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抄袭这个词多见于一些学术性的东西被人几乎原封不动的拿去作为自己的成果使用,一般用于学术性的、原创性的、理论性的东西。然而随着国内自主品牌汽车的逐步壮大,这个词也开始被一些国外的汽车企业引用,用来控告国内的这些汽车企业说某某部分抄袭了他们的设计。然而几次控告均告失败,于是洋鬼子改变策略,使用手中的金钱买通一些媒体开始从舆论的角度说谁谁抄袭我的这个拉,谁谁抄袭它的那个拉,等等。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5,(9):62-63
干将叛离,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出现断裂。在商业活动中,企业内部人员的分分合合似乎从未停止过。特别是企业昔日的得力干将,最终因种种说得清楚、说不清楚的原因与“东家”分道扬镳,甚至成为强劲的竞争对手时,我们不禁为“英雄”们的离去倍感惋惜。  相似文献   

3.
《时代汽车》2009,(1):90-93
在喧嚣了14年之后,燃油税在2009年的1月1日终于开征。客货运企业及生产厂家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商用车制造企业又将如何判断未来的走势?  相似文献   

4.
洪伟 《中华汽摩配》2009,(12):38-42
行业商协会是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是反映会员诉求,协调会员利益,规范行业行为的重要社会组织。目前我国已登记全国性行业商协会600余家,地方性行业商协会6万余家,基本覆盖了我国所有行业领域。这些商协会在提供政策咨询、规范企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拓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配件》2007,(20):16-17
当初做这个选题的本意是采访一些整车企业的高层,但是,机缘巧合,车展期间采访的竞不约而同都是来自海外汽车行业外围企业的高层。如从事标准认证的德国莱茵公司(TUV)、提供车辆技术支持的梅赛德斯奔驰车辆技术公司(MB-Tech)、设备供应商伟思富奇环境测试仪器(Weiss-Voetsch)、具有30年商业咨询经验的BBK公司,以及资深汽车行业咨询公司CSM和Global Insight。他们远道而来,共赴上海车展之盛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谁是主体?     
最近,底盘生产企业与专用车企业围绕"谁是主体"的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争论的起因是6月18日工信部出台的<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人管理规则>,<规则>第四条指出:国家鼓励并逐步推行汽车整车(含底盘)生产企业对采用本企业产品进行后续制造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和专用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7.
丁贤 《汽车杂志》2007,(4):I0024-I0024
网上盛传的小部分盗版地图软件以及正版软件破解版本的始作俑者,居然是这些企业的内部人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辽宁有个祈玉民,山东有个马纯济,在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这两人分别在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成为令人称奇的人物。他们有着似曾相似的经历,都是从政坛突然进入汽车行业:都各自把企业由似乎积重难返的“沼泽地”带入了快速发展的“一马平川”。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但仅以此来解释华晨,中国重汽的浴火重生,似乎仍显得过于浅显。借助采访中国重汽2007年商务大会的良机,本刊试图打开一个问号——[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时代汽车》2007,(4):84-85
在2007年的世界客车博览亚洲展览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多家变速箱企业现身参展。大齿、綦齿、陕齿、金州齿轮以及进口的艾里逊、ZF等多家企业均以各种形式在展示自身的优势。“不想做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大齿、綦齿、陕齿这些原本在商用车各细分市场中占有相当优势的企业均要在未来的几年之内成为业内老大。采访中,记者已清晰地感受到这些企业的勃勃雄心。然而,目前的中国客车市场只有这么大,企业要想雄霸天下,除去口号之外,更需要的是一定的实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最强大的对手往往是最好的老师,丰田因此成为不少中国汽车企业追赶的楷模。 抛开丰田神话般的销售增长,其成功背后是强大的文化渗透力。无论在已征服世界企业界精益生产方式中,还是在丰田汽车人性化的细节设计中;无论在丰田混合动力汽车全球战略中,还是在丰田的环保事业中,看到的都是丰田的独特个性。既然那么多中国车企想成为丰田式企业,不妨从文化、机制、人才、产品前景方面比较一下,看看谁最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丰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小雨 《时代汽车》2009,(3):66-70
韩国双龙几乎在一丝不苟地复制美国汽车的弊病,本文对双龙汽车事件从工会阻碍企业发展和技术路线问题作些披露.以期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兼并重组国内外企业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7,(16):12-13
近年来,车企“整体上市”成了市场上的热门关键词。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不少中国汽车企业争先恐后地投向资本市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北京车展已经成为国际顶级车展,在下个月中旬的北京国际汽车展上,来自全球的所有汽车厂家,都会在展会上大放异彩。目前,国内汽车企业也纷纷预热北京国展。在这次北京国展期问,自主品牌将成为重头戏。  相似文献   

14.
《重庆重汽科技》2007,(1):46-47
美国策略大师波特曾质疑日本的竞争力,嘲笑日本企业“只会持续改善一件事、一样产品”,不像美国企业那么懂得策略、找利基。 2000年泡沫经济破灭,一切回归原点。讲究精实生产、“从干毛巾挤出水来”的日本企业,因为一点一滴地改善制造流程、提高效率,终于在微利时代的竞赛中,如乌龟一般打败了跳跃思考的美国兔子。  相似文献   

15.
肖永清 《专用汽车》2003,(4):7-8,32
根据我国农村专用车发展滞后的状况,分析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专用车潜在的巨大需求。对中小型汽车企业发展农村专用车产品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商业时代,企业如何开展产品营销活动,获得盈利,做大做强,这是每一个企业掌门人共同思考的问题。被誉为现代营销之父的菲利普·科特勒教授在他的《营销革命3.0:从成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一书中告诉了我们一条行动方针,这就是从现在到未来,企业营销重点要做的是,建立并传播企业品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凭借人文精神打动消费者。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报》2007,(37):23-25
在经过二十年的努力打下一片江山之後,中国民营企业需要深入思考,聚焦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如何走得更远、更成功.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是什麽,民企精英智囊团给出一个答案,那就是:人才,服务与创新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黄为民 《时代汽车》2005,(12):77-78
前不久,一个由汽车企业、媒体共同倡导、主办,旨在为乘用车柴油化鼓与呼的“新柴油主义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专家、代表一致认为,柴油化是当前减少汽车能源消耗最快捷、有效的解决办法,呼吁各方为柴油车的推广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10,(21):10-12
世界“代工之王”富士康五个月“12连跳”事件受到各界空前关注,尽管企业、政府、社会各界都已出面努力控制局面.然而事态一再恶化,12名员工先後以最为决绝的坠楼方式向人世告别。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已经离去,货车行业的参与者们迎来的将是一个怎样的2005年呢?无论从政策环境的规范、竞争程度的加剧、消费群体的变迁,还是从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上说,2005年将是重型汽车企业新竞争时代的新开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