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路拓宽工程涉及路基拼接施工,常常面临复杂的土质条件、基础结构不一致等问题,为提高公路拓宽工程质量,对路基拼接施工技术的优势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案例详细探讨路基拼接施工工艺流程,以期有效消除土壤差异、坡度变化等方面的影响,实现新旧路基的有效结合,确保整体结构的坚固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首先从西部地区公路路域土壤的地域差异性入手,分析了西南、西北及青藏高原区不同公路路域土壤的特点;同时,简单分析说明了在西部地区进行公路建设时对路域土壤造成的主要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针对路域土壤肥力理化性质和针对西部区域土壤特征,本文最后对西部地区公路路域土壤肥力调控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的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3.
在公路拓宽工程中,路基拼接施工容易出现路基搭接不平整引起的路基下沉问题。为了提升路基拼接效果,文章对路基拼接技术进行研究,总结拼接前的地基勘察、土壤试验、测量放线等前期工作,以及拼接过程中的路肩挖除、路基填筑、台阶处理、粉煤灰路基施工、碾压、补强压实、加铺土工格栅安装等关键步骤。分析表明,采用路基拼接技术可以在保证施工速度的同时,有效控制沉降差、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以期为公路拓宽工程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对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进行智能化监测预警,文章应用ArcGIS建立起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一张图"系统,可以对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信息进行及时收录和实时更新,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面向干线公路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查询广西公路地质灾害的分布、数目和规模等信息,并根据天气(降水)、土壤内应力等因素进行预警,其将为广西干线公路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以及应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依托工程实际情况,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以及地形地貌,从草种选择、施工工艺等方面介绍和探讨道路边坡喷播植草防护技术在道路边坡防护中的应用。边坡绿化防护已经成为公路边坡防护的主流,绿化就像公路的绿衣,不仅能美化道路环境,还能对裸露的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只有做好基础的边坡防护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证绿化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公路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有着重大影响。针对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按照标准施工,减少施工隐患;规范管理机制,确保施工安全;更新施工技术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相关对策,以提高公路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技术研究”项目针对西部地区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预报及地质灾害安全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形成了公路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监测预报成套技术,建立了公路地质灾害数据标准,构建了“基于GIS的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系统”平台,实现了公路地质灾害监测实时分析处理和动态预报,为地质灾害综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的特点,探讨了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步骤,研究了整体现浇施工技术、预制简支-连续施工技术、悬臂施工技术以及移动式模架逐空施工技术等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梁的施工技术,以期为公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加公路的使用寿命,提高公路质量,阐述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意义,指出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最佳时期与周期规律,重点介绍公路预防性养护常用技术及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措施,包括灌封技术、雾封层技术、微表处罩面技术、薄层罩面技术、稀浆封层技术和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等,指出预防性公路养护过程中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技术作为应对路面病害的重要措施,逐渐在公路领域内推广普及。针对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技术,将加铺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公路加铺技术在我国公路领域的发展概况,深入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从理论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设计等方面,系统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的配合比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从胶粉改性沥青的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等方面,全面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的施工要点,为我国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政策法规     
<正>新《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3月1日起施行日前,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简称新《规范》),从养护检查、病害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原《规范》进行修订,并重点引入了分级养护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新《规范》依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流量、隧道规模等因素,提出了公路隧道养护分级标准,建立了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体系和方法,为各级隧道管理养护单位把握隧道技术状况和采取对应的养护策略提供了依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运营期公路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价的特点,分析了公路机电设施技术状况现有评价方法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公路机电设施检测评价方法。主要讨论了评价体系构造和权值计算等关键技术问题,并以某省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技术状况检测评价项目的实施为例,论述了该方法运用于公路机电设施技术状况评价的可行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提高公路整体质量,为民众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从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意义出发,分析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包括养护前的准备、雾封层养护技术、公路路基预防性养护、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稀浆封层养护技术等,希望能够为公路养护领域的决策制订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喷锚网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公路边坡防护技术,其可有效提高公路边坡的刚度和强度,避免出现岩土侧向变形、坍塌等事故。此种技术适用于岩性较差、强度较低、岩石容易风化以及局部存在崩塌或落石的公路边坡中。鉴于此,对喷锚网技术的应用原理、适用范围等进行了介绍,同时还探讨了喷锚网技术的具体施工应用方法,以期实现公路工程的平稳、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公路工程建设的进程,但是公路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外加各种行驶车辆的负载,对公路路面造成了损坏,如不及时进行养护,将会加剧路面的损坏程度。因此,在公路的使用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护是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发挥公路最大使用性能的基础保障。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具有显著的防滑性和防渗漏性,其近年来被广泛地应用在公路的养护中,能够有效地整治路面贫油、沉陷、网裂等常见的公路病害。基于此,简单介绍了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工艺原理,阐述了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优势,着重探讨了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有效的公路路面养护施工技术,促进公路路面养护工作有序实施,分别从施工技术难点、相关技术应用、改良养护方法等多个角度,分析现阶段公路路面养护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能够用于公路路面养护施工的相关技术及改良措施。通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有机统一,使各项施工技术能够集中用于公路路面养护工作中,进一步创新公路路面的养护施工方法,保障公路养护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公路隧道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隧道建设长度、断面形式和处理方法日益丰富,从事公路隧道建设的人员也越来越多。相继推出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公路隧道设计细则》等行业规范,对推进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技术进步,规范和指导其设计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公路隧道技术已自成体系,全面修订或新编了隧道设计施工规范,但是,许多公路隧道建设技术人员仍感觉在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简称新《规范》),从养护检查、病害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原《规范》进行修订,并重点引入了分级养护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新《规范》依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流量、隧道规模等因素,提出了公路隧道养护分级标准,建立了公路  相似文献   

19.
以庐山西海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对公路周边土壤中的铅、铜、锌、镍含量进行了检测。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教法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路段周边土壤铅和锌污染处于非污染状态;铜属于非污染~中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1.65,属轻污染;镍属于非污染~中污染,综合污染指数为0.95,属非污染。这表明庐山西海高速公路已造成了公路两侧农田土壤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振兴与发展,整个建筑行业的技术不断得到推进,与公路施工相关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中。这些技术升级让公路施工建设速度变得更快,也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当前人们对于公路的质量以及其在承重方面的性能要求已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路基尤其是软土路基做好处理,确保公路施工的质量符合人们出行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公路施工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重点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这些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期以为公路施工的进步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