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哲 《中南公路工程》2011,(3):105-107,111
基于隧道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十分困难。经长期对本软弱围岩隧道的现场施工管理,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控制提出些许见解,并用工程实际情况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2.
基于隧道施工过程中软弱围岩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十分困难.经长期对本软弱围岩隧道的现场施工管理,对软弱围岩的施工控制提出些许见解,并用工程实际情况予以证明.  相似文献   

3.
在公路隧道施工中,不同围岩有不同的施工工法。本文以彩虹岭隧道施工实践为例,介绍了Ⅱ、Ⅲ类围岩、Ⅳ、Ⅴ类围岩段施工工法,供施工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友  赵勇  过燕芳 《隧道建设》2011,(Z1):381-387
软弱围岩的力学特征及其变形规律是实现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理论基础。强度低、变形大、变形时间长、变形速度快是软弱围岩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围岩应力调整的特征及其变形规律,合理选择开挖分部和开挖进尺,切实做好超前支护,加强施工管理,按照"预支护、快挖、快支、快封闭"的施工原则,实现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5.
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目前仍普遍采用定性的判定方法。文章通过六武高速公路安徽段隧道施工围岩分级的研究,提出了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指标定性描述的量化分级方法,提高了施工阶段围岩分级的可靠性,消除人为因素、主观因素影响所产生的误判,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古夫隧道软弱围岩普通型机械化配套试验性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洋  马留闯  王峰 《隧道建设》2018,38(8):1371-1378
为提高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性和加快施工进度,依托古夫隧道出口段工程,首先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应力应变测试等判断围岩及掌子面稳定性; 然后通过超前支护、低预应力涨壳式锚杆加固围岩,提高围岩自稳能力; 最后采用普通型机械化配套大断面法施工,对围岩的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现场施工。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软弱围岩普通型机械化配套试验性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2)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现场施工,大大提升隧道施工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1,(5)
隧道开挖是一个应力重分布的过程,新的应力平衡将导致隧道围岩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围岩变形是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也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采用ABAQUS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施工条件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为隧道施工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结合典型断面监测结果进行比对。研究表明:动态施工方法调整能够保证施工安全及进度要求,为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对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做出安全评价,正确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8.
超大断面软弱围岩小净距隧道跨度大、埋深浅、施工步骤多、中间岩柱受力复杂、围岩稳定性差.为了研究适合于浅埋软弱围岩超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的工法,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其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研究8车道超小净距隧道V级围岩条件下的双侧壁法、三台阶法和CRD法施工过程,揭示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变形规律、中间...  相似文献   

9.
地下洞室施工过程围岩稳定监控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着重从施工过程控制的角度,在分析围岩变形特征、施工程序特征以及围岩稳定监控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洞室施工过程围岩稳定监控的三类指标和方法,并应用于福堂水电站调压井洞室施工安全监控中,起到了指导工程安全施工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0.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漆国富 《公路与汽运》2010,(1):143-144,152
结合某软弱围岩隧道实体工程,对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归纳了其围岩大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的产生原因,从施工工艺、施工控制方面提出了防止软弱围岩隧道产生大变形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平层状围岩由于结构特殊,当隧道穿越水平层状围岩时,极易在隧道拱部发生离层、掉块甚至滑塌等工程事故。对水平层状围岩结构特征、变形特征以及变形机理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现有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施工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减少超欠挖、加强支护、控制施工安全距离以及将强超前预报等施工控制措施。这对于层状围岩隧道施工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软弱围岩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施工中,除了地质条件差,施工过程中还会遇到埋深浅、偏压、等诸多因素,隧道施工工艺更加复杂,难度更大。本文通过在前期支护施工过程中对隧道软弱围岩施工控制技术进行小结,实现类似围岩的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13.
TBM施工隧洞围岩分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明  彭耀荣 《中外公路》2006,26(3):235-237
针对TBM施工隧洞中的围岩分类问题,指出TBM施工条件下的隧洞围岩分类应针对围岩的可钻掘性,充分考虑影响TBM掘进效率的主要工程地质因素,提出了在《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围岩稳定性基本分级的基础上,依据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岩石的耐磨性和岩体的完整性,将TBM施工条件下的隧洞围岩分为A(好)、B(一般)、C(差)3个级别,对于当今隧洞围岩分级方法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提高我国TBM施工隧洞的设计和施工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综合评判法在围岩等级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现行规范的有关要求,对施工中隧道围岩进行分级。分级中选择了6个地质因素和5级围岩指标,运用模糊优先关系定序法确定各评判因素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施工阶段围岩分类的数学模型,使施工阶段围岩分级更加合理和快捷。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1,66(8):367-372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级是隧道工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的重要依据。随着隧道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增长、施工难度的持续增大,为确保施工安全、保障施工质量、节省工程造价,对隧道围岩分级的精细化要求也不断提高。以围岩分级指标为主线,系统梳理了自20世纪初至今境内外隧道围岩分级典型方法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并结合当前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从物探手段的应用、监控量测数据反馈分析、特殊地质条件精细分级、智能算法在围岩分级中的应用、施工阶段快速围岩级别判定等5个方面对隧道围岩分级的研究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刘悦  常瑞成  盛三湘 《公路》2012,(9):249-253
针对新疆天山玉希莫勒盖隧道一段围岩性状左右侧相差较大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施工安全,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上下台阶法、先开挖围岩条件较好一侧CD法及先开挖围岩条件较差一侧CD法等不同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从围岩竖向位移、应力及初期支护力学行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先开挖围岩条件较差一侧CD法为较优施工方案。该结论不仅直接指导了工程的施工,而且可为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技术比选和施工安全保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肖广智 《隧道建设》2018,38(7):1087-1094
针对隧道施工中对加固围岩、充分发挥围岩自身承载能力方面重视不够,致使隧道开挖分部较多、工效低以及软弱围岩发生大变形等问题,通过对煤矿行业主动控制变形、国内外主动控制变形技术进行调研和部分铁路隧道施工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在隧道施工中主动控制围岩变形,可充分发挥、调动围岩的自承载作用;采用主动控制围岩变形技术,可实现软弱围岩大断面机械化快速施工,解决超大断面设计施工技术难题,有效控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变形,避免大变形的发生; 锚杆、锚索以及注浆加固地层等是主动控制围岩变形的关键技术措施,必须配置大型机械设备,掌握成套施工工艺,确保锚固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隧道项目施工时,常会出现软弱围岩体,若处理不正确很容易产生围岩大变形等隐患。为确保隧道项目的正常施工,要严格重视软弱围岩大变形的防御和把控。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软弱围岩大变形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技术方面对围岩大变形的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准确划分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对其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施工围岩分级大都是基于围岩稳定性建立的,而悬臂掘进机具有施工复杂性、动态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导致传统施工围岩分级并不适用,因此本文建立了一套基于掘进性能的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分级方法。首先,以贵阳地铁1号线为工程背景,分别对前进速度的时间衰减规律及影响悬臂掘进机利用率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地层适应性分级评分方法; 其次,在已有的Q分级系统基础上,提出悬臂掘进机围岩适应性分级的BQ机模型,采取钻掘指数RPI和刀具寿命指数CLI对模型进行修正,建立施工可掘进性分级评分方法; 最后,综合考虑施工围岩地层适应性评分方法和可掘进性评分方法,以前进速度AR为指标,建立基于掘进性能的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分级方法。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分级方法可以实现前进速度AR的预测,从而有效预测掘进性能、节约隧道开挖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为建立具有普适性的悬臂掘进机施工围岩分级方法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统计众多已建公路、铁路隧道工程实例不难发现,光面爆破技术在硬质围岩施工中能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在软弱围岩中应用往往效果不佳,爆破扰动大,超欠挖严重。绝大部分隧道均会穿越软弱围岩段,如何解决软弱围岩段钻爆施工引起的局部塌方及超挖严重等技术难题成为了隧道施工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本工程施工中将预留岩体控爆与铣挖联合施工工艺运用于隧道软弱围岩施工中,具有隧道围岩扰动小、超欠挖控制好,利于实现隧道轮廓的精确成型、提高洞内作业环境及施工安全,降低围岩松动圈,保护岩体原有的自承能力等优势,成功解决了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