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直立式防波堤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VBWCAD”软件的功能,在设计中程序可按规范进行各种稳定计算,并对结构构件进行内力弯矩分析计算,进行钢筋混凝土配筋设计,绘制出断面图和构件的钢筋布置图,给出钢筋用量表,工程量造价概算表,提高了设计效率和水平,填补了防波堤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空白 。  相似文献   

2.
结合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项目桥梁桩基的应用情况及目前桥梁桩基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端承桩桩长及配筋的计算进行分析,对项目桩基和配筋进行优化,得出了刚性桩及柔性桩的嵌岩深度及桩基配筋的实用设计原则,为桥梁端承桩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沈建霞 《水运工程》2018,(10):68-70
基于耐久性及保证混凝土握裹层对钢筋的锚固作用,现行水运及水利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均做了要求,但对最大保护层厚度未做限定。对于桩基梁板结构,为施工方便,设计中往往采取增大保护层厚度的方式来避免主筋在桩基周围截断并弯折。以现行规范为基础,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后认为,混凝土最大保护层厚度的适宜取值区间为100~150 mm。本结论对今后类似工程,尤其是沿海高桩梁板码头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全新的基于三维模式的配筋设计系统—HIDAS(Harbor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Application System)三维配筋系统。介绍该配筋系统的系统架构,阐述系统的设计结构,包括钢筋对象的组织结构,系统提供的多种配筋模式和配筋流程管理,现有的钢筋碰撞检测处理,钢筋的更新管理机制以及配筋模型的出图技术。三维配筋设计更加符合设计人员的思维习惯,直观性强,籍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代表配筋设计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勤振  刘海民  冯超 《水运工程》2021,(10):295-299
针对非杆件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设计领域,以柳江红花水利枢纽复线船闸混合式闸室边墩墙为例,对传统手算法、有限元法关于内力及配筋计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应力积分法求弯矩适用于传统杆件结构,闸室边墩墙作为非杆件体系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高度大,受压区范围占比大,中性轴偏向受拉区,按应力积分法求弯矩,弯矩值偏大;传统手算法与有限元应力积分法计算内力,按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进行配筋计算,所需受拉钢筋量多,不经济;有限元弹性应力图形法分析受拉区混凝土拉应力,产生的拉力完全由受拉钢筋承担,按非杆件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计算原则,实际配置受拉钢筋量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6.
《水道港口》2013,(5):448-452
通过对某海洋重工产品出运码头工艺要求、荷载特点及现场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提出高桩墩式结构作为出运码头结构方案,并对高桩墩台桩基布置、结构计算及墩台配筋的设计进行分析论述,对高桩墩台的施工要点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深化建筑信息模型在水运工程设计与施工领域的应用范围,以信息化技术促进水运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效率提升,依托某沉管预制厂深坞区全钢筋混凝土沉箱结构预制工程,引入了HIDAS构件配筋软件,针对复杂异形沉箱浮坞门的钢筋模型创建、出图、计量及模型交付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Revit软件及HIDAS构件配筋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结构的三维可视化配筋方案适用于水运工程复杂结构的三维配筋,图纸及计量成果符合规范要求;基于模型与计算交互的配筋方案优化技术可以有效的优化钢筋布置方案,从设计层面提高结构的承载力。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港口码头设计规范、手册为基础,对我国、美国和日本港口码头抗震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国际航运协会标准《港口结构抗震设计指南》的有关规定。此系列论文共分6部分,该文为第6部分,重点分析了美国多本手册中关于高桩码头抗震构造措施的规定及与我国规范的差别。分析表明:美国规范明确了码头布置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桩基布置原则及板-桩连接的钢筋细部规定等。抗震设计中我国规范与美国规范在叉桩使用方面的规定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海港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问题,采用纤维增强塑料筋(FRP)代替传统钢筋,开展了不同配筋情况下FRP筋增强混凝土深梁的力学性能试验,对FRP深梁在荷栽作用下的截面特性、裂缝宽度、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等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在工程中开展应用提供了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平地震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响应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桩码头一个结构段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探讨了此类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不同地震方向作用下码头桩基内力变化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叉桩桩顶弯矩明显大于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桩顶弯矩;当码头桩基布置对纵轴不对称时,纵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桩的扭矩较大;横向地震作用下,后叉桩的轴力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高桩码头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湛江某高桩码头标准结构段桩基布置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考虑4种水平荷载作用控制工况,对不同叉桩扭角布置方案码头桩基内力进行计算分析,讨论水平地震荷载及船舶荷载对叉桩扭角布置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结构横向水平位移与桩弯矩随扭角的增大而增大,结构纵向水平位移和桩弯矩随扭角的增大而减小;在纵向水平地震荷载组合工况下,码头结构位移及桩弯矩最大;综合考虑纵横向刚度的影响,本码头结构段叉桩扭角选用20°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海港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问题,采用纤维增强塑料筋(GFRP)代替传统钢筋,开展了以GFRP筋的抗拉强度、平衡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挠度为控制条件的不同配筋情况下GFRP筋增强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对GFRP梁在荷载作用下的截面特性、裂缝分布、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等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进一步在工程中开展应用提供了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导的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的设计方法,在使用阶段计算时采用考虑二次受力迭合效应的折算弯矩,在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设计弯矩,从而将迭合构件的设计转化为非迭合构件的设计,并且采用控制使用阶段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量或非预应力钢筋应力来满足裂缝宽度控制要求,利用该方法进行部分预应力砼迭合梁的设计,可以较迅速地求出同时满足强度和裂缝宽度限制要求的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面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港口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勘察设计集成系统(HIDAS)提供的多种三维智能化配筋方式。采用该系统建立的钢筋模型直接与结构构件的三维CAD模型相关联,当模型仅发生几何尺寸改变时,能够实现钢筋的自动更新,并自动计算钢筋的长度、体积和质量,从而大大提高结构配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基于ANSYS软件对高桩码头轨道梁进行建模,解决BEAM模型无法模拟钢筋配筋等问题,为轨道梁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实体模型计算提供了依据;对比分析实体模型的两种建模方法,找出高效、精确的建模手段,同时克服了实体单元弯矩提取困难、钢筋应力提取困难等问题,显著提高了轨道梁结构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
桩基支撑轨道梁是具有弹性支座的连续梁结构,计算发现并非轨道梁尺寸越大,结构就越安全。设计参数相近时不同项目采用的轨道梁尺寸及桩基布置有较大差异。对此,从桩基竖向抗压刚度、桩距、轨道梁刚度3个方面进行轨道梁内力分析。结果表明当荷载和桩基布置确定时,存在一个最优梁高,使得轨道梁钢筋用量最小。进一步分析可知,当荷载和梁长度一定时,轨道梁的内力分布与桩和梁的相对刚度有关。在设计桩基支撑轨道梁时需试算出最优相对刚度,可使内力分布更合理且节省工程造价。同时,基于工程实例给出不同桩距下的最优相对刚度区间,可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自由高度较大的全直桩高桩码头,桩基设计是码头设计的关键。以某工程设计为例,对全直钢管桩高桩码头桩基增设2种平联撑措施前后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平联撑对码头平台受力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合理的平联撑可有效减小排架位移、减小桩顶弯矩,使桩身弯矩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18.
林珈伊  居尧 《水运工程》2015,(10):144-147
预应力坞式闸室预应力筋可以采用多种布置形式。为使闸室达到较优的受力状态,结合一具体工程实例,依据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原则和等效荷载原理,提出了两种坞式闸室预应力筋的合理布置形式。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两种布筋方案可知,不同的布筋形式下闸室结构的受力是有差异的,而合理的布置形式能有效减小闸室拉应力和变形。  相似文献   

19.
以某港区实际工程为例,在对建设条件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研究。针对复杂的掩护条件,根据周边工程实施进度分阶段确定掩护标准,选择合理的设计波要素。总体建设方案选择投资稍高但建设工期较短的离岸式高桩结构,先施工码头结构后再进行港池疏浚,有效缩短了建设工期。采用Plaxis岩土有限元软件分析港池疏浚对桩基的作用,结果表明考虑港池疏浚产生的土体变形后,桩基弯矩显著增大。本工程提出的分阶段确定掩护标准、码头离岸式布置、吹填形成陆域、先施工码头结构后疏浚港池的总体建设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菲律宾马尼拉八打雁港区某码头改造项目中,锚定梁的基础拟采用钻孔灌注桩。按照业主的要求,所有结构和构件的设计都要符合欧洲标准。而在欧洲标准EN19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并没有对灌注桩这类的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做详细的规定。从灌注桩的受力特点来分析,用承受弯矩、压力(或拉力)的偏心受压构件可以进行模拟,绘制出灌注桩承受弯矩-轴力的能力曲线。本文将采用这种方法对灌注桩的配筋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