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隆昌工务器材厂把服务铁路运输和建设事业,作为自己执著地追求,竭尽全力,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为铁路建设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了铁路施工单位和工务部门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2.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隆昌工务器材厂把服务铁路运输和建设事业,作为自己执著地追求,竭尽全力,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为铁路建设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了铁路施工单位和工务部门的广泛赞誉。牢记使命积极开发新产品没有铁路产品的升级换代,就不可能实现铁路的跨越式发展。铁路大建设对工务器材性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生于铁路、长于铁路的隆器厂这个专业化厂家,他们更明白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更增添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近年来,他们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加大投入,先后开发了一系列新型工务器材,满足了高标准的新线建设和提速改…  相似文献   

3.
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总结,分析了我国现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发达国家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差距,并对我国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构建以"工务安全"为主题的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是目前铁路安全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总结广深铁路工务安全状态预警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经验,基于"以监测数据客观反映生产安全,以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方法指导安全管理,实现铁路工务安全状态预警决策支持目标"建设思想,通过基于数据仓库的工务安全信息集成、决策报表分析、数据挖掘分析和专家知识库预警等技术,提出构建铁路工务安全状态预警决策支持系统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推进铁路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铁路工务系统的企业管理水平,促进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的进一步完善。由铁道部运输局与科技司共同主办、部电子计算中心承办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研讨会”于2002年3月20日在京召开。会议根据部领导有关指示精神,围绕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和发展、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研讨。铁道部鞠家星、卢祖文、李中浩、郭延金等有关领导及全路各有关路局、科研院、高等院校的专家和代表60余人出席了会议。铁道部副总工程师鞠家星、运输局副局长卢祖文在会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鞠总在讲话中对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4点要求:一是:用户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当前铁路发展的需要,提高铁路工务设备的安全性,结合目前生产方式的转变,针对新形势下工务养修体系建设进行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铁路工务部门地理信息查询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主要介绍了北京铁路局工务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采用WebGIS技术,采用B/S的四层体系结构,在网上实现了工务设备地理信息发布、工务防洪地理信息查询和工务综合信息查询等功能,使铁路工务信息系统(PWMIS)的有关功能WEB化,拓宽了业务信息的使用范围,为将来建设"数字铁路"的工程做了有力的尝试和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8.
总结2005年全路工务系统在六大干线安全标准线建设、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线路改造、生产布局调整、安全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安排2006年全路工务重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方针,围绕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化铁路体制改革和工务修理制度的改革,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确保工务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和铁路第六次提速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程彬 《铁道勘察》2014,(1):84-87
为满足坦赞铁路运营维护的需要,分析工务养护维修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我国铁路已成功实施的工务维修模式,讨论这些模式与坦赞铁路工务系统的适应性。通过对坦赞铁路工务系统机构配置、定员设计、维修方式、工务机具维修的研究,结合非洲铁路的管理特点及运营支出,探讨符合非洲铁路特点的线路养护维修模式,研究建立铁路工务养修分离体制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具体设想和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简要回顾2003年铁路工务部门在线桥修理、第五次提速、安全专项整治、线路动态检查、防洪抢险、养路机械及工务专用设备的装备和运用、工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路绿色通道建设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提出2004年工务重点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1.
吴云天 《中国铁路》2006,(1):33-36,43
总结2005年全路工务系统在六大干线安全标准线建设、第六次大面积提速线路改造、生产布局调整、安全专项整治等重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安排2006年全路工务重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线桥结构现代化,施工作业机械化,企业管理科学化”方针,围绕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深化铁路体制改革和工务修理制度的改革,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确保工务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和铁路第六次提速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RGIS的铁路工务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我国现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发达国家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差距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我国铁路地理信息系统(RGIS)的铁路工务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RGIS的技术特点,可为现有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强大的图形、图像直观表现能力和辅助决策功能,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具有动态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铁物铁路综合服务工作受到铁路总公司充分肯定12月23~24日,铁路总公司2017年度全路工务工作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铁路总公司对中国铁物长期承担的铁路线路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供应服务、高速打磨、钢轨  相似文献   

14.
工务设备是铁路行车的基础设施,一般是指路基、轨道结构、桥梁、隧道等铁路设施和设备。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末工务设备固定资产占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总值的48.4%。铁路工务部门是负责工务设备的维修养护部门,  相似文献   

15.
铁路工务系统安全评价对于保障工务系统设备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工务安全中,影响因素错综复杂。本文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铁路工务安全评价模型,对工务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各工务段安全隐患,预先采取措施,以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铁路货运重载、客运提速的不断发展对铁路工务系统的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对铁路工务部门的班组、车间、段级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系统认识和控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各部门安全生产有序可控,防患于未然.本文通过对铁路工务部门现场实际调查,依据铁路工务安全特征及相关规定,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模糊数学的方法,提出铁路工务风险识别应从工务系统内部因素、外部环境以及不同管理层次三维角度进行分析的观点;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构建铁路工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并结合实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铁路工务维修管理单元划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铁路经过快速大规模建设阶段后,确保铁路线路的质量,以保证运输任务的安全和高效完成成为目前我国工务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复杂苛刻的工务养护条件,探索铁路线路单元质量均衡体系下的关键—管理单元划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现有技术条件和面向应用的思路下考察便于数据检测分析和质量控制,利于生产力布局等要求,形成管理单元划分的原则、方法及流程。结合某高铁实例验证划分方法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新的工务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强化轨道检测数据应用 适应快速铁路维修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铁路大提速对工务维修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深化轨道检查数据的应用,及时对线路进行整修,是工务部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适应铁路提速对维修工作的需要,特此提出了加强对轨道检测数据应用及网络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铁路工务主要技术装备政策[编者按]铁道部工务局以[1995]76号文发布的《铁路工务主要技术装备政策》是《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子政策,是工务技术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可作为编制和修改工务有关规章、标准、规划的依据。现转载于本刊,以便大家更好地学习、了解其...  相似文献   

20.
铁路工务日报月报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工务现场作业历史数据的收集、管理和经济评价,是工务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基础,须通过工务日报月报的管理来实现.介绍了工务日报月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工务作业编码、系统实现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