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建闸河口闸下淤积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挡潮闸作为河口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国广泛采用。河口建闸在为河口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闸下泥沙淤积问题,限制了河口资源的综合利用。介绍我国建闸河口闸下淤积情况,并阐述国内外学者针对闸下淤积问题进行的机理探讨和模拟研究。总结出影响闸下淤积形态的多个因素,包括潮流作用、闸下引河长度、河口泥沙的动力特性、闸下港道类型以及建闸位置等。提出以前的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并针对性地建议今后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沙颖河郑埠口枢纽工程节制闸闸墩裂缝检测、成因分析及计算,提出温度收缩应力是引起闸墩裂缝的主要原因;对裂缝的发展趋势及开裂后闸墩的安全性研究表明,裂缝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下,可以满足强度、刚度要求;对不闸闸墩较为常见的裂缝问题提出了预防及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张文渊 《水道港口》1999,(1):27-28,38
<正>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拥有19000km的海岸线,在河流人海处兴建了许多挡潮闸,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外河水位随潮汐的涨落而变化,而内河水位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闸基渗流是典型的非恒定渗流。 1998年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在东滩人海中心河上新建一座挡潮闸,在进行该工程设计时,遇到了闸基非恒定渗流扬压力的求解问题,现有挡潮闸设计资料没有介绍闸基非恒定渗流扬压力求解的具体方法。笔者从一般非恒定渗流的基本方程出发,求出沿海地区常见挡潮闸闸基扬压力的理论解,对同类闸基渗流分析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三峡船闸为五级连续船闸,相邻闸次运行相互制约,在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出现相邻闸次"等闸"现象。为了进一步提高船闸的通行能力,基于大量运行数据,建立了五级上行船舶过闸仿真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分析相邻闸次船舶数量与"等闸"的关系,研究闸次顺序对过闸效率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前一闸次船舶数量大于后一闸次时,船舶数量差越小,"等闸"现象时间越短。通过优化闸次顺序,可有效缩短"等闸"现象时长,减小闸次间隔时间,从而提高日运行闸次。  相似文献   

5.
根据射阳河闸弧形钢闸门加固的设计要求及现场条件,分析论述弧形闸门加固的施工技术方案,实施办法,控制措施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由于发展规划的船型、船队速度较慢和不易实现,目前大量已建船闸通过规划的船型、船队不多,存在大量的中小型船舶和短期内不能淘汰的船舶,只好采取逐条船舶分散驶入闸室和排满闸室后过闸的方法。由于船舶尺度不一、数量多、进出闸航速快慢不一、船舶进闸前停泊等待的位置离闸首较远等原因,分散进出船闸必然增加船舶过闸航行和等待时间。为了加快船舶周转,建议试行船舶交错过闸方式。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首闸申报的管理需求,梳理船舶过闸调度系统的流程,从数据模型和航线算法方面对首闸申报制进行业务抽象建模,同时在"浙闸通"智慧过闸系统开展应用实践,有效提升船闸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简要介绍了厦门龙东溪节制闸工程的总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水力式升船机制动器采用常闭式制动,在升船机正常对接过程中,船厢调平以及事故工况下制动器上闸起到了固定船厢位置、阻止平衡侧和船厢侧钢丝绳力的传递和保护同步轴的作用。由于水力式升船机在上闸后平衡重侧和船厢侧的荷载实时平衡体系被打破,在松闸前需要满足相应的松闸条件,否则会对升船机安全运行产生极大危害。依托景洪水力式升船机对制动器上闸应用条件及松闸条件判断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水力式升船机需要上闸工况和松闸条件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三峡船闸通航在即.三峡枢纽五级船闸是世界上水头最高、规模最大、运行工况最复杂的现代化多级船闸.然而,系统构成愈复杂,船舶过闸安全不确定因素愈多,过闸安全愈显得重要.本文根据葛洲坝船闸船舶过闸安全的经验教训,对三峡船闸过闸安全问题提出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峰  吕赛军 《中国水运》2010,(9):153-154
根据挡潮闸闸孔设计要求,采用变量流的动量平衡原理,结合工程汇流特点建立滨海新闸干流计算模型,对滨海新闸进行调洪演算,从而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闸孔规模。  相似文献   

16.
根据断面水文测验结果,分析确定了海区底质泥沙特性,海水含沙量及流速;对闸下港区造成泥沙淤积的原因进行了较深人的分析;根据水文测验的有关数据,运用一般“文献方法”和“规范方法”分别对港区泥沙淤积强度作了估算;对于如何冲淤和减淤,从方法上和理论上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分析三峡船闸运行过程各个环节所需时间,找出了缩短船舶进闸及移泊时间是提高三峡船闸运行效率的挖潜方向。根据船舶进闸、移泊时间相关的因素,采用规范公式测算船舶采用依次进闸和并排成组两种组织方式下三峡船闸日运行闸次数,为挖掘三峡船闸运行效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水文测流计算是对大闸运行效益成果进行分析及大闸调度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长山闸多普勒测流的推算及成果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闸孔出流流量系数试验研究成果。通过系统的、大尺度模型的试验研究,取得闸孔出流的四种基本形式(平板门、弧形门和宽顶堰、实用堰组合)的流量系数完整资料,并提出新的、通用于四种基本形式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简明、实用,具有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