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针对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建设问题,基于通过能力分析、运量预测、过闸规划船型等前期成果,通过经验公式和排队论方法分别对枢纽上下游待闸锚地所需泊位数进行分析测算,同时研究分析两坝间待闸锚地容量需求。三峡坝上、葛洲坝坝下锚地需满足96艘船舶待闸,两坝间上下行待闸锚地均需满足28艘船舶待闸。结合三峡枢纽河段锚地设置现状、未来通航交通组织需求,研究提出了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方案,旨在为三峡枢纽航运扩能后续待闸锚地规划建设提供方案参考,更好满足船舶待闸需求,发挥枢纽航运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峡枢纽过坝运输需求的深入分析,在不考虑三峡枢纽断面通过能力影响的理想状态下,运用数学模型法、弹性系数法和组合预测法对三峡枢纽区域过坝货运量进行了定量的预测,进而结合对三峡枢纽区域和长江流域未来经济及交通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三峡枢纽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对定量预测结果进行了进一步修订,最终得出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提高长洲枢纽现有船闸通过能力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洲枢纽现有船闸建成后有力地促进了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但其瓶颈效应也渐显。为缓解其堵航滞航问题,通过分析一线二线船闸的通航现状,基于改进的一次过闸平均吨位计算模式,预测了现有船闸近期(2010—2015年)的通过能力,并针对性地从船闸管理模式、船型标准化和大型化、船舶调度、工程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长洲枢纽现有船闸通过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近十年来福州枢纽总图规划的简要回顾,就枢纽总图目前布局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枢纽总图研究时需重点思考的问题,以期给其他枢纽的总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对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功能优化的影响。通过分析城市交通枢纽布局与铁路运输网络建设对集散中心效能的关系,探讨交通枢纽建设对中心货物调度效率、周转速度、运输距离和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优化路径,包括提升设施设备水平、加强规划管理,以优化运输环境、提高调度精准度和运输效率,为铁路物流集散中心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为提升物流效率和运作模式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船闸平面布置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根据模型试验成果,从泄流能力和船闸上、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水流条件等方面,对枢纽不同布置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了满足枢纽泄流能力和船舶(队)安全航行的枢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切实掌握枢纽运输需求及船舶过闸需求变化情况,本文分析了2017-2021年度三峡枢纽及葛洲坝枢纽客货运输情况及船舶过闸情况,并结合当前管理态势分析当前三峡枢纽货物运输、船舶过闸及通航调度管理需求。为今后三峡通航调度管理模式优化研究,缓解船舶待闸压力,保障长江沿线货物运输需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桂林市以区域交通枢纽为发展定位、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为发展战略,未来将带来客货运量的稳步增长。针对由此对综合客货枢纽场站设施、运输服务所提出的更高需求,立足于桂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城市特色,从综合客运枢纽、货物集疏运中心、运输服务信息共享、运输组织模式、运输服务工作机制、运输服务标准规范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推进区域综合运输协同、城市内外交通协同、城乡客货运输协同,构建与桂林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衔接顺畅、服务优质、支撑有力、管理规范”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泄流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天然河道上修建枢纽,必须保证原河道洪水流量的渲泄。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在预可、工可和初步设计阶段,利用比尺为1∶130整体定床正态模型,对枢纽总体布置曾进行了多方案的对比试验。文中根据物理模型泄水闸泄流能力方面的试验成果,提出了枢纽泄流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枢纽泄水闸孔数、泄水闸堰型、堰顶高程等多种有效改善措施,提出了满足枢纽泄流能力的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张哲辉  石勇 《水运管理》2010,32(11):13-15
为推动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综合分析当前航电枢纽的碍航问题,认为航电枢纽建设使通航河流断航,航电枢纽通航设施建设规模与航道建设标准不匹配,通航设施设计通过能力不足,航电枢纽建设期补偿机制与运输组织不尽合理,航电枢纽运营期水库调峰严重影响通航,航电枢纽运营等引起各种航道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紧贴部队实际,结合现代铁路运输条件,分析部队铁路输送的有关要求,在此基础上建立部队铁路输送路线优选模型,从而实现部队铁路输送路线的优选,为拟制铁路输送计划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首先讨论了铁路GIS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与组件GIS的概念及其应用。铁路与空间位置、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铁路交通中,对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己成为铁路信息管理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铁路客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基于GIS组件MapInfo MapX5,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对象模型,开发一个简单的铁路GIS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3.
在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路基施工中,有的路段路基填料十分匮乏,需要寻找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且价格相对便宜的土料.在分析和调查路基填料技术要求和施工场地周边料源的基础上,进行了 A、B组填料及水泥改良土的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吉林团山的土料满足A、B料的技术要求;水泥改良土可就地采用粉土.提出了满足设计技术要求、价格相对便宜的填料.  相似文献   

14.
根据铁路作业能力的分析方法,结合港口铁路作业的特点,提出了港口铁路综合作业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原因和提高港口铁路作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速度目标值是城际铁路设计时的核心指标,在选取时主要以适应客流需求、与区域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相协调、与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原则,体现有利于吸引客流、减少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的效益最大化原则。速度目标值的选择主要通过本线客流特点、时间目标值的选择和具体多个速度目标值的比选得出。文中以长沙—益阳—常德速度目标值的选择为例,阐述铁路设计中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重庆北站北场交通规划为例,分析和判断了铁路客流对象、车站客流组织、旅客立体换乘、车站功能布局和车站管理模式5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铁路客运站在综合交通枢纽、站前集散广场、机动车进出通道、交通设施布局、客流组织方面的规划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多式联运建设过程中铁路与港口最后1 km迟迟不能打通的问题,以钦州港自动化码头海铁联运为实践案例,分析了海铁联运现状和推进过程中数据不通、运输规则不同等困难。基于海运与铁路2套不同的运行机制特点,采用实证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提出先实现物理区域合并、堆场资源共享,再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系统融合,最终实现统一调度、业务融合的一体化运营的分步式推进路径。研究成果可为其他港口海铁联运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广东省煤炭分区域、分行业消耗结构分析着手,总结了广东省煤炭供应及运输系统现状情况及特点,在重点分析广东省煤炭消耗需求的影响性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煤炭需求、未来煤炭来源地供应以及煤炭运输结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在预测2015年和2020年广东省煤炭吞吐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煤炭码头吞吐能力的适应性,并归纳总结了六点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9.
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隧道洞门形式主要有喇叭口倒斜切式洞门、帽檐斜切式洞门及墙式洞门。设计中优先采用斜切式洞门,以满足安全、环保及乘客舒适性要求。局部地形较陡洞口采用喇叭口倒斜切式洞门,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可采用明做、明洞暗做等工法,充分考虑隧道洞门的稳定因素,优化洞门设计。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上海港集装箱运输的现状。提出了在上海周边建设多个集装箱中转站,中转站与码头之间建设轨道专线的建议。集装箱经中转站就可进入各个码头。外来集卡不进入上海市内,将改善上海市城市环境、交通拥堵和安全状况,提高港口内集装箱装卸自动化程度和运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