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的网络(TCP/IP协议)汽车综合性能计算机检测管理系统,实现以太网现场总线的工业控制技术在汽车检测系统中的应用;论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技术,并对网络型智能测控仪表的结构原理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当前进行汽车的安全性能检测,采用动态测试方法得到的结果精确盈较高。例如针对汽车轴重进行测试就是一项重要的检测项目,依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相关规定,对于汽车轴重进行测试,要保证测试准确性。通过汽车制动力检测,汽车阻滞力检测等相关的检测,对汽车轴重测试中汽车发挥的综合性能以及轴重测试精度予以保障,成为当前研发人员和科技人员关注的课题,在汽车检测线进行轴重信号检测技术,应用中不断提升管控措施,强化汽车检测效率,为汽车现代化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随着对汽车的需求大幅度提升,使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扩张极为迅速。由于本人从事多年的汽车生产、制造工作及各类交通事故现场的司法鉴定的痕迹分析中,汽车本身性能不良和故障隐患因素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占据较大比例,为保障汽车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对汽车的综合性能的检测与维修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人对汽车使用中的综合性能检测的必要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而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日常化、便捷化及网络化进行思考与规划。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我国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发展历史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汽车的综合性能检修技术的发展进行简要的梳理;最后,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建设与工艺要求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士的阅读与交流。  相似文献   

4.
秦挽星 《专用汽车》2023,(8):125-127
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汽车,其污染较小,满足国家环保需求,受到广大民众关注。然而,新能源汽车无法用传统汽车的检测诊断方法对其进行修理,这对于汽车维修检测诊断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此,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价值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典型故障的检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为我国的汽车行业带来了智能和自动化的大幅发展,在这样的整体大背景之下,汽车的检测技术以及故障维修方面的技术也得到了更新换代,在汽车工业的性能技术方面也越来越注重汽车检测和故障维修预防。本轮将会对汽车检测与故障维修进行简要的概述介绍之后,分析传统的汽车检测和故障维修和现代化的汽车检测维修故障方面的技术,在此基础之上,找出目前汽车检测与故障维修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和策略,在检测和故障报修技术方面为汽车制造工艺行业提供更实际、更前言的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周捷 《汽车技术》2000,(10):40-41
汽车发动机的滤清器包括燃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及机油滤清器,也简称为"三滤"."三滤"在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三滤"的更换时间目前只有厂家推荐值,一般都采用汽车行驶里程数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应用人工控制的方法确定汽车发动机"三滤"的更换时间的研究已有定论(见1998年第8期<汽车运输>中的‘汽车"三滤"与机油更换时间的确定'),但此种方法毕竟过于被动.目前,运用电控装置(单片机等)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测定和控制发动机及零部件性能的方法已在国内外的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早期的简单控制到目前的全面控制及自动报警,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但至今为止,对汽车发动机滤清器的失效状况进行智能检测的装置仍然没有.本文探讨了汽车发动机滤清器的失效机理、实现智能检测的方法及智能检测装置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7.
浅析汽车制动性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汽车制动曲线,分析了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时,车辆的技术状况、检测设备的精度、检测方法及操作规程的应用等因素对检测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汽车变速器故障检测诊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汽车变速器在不解体的情况下进行检测诊断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变速器故障振动诊断,噪声监测,油样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和智能诊断等几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并对汽车变速器邦联检测诊断技术的难点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性能要求的提高,传统机械故障检测方法面临着局限性。因此,引入非接触式检测技术成为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基于此,本研究探索了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检测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对汽车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以及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随后概述了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的定义、原理和优势,并指出了相关的挑战,详细介绍了声音分析技术、振动分析技术和热成像技术在机械故障检测中的应用案例,以期为非接触式检测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检测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汽车检测的价值,包括增强车辆性能、保证交通安全、优化环境质量等;同时梳理了汽车检测实际存在的问题,探索出强化汽车检测质量的具体方法,如优化检测行业体系,健全检测法规内容,发挥智能科技的检测优势,开展检测人员技能训练,并以此逐步展现汽车检测的价值,以较强的检测能力保证汽车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公路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系统梳理了桥梁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方法、智能损伤识别算法、智能安全评价及养护决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综合分析表明:随着桥梁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针对桥梁检测环境和构件特点,出现了包括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环形爬升机器人、多功能检测机器人、爬索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声呐探测装置等多种类型的智能检测装备。智能检测装备大多采用搭载的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病害信息收集,其避障及抗环境干扰能力和图像采集精度是设备性能表征的关键;在智能检测方法领域,图像采集技术、激光点云扫描技术、全息摄影技术发展日趋成熟,探地雷达、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及声呐探测技术可作为桥梁基础及冲刷深度检测的有效手段;但以光纤传感、热成像技术、声发射技术、超声波检测、电磁传感为特征的桥梁检测新技术,其抗环境干扰的能力还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的工程验证。随着桥梁智能装备能力的提升、智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海量数据的涌现,传统的从病害、构件、部件到结构的分层综合安全评价算法已不能适应,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结构状况的实时再现与评价,以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区域级、路网级桥梁服役性能及抗灾韧性评价是桥梁智能检测与安全评估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FSC赛车智能仪表是反映赛车技术水平的内容之一。基于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无线传输的赛车智能仪表,开发了智能仪表硬件控制器和软件程序,并进行了智能仪表功能调试和性能调试,完成了智能仪表的实车性能测试和功能评价。经过一系列试验和测试,智能仪表工作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3.
经济的繁荣带动了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汽车价格的层次化使得更多不同收入阶层的人购车用车,进而导致了近年来我国私家车数量急剧上升,社会对于汽车修理的效率与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平衡性作为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如果其中出现问题,必将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平衡检测在汽车修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汽车修理中平衡检测技术应用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斜拉索检测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提高检测效率,结合斜拉索检测机器人与智能检测技术对斜拉索的外表进行检测。通过机器人在斜拉索上攀爬收集表面图像,将图像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中进行缺陷识别,以确定缺陷的区域和位置。该项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广东番禺大桥斜拉索的缺陷检测,结果证实:1)机器人能够灵活地采集到完整的斜拉索外表图像,基于智能算法的图像识别过程能够准确分辨出斜拉索不同的缺陷状态;2)识别正确率超过99%,且检测效率比传统方法提高300%,可以显著解决当前斜拉索检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车用传感器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信息源,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智能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根据车用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发展,结合汽车发动机、底盘、车身和安全系统的特点,分析几种新型车用传感器和智能检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现如今,我国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将智能网络应用其中。当前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在基于科技发展的前提下,智能网络的辅助将推动汽车行业向鼎盛时期发展,智能网络的融入能够提升人生的生活质量,以及为人们带来便捷生活。其中自动寻车技术是当前用户所需求的,这是一种高端智能技术,是建立在智能网络系统之上的,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助力解决用户在停车场找不到车的问题,这种技术的产生能够为人们带来更为便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汽车智能网联系统是当前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对于汽车性能提升以及汽车使用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及技术,并提出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交通拥堵、事故频发等现象日益突出,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因素.智能网联汽车被看做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因此智能网联汽车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正处在不断研究发展的阶段,智能网联汽车的研究逐渐的专业化、产业化.制动系统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有...  相似文献   

19.
侯海云 《时代汽车》2022,(2):160-161
长期以来,常见的汽车内部座舱设计都是以机械触控按钮为主,触控板面整体信息显示简单、集中且功能比较分散,对于驾驶者和乘坐者来说功能够用但较为不便捷。近几年,伴随各类电子产品和互联网飞速发展,现代信息电子技术开始融入汽车行业,并应运产生了汽车智能驾驶座舱,对于这类型电子智能座舱,行业内定义较少且不太明确。大范围内对智能座舱的定义是通过借用各种智能化信息方式和手段,来满足驾驶人和驾驶者在车中的各种需求。汽车中智能座舱相比较普通座舱具有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能够根据自身的便捷特点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但如今,大部分汽车驾驶座舱依旧延续机械化设计。本文基于智能驾驶需求,浅谈智能座舱升级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杨华楠 《天津汽车》2012,(7):20-22,35
市场对于轿车的消费需求逐渐向理想消费阶段发展,这就对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天津一汽推出了威志v5这款新车来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型轿车竞争激烈的形势。威志V5导入了新的“智能双I”的设计理念;在造型和内饰的细节上做了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和调整;配备了很多先进技术使轿车更加节能和安全;使用自主研发的新的CA4GA5发动机更节能和环保。完全由天津一汽独立研发设计的威志v5在安全、节能、环保和新技术应用方面都为经济型轿车树立了新标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