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重点探讨山区公路上行车的速度条件及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问题。山区公路弯坡路段多,而且坡陡弯急,自然环境复杂,能否根据各种变化的状况及时地调适行车速度,是确保山区公路安全高效运输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山区高速公路也日益增多.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路段采用了连续长坡的纵断设计.如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等,部分路段纵坡坡长达5km以上,坡度也达到3%~5%,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行车安全问题.在山区公路严重交通事故统计中,连续长坡路段交通事故占总数的40%以上,特别是在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更高.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下坡路段的事故发生频率要明显高于上坡路段,所以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设计,对行车安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以山区低等级公路弯坡组合路段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非线性汽车动力学特征的基础上,根据车身运动、轮胎力学特性及弯坡组合路段道路特征的内在联系,建立适用于山区低等级公路弯坡组合路段汽车转向制动稳定性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运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分析汽车在不同弯坡组合路段上的行驶工况,得到山区低等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超高、坡度值以及车速之间的耦合影响关系:随着车速减小,公路超高值增大,纵坡值减小,汽车稳定安全行驶最小半径极限值减小;当超高值达到8% 时,随着纵坡变化,圆曲线半径极限值不变.  相似文献   

4.
隧道是山区公路常见的路段型式。隧道由于内外环境反差较大,事故多发,事故率和损失程度高于山区公路普通路段。本文通过某一山区公路南湖隧道、太平隧道、接龙隧道、石龙隧道、丰岩隧道、炉场坡隧道共6条隧道的实地调研和分析,对山区公路隧道交通事故的致因和改善对策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任峰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5(12):139-139
山区低等级公路受各条件制约,影响交通安全的危险路段较多,设置合理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可以有效的改善行车安全条件,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数量较一般公路要多,后果也更为严重。分析了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的机理,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山区公路安全行车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车辆刹车毂温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公路由于地形的限制存在较多的长大纵坡,山区公路交通事故资料显示,一半以上的交通事故发生在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刹车毂温度过高致使制动失灵是事故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车辆载重、车速、坡长、坡度等因素,设计刹车毂温度现场试验,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建立刹车毂温度回归模型,预测的刹车毂温度值可为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位置的选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长大下坡路段往往是事故多发路段,尤其是重型载重车辆的超载快速行驶更易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根据下坡路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纵坡坡度、坡长、竖曲线和下坡衔接平曲线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为提高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优化纵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区长大下坡路段往往是事故多发路段,尤其是重型载重车辆的超载快速行驶更易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根据下坡路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纵坡坡度、坡长、竖曲线和下坡衔接平曲线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为提高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优化纵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区公路的路线特点,结合驾驶员行驶特性以及车辆安全性能,分析山区公路不同路段安全设施(标志、标线、护栏等)的设计防护重点,达到较少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多发,交通安全隐患严重,为了提高山区二级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有必要对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基于主元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以重庆南(岸)涪(陵)二级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为例进行宏观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确定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及影响作用大小,得出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为有针对性地交通工程设施改善提供依据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山区公路,论述了如何进行公路安全设施的设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山区公路交通事故伤害,提高山区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山区公路,论述了如何进行公路安全设施的设置,以最大程度地减小山区公路交通事故伤害,提高山区公路的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浅谈山区公路交通安全标志标线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山区公路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确保山区公路的安全已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山区公路特殊地形限制,公路的基础设施设计难度大,本文从交通标志标线设置优化的角度,来提高山区公路的交通安全,初步提出了山区公路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并从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长大坡路段、隧道这三个重点路段对标志标线的设置进行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行车安全性考虑,注重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医学、心理学等方面理论方法以及动态心电仪和GPS等仪器进行多类型实车道路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统计分析,建立驾驶员心率增量、车速、线形指标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应用模型讨论山区公路纵坡路段线形对驾驶员心理、生理影响.结果表明:直线下坡路段坡度3%~4%驾驶员心率增长均超过30%,心理最为紧张,较大坡度反而对驾驶员心理影响不大;直线上坡路段坡度与心理、生理反应相关性较差;弯坡组合路段线形综合指标与车速、心率增量近似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当公路采用极限或低于极限技术指标形成的超限危险路段会给行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理论,详细分析了山区二级公路超限危险路段的线型特征对安全行车的影响,然后提出了我国实施"安保工程"的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当公路采用极限或低于极限技术指标形成的超限危险路段会给行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根据汽车行驶的稳定性理论,详细分析了山区二级公路超限危险路段的线型特征对安全行车的影响,然后提出了我国实施"安保工程"的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大多数乡村公路为土路.路面状况差,路窄且坑洼不平。山区土路坡陡、弯急。晴天,特别是久旱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便出现乱石和坑洼。雨天,特别是久晴邋上连天阴雨时,土壤浸泡成饱和状态,路面上积水、泥泞、沟壑随处可见,甚至造成路肩塌陷。因此,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判别重载交通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的危险路段,以永兴公路为例,对其交通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定义了重载车辆(双轮轴重大于100 kN的货车)和重载交通重载车辆与混合交通量之比大于20%的重载交通,分析了永兴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发现货车和摩托车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车型。在进一步分析事故诱因和危险路段特征的基础上,将重载交通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分为急弯、陡坡、急弯陡坡、长大下坡和路侧险要路段,并提出各自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多数乡村路为土路,路窄且坑洼不平。山区土路坡陡、弯急,晴天特别是久旱天气干燥时,路面上尘土飞扬,细尘土被带走后,路面上沟沟坎坎随处可见。因此,驾驶员在乡村土路上行车时必须了解各种气候和条件下的路面特点,掌握安全行车要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