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通过对最小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及缓和曲线长度确定的分析,就线路平面设计中(尤其在既有线改建和增建二线时)如何结合行车速度和地形条件,合理选配最小半径曲线的缓和曲线长度,以达到节省工程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城际铁路引入中心城区和地下车站时,在困难条件下无砟轨道地段允许竖曲线(变坡点)与缓和曲线重叠设置。本文对比分析了竖曲线与缓和曲线的不同位置关系对行车平稳性的影响,并总结了相应的适应性措施,对于优化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设置提供了一种技术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竖曲线与缓和曲线总体上不应重叠设置。当确需重叠设置时,应对平竖曲线匹配条件予以严格限制;(2)变坡点处设凸形或凹型竖曲线,在不同位置与平面曲线搭配形成的空间线形几何形态各不相同,对车轮与钢轨的密贴性能、列车横竖向激扰震动的影响存在差异,进而影响行车平稳性;(3)竖曲线、缓和曲线间位置关系的合理搭配,有利于改善线路条件。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铁路》2007,(12):75-75
日本铁路轨道构造标准规定,应当尽量避免缓和曲线上插入竖曲线。缓和曲线上,因为轨道面不平造成支撑的轮重减少,车辆走行安全性降低;竖曲线上,存在的上下加速度也造成支撑的轮重减少、压曲稳定性降低。两者重叠后安全性更为下降,所以必须避免。日本铁路竖曲线半径从舒适度的角度出发设定,上下加速度一般很小,可以认为竖曲线不影响走行安全性和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10.
11.
介绍了识别钢轨损伤的滚动接触理论及其应用,并例举了欧洲铁路的试验研究情况,最后,提出了综合治理曲线外轨头部转角处损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京九线既有曲线技术标准低,提速160km/h后动态曲线水平加速度出分多,曲线动态检查质量不高的情况,对提速线路曲线水平加速度产生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并制订了提速线路曲线静态控制标准和养护措施,为保证提速列车安全、平稳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3.
曲线状态的控制是客货混运铁路持续提速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从多次提速后曲线轨道出现的典型病害分析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治曲线不圆顺、曲线外侧钢轨不均匀侧磨等静态病害及水平加速度出分高、大轨距等动态病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笕桥站是一个多方向车站,通过列车凭进站黄闪黄信号弯进(出)限速80km/h.为提高速度,需对站场、信号进行改造,在弯进(出)处铺设大号码道岔.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我国繁忙干线第五次提速的需要,由路局统一安排对我局管内不满足提速后技术需求的曲线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我段管内津浦线K746-784通过速度段为200km/h区段,宿州~宿南间K744 900~K746 260原既有曲线半径为750m,缓和曲线为90m,限制速度为105km/h;改造后曲线半径为1300m,缓和曲线长为130m,允许通过速度为150km/h。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道部、路局的要求,蚌埠铁路分局在2003年12月8日前全面完成新一轮提速扩能工程。我分局管内津浦线曲线改造105条,其中工务部门负责施工83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对津浦繁忙干线运输的影响,路局确定施工封锁时间180—205分钟,封锁前1小时限速35km/h,开通后首次60km/h,二次80km/h。因此如何确保拨道合拢、起整、焊接等关键工序作业时分,从而正点开通线路;同时如何满足开通后首次由25km/h提到60km/h的施工条件?可见:正点开通线路和提高开通速度是曲线改造施工的两个“瓶颈”,而确保施工点内的作业效率、施工后轨道强度和几何尺寸的及时恢复是问题的关键,因此充分发挥大型机组优势是势在必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