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干燥滚筒扬料叶片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一道折弯干燥滚筒扬料叶片,建立了基于EDEM离散元仿真模型,分析确定一道折弯叶片的主要工作参数与结构参数,并进行仿真试验。正交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叶片的结构参数对扬料均匀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腹板高度、折弯角度、翼板高度与腹板高度比值。对于直径2500mm、转速8.3rpm的干燥滚筒,当叶片腹板高度为140mm、折弯角度为120°、翼板高度与腹板高度比值为0.75时,叶片扬料均匀性最好,与实际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对具有锯齿形内齿的起动主动齿轮冷挤压成型过程中,坯料形状与尺寸选择、坯料的前处理、冷挤压模具的精度控制、齿形冲头的结构和加工质量、模具材料选择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不同形状毛坯进行了冷挤压成型工艺试验,指出了成型缺陷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合理的毛坯及其软化、润滑工艺条件,成功地冷挤压出符合零件技术要求的高质量、高精度冷挤压件.生产实践表明,该冷挤压成型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近净成型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STAR-CCM+中的3D-CAD模块创建参数化模型;研究折弯角度和折弯圆角半径对管路压力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塑料制品在注射成型过程中常见缺陷的产生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影响塑件注射成型质量的几种主要因素。从成型工艺控制、模具及塑件结构设计等角度,探讨了各方面条件对成型缺陷的影响程度,提出了防止质量缺陷产生,获得优良注塑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采用柔性模具通过普通油压机滑块的上下动作完成纵梁折弯,折弯角度可以柔性调节,通过工艺分析和工艺试验,针对折弯角度回弹控制、翼板起皱、翼板开裂、大尺寸纵梁定位夹紧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适合回弹角度难以预测的超高强度钢板纵梁新产品开发,可以避免反复调模造成的开发周期长、模具投入大等问题,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CFD软件分析了低雷诺数(Re2000)下不同突扩比、同折弯半径不同折弯角度两种状态下的多个管路的流场,提取了各个管路的压力损失信息,然后利用压力损失公式对各个管路的局部阻力系数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局部阻力系数的计算结果可应用于后期的转向管路设计中,为管路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汽车覆盖件用冷轧薄钢板拉延成型性能微机测试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轧薄钢板的拉延成型性能对汽车覆盖件成型工艺具有重要影响,快速、准确地测量冷轧薄钢板成型性能是对覆盖件成型工艺进行质量控制的前提条件。提出了普通材料试验机的板材成型性能测试专项功能技术升级方案,研制了汽车覆盖件用冷轧薄钢板拉延成型性能微机测试系统,该系统在天津市微型汽车厂和天津三峰客车有限公司的运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某轿车车型门外板在调试过程中出现水切面波浪缺陷严重现象,前后门左右件缺陷形式和位置相近,严重影响整车漆后目视效果,属于不可接受缺陷.通过对模拟分析中成型减薄料厚分析、成型失效分析、成型起皱分析、拉延筋设计分析、水切面对应的外部受力分析等,明确实物拉延件法兰边状态及拉延模具成型圆角对门外板水切面波浪缺陷的影响,对拉延模具...  相似文献   

9.
贾宁  刘航  梁亚平  张翔  闫书明 《公路》2015,(2):208-211
以双层波形梁护栏结构为基础,采用计算机仿真分析结合实车碰撞试验,研究立柱打入土中和埋入混凝土中两种基础方式对波形梁护栏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立柱打入土中和埋入混凝土中的主要区别仅在于立柱的折弯点不同,立柱折弯点位置对小客车和大客车碰撞护栏结果影响不大,两种基础方式可以相互替代,实际工程中可根据护栏具体设置条件选择方便施工、经济可行的立柱埋置方式。  相似文献   

10.
U形截面件在汽车零件中十分常见,也是最能反映截面变形的典型件。本文以高强度钢板U形冲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种逆向弯曲补偿法对U形件的截面精度加以控制,并通过Pam-Stamp2G软件对精度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1.
要板材冲压成型技术中,以前的主要研究课题是破裂和起皱问题,随着高强度薄钢板在汽车覆盖件上的大量应用,面形状精度不良问题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车身(特别是轿车)质量。因此,面形状精度不良问题已成为现代冲压成型技术的一大重要研究课题,目前人们对它的认识还要进一步深化,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有助于深化探讨其发生机理和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平面模具淬火试验,对不同显微组织的热冲压成形用钢进行模拟冲压,比较不同带状组织对热冲压成形用钢的拉伸性能、折弯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横纵向性能差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带状组织经热冲压后在厚度方向的中心会产生条带状马氏体,对各向均匀性产生影响,抗拉强度在横向和纵向上相差约36 MPa,屈服强度相差约105 MPa,折弯角度偏差6°。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介绍了驾驶室液压举升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限位拉带支座的失效模式分析及改进设计。首先分析了改进前铸件实际制造过程中形成的铸造缺陷对整个系统造成的致命影响,其次通过计算改进设计了一款钢板折弯件,优化了其受力模式并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了板焊结构前轴壳的设计过程及强度校核方法。首先,根据整车需求设计板焊前轴壳的落差、主销中心距及前轴壳截面尺寸;其次,根据板簧宽度及位置设计板焊前轴壳折弯点及折弯角度,确定折弯处圆弧半径;最后,根据前轴壳结构及受力位置确定危险截面,根据第4强度理论对各个危险截面进行应力分析,确保其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型过程中常见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覆盖件的关键加工技术——板料冲压成型,说明了其重要地位,详细地叙述了钣金冲压过程中出现缺陷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某型号汽车的发动机蜗壳进行参数模拟分析,使之更直观的了解各因素对冲压成型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解决冲压成型缺陷的意见、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载货车桥壳的产品类型和冲压工艺性,分区讨论了成型过程中桥壳不同部位变形状态对产品精度的影响及其改善措施;分析了载货车桥壳成型模具的结构特点、调试和维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汽车零部件快速试制模具中最常见的硅橡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解决了如何降低模具制作成本、提高模具热效率、提高材料的性能、成型形状复杂的精细件、延长模具使用寿命等问题,并着重研究了如何提高汽车零部件精度的问题。同时通过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文中对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操作方法进行了规范。通过试模和调整,初步提供产品的成型条件及技术规程;确定前一道工序的毛坯准备尺寸;验证模具质量及精度,并作为交付生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热冲压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热成型高强钢材在汽车白车身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热冲压成型技术的工艺原理及实施过程。同时从系统设备匹配、板料和模具匹配以及工艺设计及控制过程等多个角度分析,深入探讨热冲压制件的质量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热冲压成型技术一些常见的工艺缺陷和产生原因,并且从质量控制角度针对缺陷问题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转向齿条是乘用车转向器的主要部件,因其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所以采取了新工艺.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转向齿条的两种加工工艺,即分别在数控成型磨齿机上进行齿形的磨削加工和在数控成型拉齿机上进行齿形的拉削加工,并分别辅以数控成型金刚滚轮及成型拉刀来保证工件的齿形精度,从而达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