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实时故障诊断、确定关键故障源的精确位置,本文中引入基于模型的结构分析法(SA)故障诊断理论,并开展ABS的故障诊断与识别(FDI)系统设计和校验。首先结合ABS的数学模型和系统关键故障,建立了初始系统故障模型,并利用SA对其进行故障可检测性和可隔离性分析,为提高ABS的故障诊断能力,研究最优的传感器配置方案;接着通过结构最小型超定方程集(MSO sets),设计系统的残差,进而建立ABS故障诊断和识别系统。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FDI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预设的故障进行诊断和识别。结果表明:该FDI系统能检测与定位所有的4个关键故障,其结果与SA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实时故障诊断、确定关键故障源的精确位置,本文中引入基于模型的结构分析法(SA)故障诊断理论,并开展ABS的故障诊断与识别(FDI)系统设计和校验。首先结合ABS的数学模型和系统关键故障,建立了初始系统故障模型,并利用SA对其进行故障可检测性和可隔离性分析,为提高ABS的故障诊断能力,研究最优的传感器配置方案;接着通过结构最小型超定方程集(MSO sets),设计系统的残差,进而建立ABS故障诊断和识别系统。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FDI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预设的故障进行诊断和识别。结果表明:该FDI系统能检测与定位所有的4个关键故障,其结果与SA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最大化系统的故障诊断能力,快速实现故障诊断系统设计,应用了基于结构分析法(SA)的故障诊断理论,其主要步骤为:利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获得系统的关键故障,建立其故障模型;通过DM分解和FIM分析,进行系统的故障可检测性和故障可隔离性评估;结合最小型超定方程集(MSO sets),并基于解析冗余关系(ARR)和观测器的参数评估方法,实现系统的残差设计。最后以一款AMT换挡执行器为例,利用SA方法对其进行故障诊断能力分析和FDI系统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中对FDI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状态监测和关键故障诊断,本文中引入基于模型的结构分析法(SA)故障诊断理论,结合EPS数学模型和系统关键故障,建立系统故障数学模型;利用SA方法中的系统结构表征、DM分解和故障隔离矩阵分析其故障的可检测和可隔离性,获得EPS故障诊断系统最优传感器配置,并得到5组结构最小型超定方程集(MSO sets);设计5组MSO残差,并搭建MATLAB/Simulink故障诊断系统模型,检验5组残差的信号特征和故障状态,验证EPS故障诊断设计系统的有效性,为后续的试验验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CFD的泵轮叶栅关键参数对液力变矩器的性能影响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利用Pro/E建立某型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全流道模型。借助多重参考系技术,采用FLUENT软件对液力变矩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原结构的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泵轮叶片进口角和出口角等关键参数对液力变矩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叶片进口角或减小叶片出口角,可降低失速变矩比、K因子和改善高速比下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液力变矩器的基本检查,提出了一些检修液力变矩器的方法,重点分析了导致液力变矩器故障的原因以及故障诊断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及闭锁条件,制定液力变矩器控制策略。利用Simulink建立液力变矩器控制模型,并利用Cruise和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液力变矩器控制模型正确,闭锁离合器能够准确按照闭锁条件闭锁,并且可以显著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液力变矩器的闭锁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液力变矩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液力变矩器现代设计分析理论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过程,对研究成果较多的流场试验研究和仿真研究,以及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对试验研究的主要设备和数据处理方法、数值仿真研究影响较大的标准k-ε模型和混合面技术进行了阐述,并在充分考虑了以前研究成果和作者实践的基础上讨论了液力变矩器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准确快速地预测钣金型液力变矩器在工作负载下壳体的膨胀变形、提高液力变矩器性能、减少由于整体轴向刚体位移导致与周围零件的干涉,借助三坐标测量仪及UG软件平台建立并简化了变矩器内流道模型和变矩器壳体模型;利用仿真软件Gambit,Fluent对内流道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壳体所受油压面力和轴向力;最后,借助软件MSC.Patran和MSC.Nastran对液力变矩器壳体的膨胀变形进行模拟仿真预测,并通过试验对仿真的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与仿真分析的结果基本吻合;液力变矩器的轴向位移与油压大小呈线性关系;最大应力出现在壳体循环圆曲率发生突变最大的部分;最大应变出现在泵轮出口面和涡轮进口面所对应的壳体上.  相似文献   

10.
具有双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液力变矩器与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合理匹配可组成一种新型自动变速系统,其性能接近自动变速器,但成本降低。为该系统设计了具有双离合器(闭锁离合器,换档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阐述了该液力变矩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液力变矩器可支持新型自动变速系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1.
以景逸汽车用自动变速箱为研究对象,基于ADVISOR软件建立了液力变矩器仿真子模块,并与ADVISOR软件中的发动机子模块组装成与其共同工作的动力总成仿真模块,得到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共同工作时的输出特性;针对该动力总成在Matlab/Simulink环境支持下,设计了动力性换挡规律。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换挡规律能够很好地实现换挡控制的要求,整车达到较好的动力性,从而验证了所设计的换挡规律及液力变矩器模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自动变速箱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轿车生产上,对自动变速箱的控制已经成为汽车控制技术中的关键,而对于自动变速箱的换档品质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的被关注,通常采用的仿真模型中,用过于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的工作特性,导致仿真结果不够准确。本文将发动机平均值模型和液力变矩器的动态模型引入到变速箱换档过程的研究中,并将建立的仿真模型与忽略了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动态特性的简化模型进行比较分析,从结果上可以看出,本文的模型更合理,更适合应用于自动变速箱换档品质控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车用液力变矩器的变形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扬  吴荣仁  洪伟荣  陆君毅 《汽车工程》2002,24(3):266-268,244
为确保液力变矩器的使用安全,对液力变矩器(空壳)在同一离心力场下的不同油压作用进行了实际工况仿真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实际车用液力变矩器空壳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液力变矩器颈端(Hub)和柄端(Pilot)的轴向变形与油压呈线性关系,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轿车液力变矩器的改进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工作介质流动状况复杂,难以形成准确、可靠的轿车液力变矩器设计方法,本文建立了液力变矩器内流场的计算模型,得到了正确,可信的轿车液力变矩器内流场计算结果,在分析后,本文认为泵轮流道入口处的径向扩张影响了液力变矩器的性能,依此,本文成功地改进了该液力变矩器。  相似文献   

15.
双状态无级变速车辆起步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发动机和液力变矩器台架试验,采用拟合的方法得到发动机及变矩器模型,建立了用变矩器作起步装置的双状态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串联式双状态无级变速车辆起步控制策略和液力变矩器锁止离合器闭锁解锁控制规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  相似文献   

16.
十五、液力变矩器故障诊断与检修1.液力变矩器的常见故障(1)液力变矩器过热(变蓝)如图47所示,液力变矩器变蓝是由于高温过热造成,变矩器过热的原因包括自动变速器过载(如作拖车使用)、锁止离台器不能锁止、ATF冷却器堵塞、内部单向离合器打滑或双向卡滞以及自动变速器内部执行元件打滑等等。对于变蓝的自动变矩器,需根据其过热程度及切开后的内部损坏情况来确定是否还可以使用。如果未查出过热原因,只是简单更换变矩器,同样的故障还会很快出现。  相似文献   

17.
基于W305液力变矩器的系列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W305液力变矩器为基型,通过试验研究和统计资料,确定了液力变矩器的系列化型谱;利用CFD数值分析软件对W305变矩器内部流场进行分析计算,基于计算结果进行W305液力变矩器的系列化设计;对于有效直径不同的液力变矩器,介绍了与基型变矩器相似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液力变矩器的原理着手,分析液力变矩器下线测试过程中扭矩异常故障的可能原因,并对零件进行轮廓扫描,锁定了故障点。通过对液力变矩器油液单循环进行分析,确定异常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研究某轿车发动机、液力变矩器的共同工作特性,讨论分析了发动机与液力变矩器匹配方法。根据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提出了匹配计算的评价指标及其量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该车开发初期的匹配分析,同时在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仿真模型中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验证基于HIL(Hardware-In-the-Loop,硬件在环)的EPS(Electric Power Steering,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功能故障和电气故障测试的准确性,以及自动化测试的可靠性,首先根据EPS动力学模型及HIL测试系统结构,建立EPS系统仿真模型及搭建HIL测试台架,再以EPS系统高电压功能故障和扭矩传感器短地故障为例,进行故障诊断及自动化测试.结果 表明:基于硬件在环的EPS系统故障诊断测试,可以替代实车进行测试验证,使用自动化测试可提高复测性及工作效率,为EPS系统诊断测试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