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汽车模糊控制换挡策略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自动变速器模糊控制换挡过程中的换挡循环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模糊控制策略.将实验得出的换挡规律曲线分解为升挡规律曲线和降挡规律曲线,并设计了2个相应的模糊控制器.提出以加速度的正负作为控制器起作用的控制参量——加速度为正时系统由升挡控制器控制,加速度为负或0时系统由降挡控制器控制,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实现了控制策略.为验证所设计的模糊换挡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换挡策略,汽车即使在复杂的路况下行驶,仍然能有效地避免换挡循环,获得最佳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AMT自动换挡技术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说明。探讨了AMT自动换挡技术的工作的原理,介绍了典型的AMT产品ZF-AS Tronic系统的特点。从减少故障率,提高可靠性,实现燃油的经济性和发动机的动力性,驾驶的操纵性等方面和传统的手动换挡技术进行比较。简单的介绍了国内的AMT自动换挡技术的研究的方向和取得的成果,阐明了AMT自动换挡技术需要解决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3.
汽车机械自动变速器系统的组成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的基本工作原理、硬件控制系统、安全应急措施,叙述了AMT的发展历程,指出离合器结合品质、换挡规律及可靠性等技术问题的解决是AMT产业化的关键,电子技术将直接决定AMT的性能与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19日,中国重汽HOWO A7重卡在济南上市.装配中国重汽与威伯科(WABCO)公司合作开发的"SMARTSHIFT-AMT"变速器(智能换挡手自一体变速器),成为了HoWO A7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揭开了中国商用车AMT产业化的序幕.那么,AMT的优缺点、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国内需求又到底怎样呢,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家用汽车》2008,(11):124-125
AMT是英文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的缩写,中文名为手自一体变速器。这种变速器将AT和MT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既有自动换挡的轻松方便,又有手动换挡的驾驶体验。  相似文献   

6.
装配AMT的HEV动力总成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改善装有AMT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换挡品质和加速性能,分析了换挡过程的协调控制方法,在Matlab/Si mulink平台上建立了换挡仿真模型,并对换挡过程协调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状态切换过程中,采用仿真模型能够对HEV换挡过程协调控制进行模拟,在Ⅰ挡升Ⅱ挡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时间仅为1.2 s,保证了动力传递的平稳性;提出的改善车辆加速性能的改进措施与优化控制策略,使车辆0~100 km.h-1加速时间由14.82 s降低到12.39 s。  相似文献   

7.
两挡变速器通过合理的挡位切换改善纯电动汽车的性能.以纯电动汽车两挡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为研究对象,兼顾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提出一种综合换挡规律.建立两挡变速系统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换挡规律数学模型,以百公里加速时间和单位里程能耗作为优化目标,通过NSGA-Ⅱ算法优化求解得到换挡规律的Pareto最优解,将电机效率作为最优解的选取条件,得到综合性能最优的换挡规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换挡规律仿真评价模型,对比评价最佳动力性、最佳经济性和综合性能最优换挡规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对换挡规律多目标优化的方法是有效的,综合性能最优换挡规律能够同时兼顾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某商用车的16挡AMT换挡控制策略,分析了GSP生成的换挡策略对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影响。在AVL Cruise中搭建整车模型,运用GSP模块生成换挡控制策略,构建CHTC-HT循环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并将仿真结果与实车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文中制定的换挡控制策略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汽车动力学原理开发了一种重型商用车AMT换挡策略,并进行了相应的道路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识别当前道路坡度和车重,能根据当前行驶环境和车辆状态进行合理的换挡操作,可以根据车辆加速度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对换挡决策进行实时修正,在排气制动时和颠簸路况下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9日.中国重汽HOWOA7重卡在济南上市。装配中国重汽与威伯科(WABCO)公司合作开发的“SMARTSHIFT—AMT”变速器(智能换挡手自一体变速器),成为了HOWOA7最大的亮点。同时也揭开了中国商用车AMT产业化的序幕。那么,AMT的优缺点、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未来国内需求又到底怎样呢.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鉴于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电子节气门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性,并且要求电子节气门在不同的工况下、不同的车辆中都能达到实时精确的控制,提出了基于自调整函数并带积分项的智能模糊控制的原理和控制算法,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鉴于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的电子节气门具有非线性、不确定性等特性,并且要求电子节气门在不同的工况下、不同的车辆中都能达到实时精确的控制,提出了基于自调整函数并带积分项的智能模糊控制的原理和控制算法,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换档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介绍了自动变速器换档规律三种类型,采用单、双参数结合控制的方法,兼顾到汽车的经济性和动力性,得到了EQ1141G7D型载货汽车换档规律,为其变速器的自动换档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混合动力客车采用的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系统,在试验过程中所产生换挡冲击、同步器异常磨损及损坏的问题,分析其工作过程及原因,提出了合理方法,并实车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避免换挡冲击及延长同步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AMT系统中节气门控制、离合器接合点及最佳动力性换档规律的确定等问题 ,讨论了采用多模式控制、模糊控制和自学习控制等智能控制的具体方法 .实际应用表明 ,这些方法切实可行 ,同时 ,也体现了智能控制技术在车辆控制系统中的实用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交AMT离合器系统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制了城市公交车用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串联离合器系统,通过试验,比较了该系统与传统离合器系统工作压力变化和推杆有效行程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人工离合器和电控离合器的双重控制。  相似文献   

17.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起步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两离合器同时接合起步过程分析,以提高汽车起步品质为原则,建立了节气门开度及其变化率为输入的两离合器接合程度和汽车起步挡位的模糊控制器,设计出离合器转速差及其变化率为输入的离合器接合速度模糊控制器。以长安某轿车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离合器模糊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双离合器自动变速汽车的起步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四自由度的变刚度和阻尼半主动悬架模型。根据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两种适用于此模型的模糊控制器:常规模糊控制器和变论域模糊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建模,以积分白噪声随机路面输入作为激励,对被动悬架模型、常规模糊控制和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半主动悬架模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悬架相比,变刚度和阻尼半主动悬架能够有效降低车身垂直加速度和车身俯仰角加速度,有效地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同时还表明,悬架的变论域模糊控制的减振效果优于常规模糊控制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车转向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智能车的转向控制中.对如何从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号中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了探讨。然后依据摄像头获得的信号进行了模糊控制算法的研究。该控制算法改善了赛车弯道行驶性能.提高了赛车寻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