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公路路基边坡滑坡为实例,对存在多层滑动面的大型中层滑坡采用深层位移监测手段等勘察方法,准确获取了滑动面位置,为此类勘察及治理难度较大滑坡的治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运用分段治理的主要思路,主要采用了抬高路基反压、路基右侧设置支挡、滑坡中部采用抗滑桩支挡、加强地表及滑坡体内排水等多种综合治理措施,达到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做到了合理节约投资,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思剑高速公路石阡互通填方路基滑坡产生的原因,采用深层位移监测手段准确获取滑动面位置,对滑带土体及全风化岩体进行了抗剪强度测试。经过稳定性分析计算,路基填筑后整个填方体极易发生深层滑动,提出了清淤、排水、抗滑桩挡板支挡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首先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空间形态、规模、滑体物质组成、滑动面、变形破坏等基本特征;其次建立稳定性计算模型,计算路基开挖前、后滑坡的稳定性;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综合分析滑动机理;最后针对滑坡特征,开展治理设计及公路运营期监测。结果表明:滑坡为顺层岩层面及前部褶皱控制的平面滑动破坏类型;由于边坡前部路基开挖,降低了抗滑力;接着滑动面逐渐形成和贯通,滑坡周界出现明显变形破坏裂缝,前缘剪出口贯通,整体失稳滑动;该研究为高速公路同类型路堑边坡的滑坡防治提供勘察、设计思路和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罗望高速ZK52+735~ZK53+100段左侧边坡施工过程中发生顺层滑移,从边坡结构、地形及降水影响多方面分析了滑坡成因,最主要因素为强降雨诱发,通过工程类比、反算数据及相关规范获得滑坡体物理力学参数,并通过计算获取了最不利潜在滑动面及最大滑坡推力,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治理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尹文锋  向玮 《中国水运》2006,4(8):65-66
通过对秭归县周家湾高切坡破坏模式的分析及稳定性计算,认为高切坡存在沿基岩滑动和第四纪垮塌的可能,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经济合理性,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李玉刚 《中国水运》2007,5(1):69-71
以贵州省思南县宏达山水家园工程拟建场地内的高边坡为例,针对该边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体结构特征及变形破坏迹象,通过边坡中层面和节理面的空间组合关系确定了边坡潜在滑动面,并以此建立了边坡推力计算模型。在治理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格构锚杆组合加固技术,并系统的阐述了其设计思路、设计计算过程,为解决高边坡的分析和治理难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九乾  何元勋 《水运工程》2023,(S1):150-155
川北某码头堆场开挖过程中,后缘土体边坡发生开裂变形,并迅速沿基岩顶面滑动形成滑坡,随后滑坡后缘以上土体由于滑坡的牵引形成两级弧形变形裂缝。从滑坡前地形变化、滑坡后滑面特征、后缘裂缝特征等入手,在原勘察资料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查、坑探,采用极限平衡力学分析的方法,对该处滑坡的滑动机理、稳定状态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发生的主要内因在于基覆界面附近土体含水量过高,抗剪强度过低,施工开挖形成临空面后,基覆界面附近剪应力集中超过土体抗剪强度,诱发滑坡,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连云港康云油库工程后方山体滑坡的分析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调查康云油库后方山体局部影响滑坡的地质条件、岩土特性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的特点,对滑坡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找出产生滑坡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滑坡体饱水状态前后进行稳定分析,认为相应滑动体在非饱水状态是稳定的,但在饱水情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治理。通过针对性的工程治理措施及工程实践,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梓旺  马希磊  杨玲 《水道港口》2013,34(3):272-276
结合妈祖经贸园外围海堤工程滑动后的勘察资料,通过地形测量,对海堤的滑动类型进行了判断,并分析了滑动原因。地形测量及监测结果表明,该海堤滑动为沿底层砂棱体表面产生的平移滑动,而非深层圆弧滑动。滑动原因为潮汐作用导致堤体内外产生较大水位差,堤体在内外水位差的推力作用下,沿底层砂棱体表面发生平移滑动。  相似文献   

10.
某水电站大坝下游厂房出水口附近存在一典型的深厚覆盖层滑坡体。覆盖层厚度为为20~40m,总方量约为260万m3,由于该滑坡体距大坝泄洪建筑物及电站尾水出口较近,其是否会发生滑动变形、稳定性如何,成为该水电站工程必须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之一。文中结合工程边坡的设计要求,通过对该深厚覆盖层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深厚覆盖层边坡加固治理的分析方法和工程措施,从而为其它类似工程的稳定分析与加固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铁路安全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显得很有必要。由此提出用光纤布喇格光栅应力传感器替代传统的电类传感器,分析了光纤布喇格光栅应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光纤光栅传感的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并分析了预警过程。所设计的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实现了分布式测量、光缆传输、系统集成、实时监测、在线控制等功能,为列车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依托实际工程,使用机制砂进行了C50T梁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并通过静载试验检测了机制砂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优化,使用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性能优良的T梁混凝土,且机制砂混凝土T梁的结构受力满足设计要求,在所施加载荷作用下始终处于弹性工作范围,具有较高的载荷和抗变形性能。  相似文献   

13.
张平  陈海涛 《船舶》2009,20(2):18-23
铝合金整体壁板与传统铝合金焊接结构相比,前者能减少焊接变形,减轻结构重量。基于典型气垫船的船体线型特点,对铝合金整体壁板在气垫船上的应用范围进行梳理研究;针对悬挂式骨架系统自身特点和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从其局部强度、稳定性和局部振动特性与常规开切口式结构作对比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悬挂式骨架系统气垫船应用范围进行研究,为铝合金整体壁板及悬挂式骨架系统在气垫船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避振穴是一种减小船舶尾部振动的重要装置,本文采用基于橡胶材料超弹性和空气压缩性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和隔振特性分析。选取Mooney-Rivlin模型对橡胶材料非线性特性进行模拟,建立气体单元模拟加压空气,对一个独立密闭气室结构进行充气过程模拟和振动响应计算,分析气室深度、初始气压和橡胶板厚度等参数对其隔振特性的影响。将避振穴应用于实船尾部模型,验证其对螺旋桨激振力的隔振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避振穴对于船舶尾部减振具有显著效果,但需要留意其在低频共振区引起的响应增大情况。  相似文献   

15.
船舶防污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船舶防污技术的发展历史,同时对目前主要的防污涂料、电化学防污等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例举了国内外船舶防污涂料最新进展,并对我国船舶防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郑建  徐军  洪超 《船舶工程》2017,39(4):54-56
分析升降系统爬升齿轮与桩腿齿条的啮合原理,解释自升式平台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齿条磨损问题,为升降系统锁紧装置锁紧块齿形设计提供依据。针对齿条磨损特点设计锁紧块齿形,并分析锁紧块齿形强度影响因子。该齿形既避开齿条齿面磨损区域,又能与磨损较少的齿面接触,保证载荷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17.
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简化的单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受力分析建立非线性方程.同时在MATLAB的SIMUUNK环境下对此模型进行动态仿真,达到通过控制小车的驱动力来控制吊具的摆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波、流共存时的水体挟沙力   总被引:27,自引:11,他引:27  
曹祖德  李蓓  孔令双 《水道港口》2001,22(4):151-155
从边界层理论建立了床面剪切力 ,进一步以能量理论导出了波、流共存时的水体挟沙力公式 ,并利用现场资料得出有关系数。  相似文献   

19.
舰艇作战系统网络的鲁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晔  吴晓锋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6):52-53,67
鲁棒性是现代军事网络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对现代舰艇作战系统网络的鲁棒性进行研究,建立了一般舰艇作战系统网络拓扑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舰艇作战系统网络在“随机失败”和“选择性攻击”两种网络损毁方式下的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改善舰艇作战系统网络受到“选择性攻击”时的鲁棒性的方法——“接种”法。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结构油箱振动大、易于传递的突出问题,本文应用有限元理论对油箱进行形式结构模态分析,得出了油箱的多阶固有频率,并据此确定了合理的油箱结构形式。在此结构油箱基础上,通过填充粘弹性阻尼降低结构油箱的振动并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粘弹性阻尼结构油箱较无阻尼结构油箱在50 Hz的液压泵组激振频率条件下,减振效果可达15 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