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准确评价沥青路面的车辙状况,有效指导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养护,在现有沥青路面车辙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典型路段沥青路面激光车辙仪测试的车辙横断面面积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建立了车辙横断面面积与车辙深度的对应关系。采用简化的车辙积水模型,对车辙深度重新分级,同时对现行车辙评价模型进行了修正,制定了车辙深度与横断面面积的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车辙病害类型,包括磨损性、结构性和失稳性车辙病害,对各类病害的形成机理和特点进行了归纳。从原材料、面层结构和荷载作用三个层次总结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这些是进行病害分析和预防的基础。最后提出针对不同程度车辙病害的修复技术,并总结了预防车辙病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车辙病害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永  曾理 《中南公路工程》2012,(3):20-24,29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的调查数据及病害特点,运用粘弹性力学原理分析交通、长大纵坡、高温等外部因素对车辙病害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说明温度、胎压、作用时间对动稳定度的影响。并从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车辙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调查及处治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伟  张肖宁  韩大建 《公路》2004,(3):113-117
对某高速公路早期车辙病害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了车辙对路面平整度、构造深度的影响及联系;通过路面与桥面铺装的车辙对比,并应用RLWT车辙仪对路面各层的抗车辙性能、薄弱环节及产生车辙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路面车辙的处治方案进行了分析,可为相关路面车辙病害调查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受高温影响易出现以车辙为主的高温病害,在车轮的反复碾压下,这些病害逐步加重,直接导致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指标下降,严重影响着路面的使用寿命。为对现有低吸热沥青路面进行对比研究,以便解决沥青路面高温病害问题,该文对现有几种低吸热沥青路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车辙病害已经成为我国主要路面形式-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国内研究人员为此做了大量预防与检验车辙病害的车辙试验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未有关于这些研究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与分析。为此,全面、系统地介绍与分析车辙试验方法、评价指标,以及影响因素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车辙是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杭州市城区主干道车辙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对车辙发生部位、深度分布和次生病害以及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表明:城市道路车辙频发于交叉口和公交站点,车辙周围常伴有推移和拥包等次生病害,车辙深度越大发生频次所占百分比越小。模拟结果表明,轮迹带车辙(推移)主要源于中面层的竖向/水平累积变形,面层加筋有利于消减车辙(尤其是推移)病害,当外荷载小于临界值时,车辙(推移)通常呈现为压密稳定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的车辙变形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在高温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引起的,山区长上坡路段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是在交通荷载长时间作用、高温和重载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通过对贵州地区高速公路路面车辙病害问题的调查,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对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形成机理和解决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载交通、坡度、低速行驶是导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车辙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的路面结构设计需要从车道设计、沥青混合料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等方面进行单独设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抗车辙能力,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沥青路面在施工使用过程中表现的诸多优点,但是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沥青路面最为突出的病害就是因高温低频而带来的车辙病害.文章经过详细的调研,分别从车辙的类型、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入手对车辙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根据室内试验和现场施工经验提出了有效提升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的防治措施,为受车辙病害困扰的沥青路面铺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王楼至兰考高速公路长期的观测与调查,研究了车辙病害的发展情况、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南地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与气温、交通荷载、降雨量等外部环境关系显著,高温以及重载车辆的反复荷载作用是造成车辙的主要原因;河南地区高速公路典型病害的发展可直接反应在路面平整度的变化中,车辙与平整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可通过修复车辙来保证路面良好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停车段容易出现车辙等病害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从BRT的运营特点、面层复杂的受力特点、现有设计方法的不足、施工等方面深入分析病害的产生原因,并针对病害的处治提出不同的方案。对比分析各种方案的特点,最后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病害处治,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江苏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病害,提高道路服务水平,通过对车辙病害的现场调查,分析交叉口车辙发生的成因。针对车辙的实际情况,提出适用于处治交叉口车辙的新技术,并通过对工程案例的跟踪观测,对其处治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灌入式复合路面对于缓解江苏省干线公路交叉口车辙病害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车辙是目前重载交通和渠化交通公路的最典型病害,严重影响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结合G30线星星峡至哈密段高速公路车辙病害情况,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区高速公路长上坡路段路面车辙病害的产生受诸多因素影响。车辙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给路面及使用者带来许多危害。结合车辙病害特征和成因分析,选用特立尼达天然湖沥青加聚酯纤维进行病害处治,收到较好效果,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病害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玉元高速公路元江段的车辙病害,提高路面的服务质量,保证行车安全,对元江地区的气候条件、车流量及路面车辙病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该路段车辙反复发生的机理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车辙处治措施。工程应用效果显示,采用的处治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高温性能,减少路面的车辙病害,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祁临高速公路K938+880~K947+080是集重载交通、长大纵坡及夏季高温于一体的路段,该路段车辙病害严重,反复处理不能彻底改善.PR抗车辙剂可有效改善路面的车辙病害,通过在祁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铺筑不同结构试验路,并经过1年不同断跟踪检测,试验路没有出现任何病害,表明PR抗车辙剂可以有效控制长大纵坡路段的车辙病...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海南东线高速公路右幅长大纵坡段行车道沥青路面的严重车辙病害,根据调查结果从气候、线形、交通量、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综合分析车辙病害成因,并经技术和成本分析确定采用SBS改性沥青对该段车辙进行处治,通车后使用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车辙病害的调查数据,运用单轴贯入试验和汉堡车辙试验,得出车辙病害成因和发展变化规律。然后,通过ansys力学分析和交通量调查数据,得到杭州湾跨海大桥水泥混凝土桥梁桥面铺装车辙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云南省某高速公路为样本分析探讨国际平整度指数(IRI)与路面病害(开裂、车辙、坑槽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测数据,建立了"开裂与IRI","车辙与IRI"和"坑槽与IRI"的三个关系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IRI和裂缝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IRI与坑槽病害的相关性处在95%的置信水平,车辙与IRI值并没有呈现显着的相关。由此可认为,开裂、坑槽是显著影响行驶舒适性的病害,而车辙病害于此影响不大。结果表明,虽然IRI和开裂、车辙等病害存在统计上的一定关联,但IRI仍不能作为独立的评价路面使用性能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车辙病害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车辙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最主要病害之一,通过对连霍高速公路郑州段沥青路面的调查与室内试验分析,研究了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原因。对病害路段钻取芯样进行相关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沥青用量大、沥青软化点低、混合料级配不合理是产生车辙的内因;路面调查显示重载车辆行驶速度慢,基层和面层的粘结强度低是产生车辙的外因。因此,防治车辙,不仅要考虑原料用量和级配,还要严格控制车载和车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