证尾灯周边外观配合,文章在上述常规要点管控基础上,基于设计配合结构、定位基准、制造工艺等多方面,分析了3项影响外观配合的关键要素。实践表明,解决这3项关键要素,能有效提高尾灯周边外观配合问题点的解决效率及品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RPS在车身精度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华  黄金陵 《汽车技术》2006,(8):18-21,42
车身的尺寸、精度设计已经成为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环节。阐述了当代车身精度设计的理念,采用并行工程,使精度质量体系贯穿设计、生产全过程。从RPS的组成人员、实施步骤和有关规则等方面,叙述了定位基准理论在车身精度设计上的应用,并以实例详细地介绍了在设计、生产中如何选取定位基准点和应用RPS。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汽车车身冲压件检验夹具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作用及其典型结构,并对分类结构的选择及设计、检测要素的布置与设计、设计制造基准的设置、车身坐标网格线的刻制方法、冲压件的定位及夹紧方式以及冲压件检验夹具的制造精度分别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尺寸与公差的定义和实现,决定了产品精度和品质。汽车研发过程中,如何定义车身规格(主要是间隙和段差),如何分配公差,如何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尺寸精度控制等,都对汽车车身的品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就DTS(整车车身精度)定义、公差分配、冲焊尺寸控制、装配过程中精度的控制和保证等做了阐述,探讨了提高车身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保证车身内腔区域的电泳质量,必须在乘用车开发阶段设计合适的车身电泳防电磁屏蔽孔。介绍了车身电泳防电磁屏蔽孔的定义、分类、设定基准及要求;以广汽传祺轿车车身为例,举例说明了车身侧围内腔、门槛、A柱及上边梁、B柱及后轮罩等电泳防电磁屏蔽孔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整车开发中,车身防锈对于整车品质和市场定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前期开发车型易锈蚀部位调查,需对车门、地板、机盖及加油口等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防锈控制。文章主要针对汽车钣金件镀锌板应用进行阐述,分别从镀锌板的分类及应用、优缺点及选择确定原则3方面深入研究,并对车身易锈蚀部位进行系统分析和控制,延长钣金件使用寿命,提高整车品质。  相似文献   

19.
轿车车身通常是由数百个冲压件焊接装配而成,焊接时车身的定位状况直接影响车身的尺寸精度,定位销是保证车身定位准确的关键。文章根据工程实际对车身底板定位销进行有限元分析,设计一种应力集中明显改善的定位销。  相似文献   

20.
四基准统一是指产品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装配基准的统一。产品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装配基准的四统一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先决条件,做不到四基准的统一,产品质量控制就无从谈起。所以,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必须作到四基准统一。产品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装配基准的四统一理论上说很容易,但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要贯彻执行却是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