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郄英才 《时代汽车》2013,(12):44-47
随州是国内专用汽车的主要发源地,专用汽车是随州市的特色资源。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专汽产业已成为随州第一大支柱产业,综合实力走在全国前列。专汽产品实现“六项第一”,即罐式车、环卫车、教练车、平头车身、钢质车轮和汽车铸造件连续六年销量位居全国第一。随州现已成为全国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富集的产业基地,专汽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2.
中机联和湖北省政府共建"中国专汽之都"目标是:到2015年,在湖北随州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以专用汽车为龙头,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产业集中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力争随州市成为在全国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位居前列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其主要内容是:(一)实施"中国专汽之都"发展战略。对随州市专用汽车行业发展实施战略管理,将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纳入中国专用汽车发展规划和湖北工业发展规划之中,组织制订随州市"中国专汽之都"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特点随州作为我国重要的专用车发源地,专汽产业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阵痛到裂变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圣地车都”战略为引领,加快推进专汽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2007年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以来,随州专汽产业发展迅猛,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专用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相似文献   

4.
《时代汽车》2013,(12):38
"专汽之都"命名指明了方向——中共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这块金字招牌是对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充分肯定,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州要以此为契机,引进国际国内资本,抓住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把整车做强、专汽做专、零部件做精,提升产业层次。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支持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把‘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这张名片越擦越亮,把随州建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专用汽车名城。"2008年3月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命名揭牌仪式上,时任湖北省省长、现任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在致辞中如是说。  相似文献   

5.
刘晓鸣 《时代汽车》2013,(12):40-43
专用汽车产业是随州促进“两化”融合,推进“四化”协同,加快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时期是随州专汽产业发展的突破期,未来十年仍将是随州专汽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是将随州打造成为经济规模和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的专用车生产基地,打造成为专用汽车的发展之都、产品之都、实力之都、竞争之都,把随州建成全国专汽新技术的研发地和专汽新产品的策源地。  相似文献   

6.
曹波 《专用汽车》2014,(8):34-36
随州市,对于从事专用汽车行业的人来说,一定不会陌生。2007年12月,被中机联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专用汽车产业就是这个城市的名片。对于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随州市政府总是不遗余力。50年的专用汽车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起到本世纪初,随州的专用汽车产业处于培植的阶段。依托东风公司,错位发展,相继兴建了湖北专用汽车制造厂(楚风)、  相似文献   

7.
<正>8月29日,2015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湖北省随州市举行。据悉,本届随州论坛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共同承办,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与已举行六届的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不同的是,随州论坛是随州打造的一  相似文献   

8.
庄文静 《时代汽车》2011,(11):78-79
在随州风景秀丽的白云湖畔,坐落着以一家以生产罐式车为主的专用汽车企业。历经8年的发展,这家当初由一名下岗女工创办的小企业如今已发展壮大为产销过亿的企业——它就是随州市力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1993年,随州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物资发展公司改制,徐红下岗了。  相似文献   

9.
《专用汽车》2012,(5):78-78
<正>4月17日,在玉柴动力大厦,玉柴集团与湖北大力公司、随州市东特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三方的专用汽车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进入执行阶段。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是为突破玉柴专用汽车板块的发展瓶颈,决定在产业集中地湖北省随州市搭建投资平台,通过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专汽板块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50年产业裂变,60里专汽巨龙。如今,紧邻随州交通大道的齐星、厦工楚胜、奥龙、东风、江南、华威等40多家专用汽车和零部件企业,星罗棋布,绵延㈤华里。生产各类专用车300多个品种4100多个规格,随州由此成为全国专用汽车行业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富集地区,拥有了“六个全国第一”:油罐车、环卫车、自卸车、平头车身、钢制车轮、汽车铸件,连续五年产销量均居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1.
郄英才 《专用汽车》2013,(10):58-60
近年来,随州立足自身实际,坚持科学发展,全市工业形成以汽车机械、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柱的新型产业格局,汽车及零部件、香菇加工、风机制造、铸造产业已跻身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全市经济保持了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2012年,随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90.52亿元,较上年增长12%,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随州风景秀丽的白云湖畔,坐落着以一家以生产罐式车为主的专用汽车企业.历经8年的发展,这家当初由一名下岗女工创办的小企业如今已发展壮大为产销过亿的企业——它就是随州市力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1993年,随州市政府驻广州办事处物资发展公司改制,徐红下岗了.从那时起,徐红摇身一变成为了当地的汽车改装生产企业的业务人员,利用自己在广办工作期间结识的客户,徐红一干就是9年.谈及当年的辛苦,作为力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徐红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3.
李鸿雁 《商用汽车》2012,(18):41-44
已有50多年专用汽车发展历史的随州,被赋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称号,目前已成为我国专用汽车主要的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南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支持随州专用汽车企业做大做强,相关企业也在不断自我升级,共推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实现新的腾飞.  相似文献   

14.
李鸿雁 《商用汽车》2012,(18):48-49
奥马专汽在随州众多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中属于新生力量,自成立之初就秉承“奥马专汽,情专于砼”的理念,在混凝土搅拌车、粉粒物料运输车、干混砂浆运输车等细分产品上精益求精.近来,公司又将生产高品质清障车作为新的发展目标,并已取得不错的市场反馈.  相似文献   

15.
<正>近10多年来,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形成了随州、梁山、十堰、襄阳等多个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产品从生产大陆货到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从原来大量非法改装到今天的规范化生产,我国专用汽车产业逐渐转型升级,一批优秀的专用汽车企业脱颖而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在"十三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该如何发展,这是企业、行业和政府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在2015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国际发展论坛"十三五我国专用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16.
杨景定 《时代汽车》2011,(11):72-73
随州东特将自己的发展思路确定为"倾情化工,专业防腐,追求卓越"。多年来,"以专用汽车、储罐、防腐设备、封头为主导产品"。"成为亚洲最大",这是记者9月底采访随州市东特汽车有限公司时,听到的最激荡心胸的话。  相似文献   

17.
“当你走在随州街头,随便问上几个人,中间准会有专用汽车行业的从业者。”随州一位专用车企业的老总这样跟记者开玩笑。如果要说一个城市与专用汽车产业的密切程度,恐怕没有哪个城市可与位于我国汽车大省湖北的随州市相比。在随州22万城区人口中,有5万人在专用汽车及相关产业中从事生产、销售和服务工作。2006年,随州市汽车工业产值120.2亿,占全市工业总值的40%,这个汽车工业产值主要来自专用汽车产业。可以说,随州是一座名符其实的专用汽车之城,专用汽车已经成为随州的“名片”。  相似文献   

18.
张筱梅 《专用汽车》2013,(11):52-53
10月29日,2013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湖北省随州市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是“节能、环保、绿色时代”。  相似文献   

19.
10月29日,“2013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湖北省随州市隆重召开。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克振在致辞中指出,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建设,已将其纳入全省“一元多层次”发展战略体系,写进了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出台了《关于加快全省专用汽车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20.
湖北专用汽车产业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在80年代前后得到迅速发展。一直以来,湖北省政府想方设法大力扶持和发展省内专用汽车产业,如今,已经形成武汉-随州-枣阳-丹江口-十堰的千里汽车长廊。专用汽车产业不仅在这五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均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不同的是,这五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十堰和随州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两座城市。十堰专用汽车产业起步最早,其特色也最为明显,业内对十堰专用汽车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有极高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