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降低某厢式货车的气动阻力,设计了6款驾驶室导流罩结构,加在厢式货车模型上进行空气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得到了货车模型外流场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和湍动能分布等气动特性,详细分析了不同导流罩的减阻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模仿海豹的头部形状设计了一款仿生导流罩,安装在整车上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减阻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先行设计的6款导流罩均具有一定的减阻效果,但模仿海豹头部形状设计的仿生导流罩可大幅度改善驾驶室顶部的流场结构,减阻效果更好,其阻力系数比原始货车模型降低31.1%。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某厢式货车的气动阻力系数,设计了不同形状的仿生导流罩、尾部减阻装置和仿生非光滑表面结构,分析不同单一减阻装置对整车风阻系数的影响,详细探讨了不同单一减阻装置的减阻机理。最后研究了不同单一减阻装置同时加装在同一货车模型的综合减阻效果。结果表明:仿生导流罩的减阻效果要好于传统导流罩,随着导流罩侧裙延伸长度的增加,货车整车阻力系数逐渐变小。当底部导流板倾角θ=45°时模型的阻力系数获得最小值。基于生物表面仿生减阻理论在货车侧面布置半球面凹坑和半椭球面凹坑均具有较好的减阻效果。复合减阻装置货车模型的最大减阻率达22.7%。  相似文献   

3.
李盈盈 《专用汽车》2022,(11):13-14+31
针对某轻型厢式货车在市场上反馈动力性不足、经济性差的问题,对整车阻力等原因进行分析。基于Cruise模型,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进行仿真分析,从产品开发的角度,通过合理的优化措施,对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导流罩对厢式货车的风阻、低滚阻轮胎对整车的滚阻都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其研究结论为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为更好地用车外流场的CFD分析为汽车气动外形进行设计和优化,文章针对某重型牵引车,利用基于LBM方法的大型商用CFD软件PowerFlow,建立了整车三维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外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该重型牵引车的阻力系数为0.621,通过分析车身的压力分布及车身周围的速度分布等情况,提出了基于CFD分析结果的改进措施:在货箱前端和后端各加一个导流装置.结果表明:改进后整车风阻系数为0.589,较原来降低5.15%,效果较显著.该方法为整车气动性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方程式赛车的空气动力特性,以实际赛车为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提出了在原有赛车模型前后方车身两侧加装整流翼片和侧箱开孔的优化方案;运用HyperWork中的Virtual Wind Tunnel模块,分析了整车在模拟风洞条件下的外流场分布及车身的外部绕流、空气速度、压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优化后赛车的空气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均有所降低,改善了赛车的空气动力特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取某厢式货车加装导流罩前后的外流场特性,基于RNG k-ε模型并且对整车模型简化处理,获取了整车的速度矢量图、静压图和流线图,由分析结果可知,当未加装导流罩时,车厢的正面压力约为500Pa,其风阻系数为0.685。当加装导流罩时,导流罩的正面压力约为200Pa,其风阻系数为0.559,降低了22.4%,改善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商用车驾驶室导流罩气动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某商用车驾驶室的形状特征,设计了4款驾驶室导流罩方案,安装在商用车上进行整车空气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以得到减阻效果最好的导流罩方案,并总结其气动特性规律。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了一款更加合理的导流罩,安装在整车上进行数值模拟,对其减阻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初始设计的4款导流罩的减阻效果不一,有的反而增加了阻力,而根据导流罩流场特性重新设计的导流罩,引导车头气流平顺通过车身表面,减阻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车身的气动阻力,文中应用CFD软件对某款集装箱半挂运输车简化模型进行数值仿真,以揭示车身周围空气流动的机理.首先分析了原车型的车身周围流场的流动特性,然后加装导流罩并研究改变其圆角半径和驾驶室与集装箱的间距对整车气动阻力系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厢式载货汽车安装驾驶室顶部导流罩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厢式载货汽车的驾驶室顶部与车厢之间安装导流罩是重要的减阻节能措施。为了掌握这种减阻措施对整车性能影响的性质和数量级的概念,以市场上流行的EQ5141XLD1型汽车为主要对象,对原车和加装驾驶室顶部导流罩的整车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研究方案、给出了试验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空气动力学仿真分析为前期开发工具,以气坝、发动机机舱底护板为研究对象,针对某SUV车型的空气动力学附件进行了整车气动性能分析与优化,通过实车风洞试验验证了气动附件良好的降阻效果。通过整车散热性能试验、阻力滑行试验及高速操纵稳定性试验可知,增加以上气动附件,能够在满足整车散热性能的同时降低油耗,提高车辆的高速操稳性能。  相似文献   

11.
摩托车导流罩起着提高整车美感和顺导气流,改善整车空气动力特性的作用。因此,导流罩的造型应满足空气动力学性能和美学要求。同时它对摩托车的气动阻力,气动升力,气动侧向力等摩托车的空气动力特性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导流罩是影响厢式卡车空气阻力的关键部件,针对某款厢式轻卡车型,通过CFD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流线型导流罩造型多方案降风阻优化设计。对导流罩造型、降风阻效果、质量、成本进行研究比对,并对设计结果从仿真分析和实车测试两个方面进行关联性研究。相对原导流罩状态,最终确定的流线型导流罩状态匹配此厢式轻卡, 实现整车风阻系数降低19.2% ~ 21.6%,综合能耗仿真值降低5.1% ~ 5.7%,同时,其半载高速工况转毂油耗降低12.1%,满载高速工况降低 3.8%,半载综合工况油耗降低了5.94%,满载综合工况油耗降低了1.2%。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仿真分析与风洞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量产微型客车进行整车全细节空气动力学仿真分析和研究。对比分析前保险杠、后视镜、车窗等零部件对气动阻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优化前保险杠并增加导流板、修改后视镜造型、车窗一体化设计等方案,可使该车气动阻力系数减少约6%。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某MPV汽车车内噪声大的问题,通过屏蔽法识别进气噪声为主要噪声源,为降低车内噪声提高汽车NVH性能,运用三维软件LMS Virtual Lab对进气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找出问题原因,提出改进措施,通过结构改进有效地降低了进气噪声,改善了整车NVH性能。  相似文献   

15.
某乘用车AGM蓄电池开发过程中,经过整车台架试验,发现在某环境下电解液温度达到81℃,超过其温度限值75℃。通过Fluent 13.0仿真分析软件和整车对比试验,对增加电池隔热保护套、在蓄电池前增加导流板和增加前端格栅开口面积的3种优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增加前端隔栅开口面积的方案最佳,可使电池电解液温度降低到75℃以下。  相似文献   

16.
以降低汽车气动阻力、获得最优气动造型为目的,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某轿车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总结了车身附件气动干涉和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对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车身附件对整车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其中,底部结构和轮胎的影响较大;余者(后视镜、雨刮器和门把手)的影响很小.考虑了车身附件的影响后,气动阻力约增加23%;加上发动机舱内空气流动的影响,整车气动阻力共增大约35%.分析还表明,车轮的转动有利于改善车底气流与尾流的相互作用,使气动阻力稍有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CCM+对某汽车前端结构进行了参数化分析。通过提高冷却气流利用率和改善发动机舱内部气流流动,寻找到兼顾前端模块冷却流量和整车气动阻力要求的最优前端参数。经气动风洞试验和热环境风洞试验验证表明,该优化结果可行。指出,运用CFD分析优化可以在汽车设计前期介入,通过对比不同方案提升整车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对某重型牵引列车进行瞬态外流场仿真分析,得出车厢尾部阻力与整车阻力的占比为23.6%。重点分析了尾部流场中涡的空间结构和瞬态特性,阐述了总压系数等于0的作用和尾部阻力形成机理。在尾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尾部加导流板的减阻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整车减阻3.7%。通过尾部涡流的速度、压力、能量损失分析,初步得出牵引列车队列行驶的显著减阻距离并预测了减阻效果,对牵引列车智能行驶控制策略的制定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Star-CCM+二次开发的整车外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车外流场分析已经成为轿车开发中评价气动阻力与升力等指标的快速手段。通过Star-CCM+软件的二次开发,把整车外流场分析程序化,可以提高整车外流场分析的工作效率、计算精度与结果一致性。程序应用于某开发阶段车型的外流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计算流体软件STAR-CCM+对某车型天窗开启状态下进行外流场的仿真计算,并以提高整车气动性能为目的进行了结构优化,有效的起到了减小风振,提高驾驶舒适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