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301国道博克图至牙克石段二级公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施工措施经验。  相似文献   

2.
水是影响冻土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现场调查及测试,分析了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及典型路段路基湿度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湿度对路基病害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水是造成路基变形的关键因素,土体含水量的增大还会加剧路基变形,进一步影响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全面回顾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路基合理高度、路基中的水热力过程、路基稳定性及路基病害理论、路基病害的预防技术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及进一步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热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变暖,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热稳定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考虑了诸多影响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并进行综合分类,将其归纳为外部气候条件、冻土内在因素及公路工程特点3类,初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效应,提出了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图式。  相似文献   

5.
结合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应用片石通风路基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片石通风路基的原理、设计与施工,分析了高含冰量冻土采用片石通风路基这一主动保护多年冻土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情况与特点,铁路路基设计原则,防止多年冻土热融的工程措施,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温度场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以多年来的现场实测资料为依据,阐述了高低温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基下的地温分布及变化过程,提出了冻土路基的稳定性与多年冻土圻平均地温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温度场现场实验研究,在高寒地区公路修筑中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多年冻土地区隔热板路基温度场的变化特征进行数值模拟,进而对隔热板路基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路基内部铺设隔热板后,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特征受到很大影响;板下土体与外界的热交换强度大大减小,对外部温度变化的响应速度显著降低;隔热板在不同季节起到不同的作用,在夏季阻止外部热量进入路基,有利于路基稳定,而在冬季则阻止路基热量的对外散发,不利于路基稳定;暖季施工的隔热板路基在建成初期稳定性相对较差,后期其冻土保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根据青藏公路纵向裂缝现场勘察和形成机理分析,认为导致路基纵向裂缝的主要原因是路基边坡坡脚下融化区的产生及发展。通过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融化深度、融化区位置和融化区切入长度对纵向裂缝形成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融化深度不断加深,纵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增加,且规模逐渐增大,但并不影响裂缝产生的位置;融化区切入长度不同,纵向裂缝产生的位置不同,纵向裂缝的规模也不同;在所有切入长度中,存在一个临界长度,此时纵向裂缝的规模最大;随着融化区中心位置不断向路基中心移动,路基纵向裂缝呈现出复杂的变化现象,融化区中心位置影响路基纵向裂缝是否产生及其产生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修筑技术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裴建中 《公路》2005,(7):75-81
我国多年冻土地区的路基修筑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走过了50年的历程。从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修筑技术的回顾出发,系统总结了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冻胀、融沉和纵向裂缝等主导病害的发育性状、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就基于多年冻土稳定的路基设计理论和面向调控的路基稳定结构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路基修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