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均匀设计方法,建立各种合适的路面结构形式组合,对其进行有限元动力分析,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路面结构动力性能进行分析和预测,和对路面进行设计,为进一步分析路面结构性能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桥梁的动力特性是结构动力分析和抗震研究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新型桥墩结构形式,钢管混凝土组合墩已应用到跨越峡谷的特大跨度刚构桥中。基于有限元法,以具有亚洲第一高墩的四川雅泸高速公路腊八斤特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钢管混凝土高墩的结构参数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桥墩高度、桥墩截面形式及面积等结构参数变化对动力特性的影响及规律,研究的结论可为该类桥梁后续进行的抗震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基于混合动力汽车有串联、并联和混联等多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提出以模块化设计思想来搭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的方法,从而达到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以尽量小的改动适应不同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结构形式组合需要的目标。根据研究需要,首先完成了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试验台并联形式的建设,并利用该试验台对所研制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器进行了初步调试,验证了该控制器的软硬件设计和并联电动助力型控制策略。同时,所完成的发动机台架试验和电机台架试验也充分证明了试验台模块化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П形截面混凝土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芳文  赵雷 《公路》2005,(11):25-27
基于有限元方法,以地维长江大桥为例,建立空间动力计算模型。考虑2种不同的结构形式,然后进行动力特性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常用桥道系结构形式特点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一种新型的桥道系结构形式———简支连续组合桥道系,并运用大型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SC Nastran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不同桥道系结构形式对桥梁结构静、动力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桥道系结构形式对钢管混凝土拱肋的受力性能、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及动力性能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简支连续组合桥道系较好地继承了简支和连续桥道系的优点,是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的合理桥道系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6.
大跨度人行桥,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形式,其结构基频均难以保证在步行力的影响频率范围以上.该文结合主跨100 m钢桁架人行桥,介绍大跨度人行桥的动力特性分析,确定各阶模态的频率和振型,舒适度指标的确定和步行激励荷载的选取,采用TMD对大跨度人行桥进行减振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跨径三塔悬索桥是一种新的结构形式,不同的约束形式对结构的内力与变形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某三塔悬索桥有限元空间模型,对结构在不同的纵向约束和竖向约束体系下的静动力影响进行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纵向约束适宜仅设置在中塔处,在主缆与加劲梁间设置刚性中央扣需谨慎设计,也没有必要在三塔处均设置纵向约束;竖向约束在加劲梁能满足应力要求时,适宜采用连续加劲梁在中塔处固结的结构形式;在加劲梁设计受限时,不宜在中塔处设置竖向约束.  相似文献   

8.
以电能为主动力源的混合动力汽车具有节能环保优点。本文研究了串联式混合动力轻型客车的结构特点和布置形式,对整车结构参数、电动机参数、电池组容量参数等进行了匹配设计;基于电动汽车仿真软件ADVISOR在标准城市路况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动力性和经济性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9.
廊桥是一种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桥梁结构形式.为了研究廊桥的结构特性,以柳州市凤凰岭大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带有五座风雨亭的六跨廊桥结构模型,随后对凤凰岭大桥进行了模态分析,最后单独研究了廊桥上四角风雨亭、六角风雨亭和八角风雨亭的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可为古代廊桥的保护和现代廊桥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全球性的环保与能源问题使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成为研究重点之一,本文着重论述了发展混合动力电动客车的必要性,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分析和行星齿轮变速装置在传动系统中的应用,并对行星齿轮变速装置进行了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结合湄洲岛独特的海岛风貌(海上孤岛)、岛上的文化特色(妈祖文化)及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等,对目前常用的跨海型式(桥梁、隧道)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比较,提出独特的跨海型式——桥隧组合方案,既实现湄洲岛陆地交通,又能较好地保持湄洲岛独特的海岛风貌,更好地宏扬妈祖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隧道穿越土砂分界地层的围岩稳定性问题,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数值试验等研究方法对土砂分界地层围岩稳定性进行探究,重点探讨地层种类及其厚度变化对围岩变形、塑性区扩展及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相对单一地层,土砂分界地层会影响洞周应力分布,分界面处围岩容易先出现塑性区,且土砂分界地层围岩变形性质与软弱的全砂岩地层更为接近; 2)在土砂分界地层分界面处会产生较大的水平收敛,易出现拉应力; 3)土砂分界地层中,随着砂层所占比例的增大,拱顶沉降和洞周收敛不断增大,且分界面所在台阶处支护结构的应力发展会提前达到更高的峰值; 4)当分界面出现在上台阶时,围岩会产生极大的塑性变形,支护结构承受相对较大的应力,是土砂分界地层中最不利的分界情形。  相似文献   

13.
段坚堤 《隧道建设》2014,34(4):324-330
为减少城市中复杂周边环境下明挖隧道基坑因围护结构选型不合理造成的施工事故和经济浪费,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长沙市南湖路湘江隧道岸上段明挖基坑为例,对周边建筑物和管线密集道路下的深基坑、相互交错且不同深度的隧道基坑及相互临近基坑的围护结构选型和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介绍,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城市道路下明挖基坑,特别是对于路下管网和建筑物密集地段,建议采用防止侧向变形较好的排桩(或连续墙)+内支撑的围护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变形;2)对于基坑深度差别不大,且具有一定距离的临近基坑,建议采用互不影响的共用对拉围护结构;3)对于复杂线路、深度差别较大,且基坑之间夹层较薄的交错基坑,建议采用共用基坑短桩及有限放坡的围护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网栅土工砌块结构生态构建技术”课题中所研发的两种类型砌块——结构型砌块与植物生长型砌块进行了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试验研究,得出两种类型砌块在应变为15%时无侧限抗压强度平均值及抗剪强度经验公式,研究成果已被应用于课题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5.
探究阻燃剂种类、掺量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并着重研究自制复合阻燃剂对以花岗岩为集料的AC-13C和SMA-13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阻燃剂具有阻燃、抑烟的双重作用,掺量为10%时,阻燃沥青的氧指数达到25.8%,阻燃效果较为明显;复合阻燃剂可以小幅提高以花岗岩为集料的AC-13C和SMA-13的车辙动稳定度,但降低了它们的残留稳定度比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其中冻融劈裂强度比分别降低到70.1%和70.7%,降幅分别达到17.1%和16.7%。在冻害严重、地下水位偏高的隧道地段不宜采用此两种以花岗岩为集料的阻燃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16.
传统求解最短路径(SP)问题的方法一般有组合技术与代数方法2大类,但算法复杂度的指数上界为2.376,不能实时对大规模SP问题进行求解。文中提出1种简化的时延脉冲耦合神经网络(SDPCNN)模型,可1次求解源点到其他所有点的最短路径,算法时间复杂度仅有O(n).实验证实了这一模型的有效性,且计算时间仅为未简化模型的5%~10%。  相似文献   

17.
陈文义  杨朝帅 《隧道建设》2014,34(5):418-422
为了研究不同开挖尺寸和围岩节理组倾角对隧道开挖变形稳定的影响,应用UDEC程序,通过一些假设,设定计算域内包含有水平垂直节理组(0°-90°)和倾斜节理组(45°-135°)2种计算情况,对硐室不同开挖尺寸下围岩的变形稳定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水平垂直节理组岩体中围岩变形随硐室开挖尺寸增大先缓慢增加,后呈指数形式急剧增加且失稳,围岩失稳表现为贯穿地表的拱部上方岩体整体塌落;2)倾斜节理组岩体中围岩变形随硐室开挖尺寸增大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大且失稳,围岩失稳表现为拱部围岩局部塌落;3)倾斜节理组岩体中硐室开挖后变形比相应水平垂直节理组的要大。  相似文献   

18.
火灾高温后盾构隧道管片-加固体界面粘结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  闫治国  朱合华 《隧道建设》2014,34(7):642-648
用复合腔体加固体加固隧道结构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为了掌握火灾高温后复合腔体加固盾构隧道后界面的粘结性能,开展了50~400℃高温处理后粘结剂力学性能试验和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复合腔体界面双面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在较低温度条件下,温度升高能优化粘结剂的力学性能;在较高温度下,粘结剂的力学性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粘结剂的力学性能在150℃温度条件下最优,在超过300℃温度条件下,力学性能几乎失效。2)高温后混凝土-复合腔体界面破坏形式分为A,B,C3种类型,混凝土-复合腔体界面的剪切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混凝土-复合腔体界面粘结性能的最佳工作温度TP在50℃左右,完全失效温度Tf为300~400℃,在较低温度(15℃和50℃)、较高温度(100℃和200℃)和高温(250℃~Tf)条件下,影响混凝土-复合腔体界面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混凝土的剪切强度、碳纤维布-钢管界面的粘结性能和混凝土-粘结剂界面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调查研究了穿越毛乌素沙地南部的太中银铁路沿线自然环境特征、沙害类型、沙害分布、沙害特点、危害情况及沙害成因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固阻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了太中银铁路风沙防治措施,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城市道路连接交通安全分析与仿真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琨  杨晓光  白玉  朱彤 《交通与计算机》2010,28(1):112-116,120
连接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也往往是交通事故频发和造成延误的道路瓶颈。优化连接交通组织模式是改善城市交通,特别是提高道路安全水平的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文中结合国外一般分类与我国实际情况,总结了5种基本连接交通组织模式,并对其安全与冲突特征进行分析。基于交通冲突技术,使用冲突数作为安全评价标准;采用Vissim仿真与SSAM软件结合,并用实际录像观测数据标定仿真模型的方法预测冲突数。对5种连接组织模式在流量变化时的安全性进行对比,给出了不同模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