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述了悬架系统的基本原则及要求,具体介绍了JT6770型客车所采用的少片变截面板簧和横向稳定杆相结合的非独立悬架系统的结构特点,并对车身振动固有频率、横向稳定性和前、后轴轴转向角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夏利轿车(TJ100型)前悬架采用带横向稳定杆的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横向稳定杆兼起纵推力杆的作用;减振器同时又作为悬架杆件之一。前悬架支座橡胶套具有足够大的体积且结构简单,能有效地缓和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后悬架采用带纵拉力杆的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由两条横向、平行布置的拉力杆、减振器和螺旋弹簧组成。来自路面各方向的负荷分别由不同悬架杆件承受。但其缺点是:由于与车身接合点  相似文献   

3.
横向稳定杆性能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横向稳定杆的受力分析,推导出其等效在车轮处的侧倾角刚度,给出了稳定杆截面相当应力的计算公式和最大应力横截面的位置。求出了悬架在最恶劣工况下横向稳定杆的强度条件,进一步分析了稳定杆安装位置和结构参数对其侧倾角刚度和最恶劣工况下应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横向稳定杆的若干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新型汽车悬架横向稳定杆的参数化设计,推导出横向稳定杆尺寸参数的约束公式和橡胶衬套的径向变形量计算公式,在橡胶衬套变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横向稳定杆端点位移计算公式及其校核公式.运用Excel建立基于CATIA的横向稳定杆参数化模型.并建立Visual Basic窗口,通过编程控制Excel表格相关输入参数,运用Excel实现横向稳定杆相关数值的计算,并将计算值返回到窗口,同时实现参数驱动横向稳定杆三维模型的自动重构.通过有限元分析:稳定杆端部最大位移为83.7 mm,相对偏差为-2.91%;最大Von Mises应力为1 070 MPa,小于许用应力2 884 MPa,从而验证了横向稳定杆参数化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悬架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客车行驶平顺性、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一款11 m旅游客车多片簧悬架系统设计,主要介绍多片簧、减振器、横向稳定杆的选用及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6.
1前言 舒适性与安全性足客车最重要的使用性能.悬架对整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悬架的设计中考虑整车的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对于提高整车设计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9m客车前后板簧恳架的设计过程,说明客车设计过程中对板簧刚度、减震器参数以及整车侧倾角刚度的计算校核. 2悬架的布置形式 前后悬架均采用少片钢板弹簧,前悬架3片,后悬架4片,前后悬架均匹配减震器,前悬架加装稳定杆.  相似文献   

7.
横向稳定杆是汽车悬架的重要部件,稳定杆刚度的设计以及在前后悬架上的分配,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某款牵引车横向稳定杆进行了刚度的设计和匹配,同时对稳定杆连接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验证,确保了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某前置后驱微型客车在发动机转速为1 700r/min附近时后排座的轰鸣噪声开展研究。首先基于传递路径分析,对车内噪声和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振动特性进行实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对轰鸣噪声源进行识别,确定该车内轰鸣噪声系由后悬架横向稳定杆频率为56Hz的2阶弯曲模态与发动机激励耦合引起。接着,以横向稳定杆模态频率与发动机激励频率隔离为目标,采用有限元法对该零件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改用O形截面结构可将横向稳定杆的2阶弯曲模态频率提高至70Hz。最后经实际制造改进的横向稳定杆装车试验,证实发动机在1 700r/min转速附近后排座的轰鸣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并满足主观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群  何耀华 《天津汽车》2011,(6):24-26,44
参数化设计在产品的优化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完成汽车横向稳定杆的参数化设计,文章推导出横向稳定杆尺寸参数的约束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CATIA的稳定杆参数化模型,将模型与Excel表格相关联,实现参数驱动横向稳定杆的自动重构,完成横向稳定杆的参数化设计。运用Abaqus软件建立横向稳定杆有限元模型,校核结果验证了稳定杆参数化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牟向东 《汽车科技》2002,(3):21-22,33
对富康轿车随动悬架结构中横向稳定杆的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横向稳定杆结构对于富康轿车行驶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入口城市客车前悬架是否需要加装横向稳定杆的问题,进行计算分析。结论是不需要加装。  相似文献   

12.
张秀芝 《客车技术》2010,(2):38-39,42
密切结合国内BRT客车制造企业的实际状况,系统地论述了BRT客车前桥稳定杆衬套压装机的设计原理,对门式桥的分装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根 《上海汽车》2021,(2):55-59
以汽车变截面悬架稳定杆为研究对象,基于卡氏定理推导了该类型悬架稳定杆扭转刚度计算公式,并与CAE仿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者吻合良好.基于文中推导的扭转刚度计算方法,以某型实际车辆稳定杆为例,分析并研究了空间安装角、过渡区圆角半径、中间部位杆径及长度对扭转刚度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实际底盘调试工作,提出了一种可快速...  相似文献   

14.
稳定杆设计中稳定杆承载能力大小难以确定,使得稳定杆设计缺乏依据。利用有限元分析稳定杆应力状况,并通过静动态试验确定稳定杆承载能力大小,以此判断稳定杆工作状态,从而来分析并找出能改善稳定杆承载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燃料电池城市客车结构有限元分析与轻量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带空气弹簧悬架模型的燃料电池城市客车骨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并计算其静强度、扭转刚度以及自由振动模态,结果表明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设计是安全可靠的。然后对燃料电池城市客车进行计及制造约束的优化。与原设计相比,优化后质量降低8.17%,一阶扭转频率提高7.89%,右前轮悬空工况时的最大应力降低24.42%。  相似文献   

16.
电控空气悬架能够根据客车行驶工况进行车身高度自适应调节,从而能够显著提升客车行驶稳定性以及燃油经济性,车高调节控制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对车身高度调节进行控制策略设计,有效缓解了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过程中存在的空气弹簧的“过充”“过放”及“振荡”等问题,分析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具体过程,建立包括车身、储气罐、电磁阀以及空气弹簧等在内的车高调节系统数学模型,最后完成了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高调节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设计及性能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运用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能够完成客车电控空气悬架车身高度的准确调节。  相似文献   

17.
宋瑾 《运输车辆》2008,(11):60-61
在国内新能源客车自主创新的企业中,福田汽车并不是最早开始的,但却取得了不同寻常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