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在人才流动畅通的今天,企业如何获得人才,留住人才是个重要课题。阐述了人才的重要性。从制定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人才战略,调动现有人才的积极性,以及引进企业发展所需专门人才3个方面介绍了企业获得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于洋  刘舒燕 《中国水运》2006,4(8):190-191
交通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的人才.人才分析和预测是实施和制定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提,是提高人才培训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尝试建立交通人才系统动力学模型来研究我国交通人才的发展趋势和演化模式,以及对交通行业的影响,为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实施人才开发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 ,对各类型人才提出迫切需求 ,但在目前的人才结构上却存在九大矛盾 ,具体表现为 :传统产业人才多 ,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少 ;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 ,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 ;继承型人才多 ,创新型人才少 ;单功能人才多 ,复合型人才少 ;初中级人才多 ,高级人才少 ;低学历人才多 ,高学历人才少 ;机关事业型人才多 ,企业型人才少 ;大中城市人才多 ,县乡人才少 ;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才多 ,从事知识生产的人才少。据统计 ,我国高级人才目前只有 15 7万人 ,占人才总量的 5 5 % ;在公务员中近 1/ 3的人只有高中毕业文化水…  相似文献   

4.
壮大高级蓝领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猛 《中国水运》2007,(4):56-57
以往从不被看作是人才的技工、技师、高级技师,成为人才强国战略的主体。高技能人才开发正在实实在在地被纳入部门、地方和企业的人才规划中。我国高技能人才开发正在翻开历史新一页。  相似文献   

5.
史尚真 《中国水运》2010,334(7):55-55
长江航务管理局(简称长航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科教兴航,人才强局”战略目标,立足于“长江航运现代化战略”,以“三支”队伍建设为主线,特别注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以大力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人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机制和政策创新为动力,优化人才布局和人才结构,突出重点,狠抓人才各项工作的落实,使各类人才活力竞相进发,为实现长江航运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分析目前高校存在的人才意识不强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教师是推动高校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因素。高等学校应进一步提高人才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当前国有港口企业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环境和机制现状的研究,结合国有港口企业的人才特点,提出破解国有港口企业从规范人才引起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考核制度,为人才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大环境,以及如何完善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激励和晋升机制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当前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必要性及存在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指出高校人才引进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科学规划、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规范人才引进程序、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注重对现有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卢宗曦  汪强 《中国水运》2010,(10):73-7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国有科研院所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才引进工作水平有较大提高。笔者结合自身体会,分析了国有科研院所人才引进工作现状、其作用、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的措施,以抛砖引玉,促进国有科研院所人才工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人才竞争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结合国内外关于人才竞争力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航运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了人才资源竞争力、人才环境竞争力、人才发展竞争力3个方面共计32个指标,体系凸显了江苏航运人才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高技能人才对科技兴港极其重要。提出一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措施,诸如建立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评价选拔机制、激励机制、储备机制等,指出人力资源是港口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陈慕君  张剑锋 《中国水运》2007,5(3):243-244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高专教育中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弱电方面的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入WTO和STCW78/95公约实施后,如何拓宽实践教学思路,培养出符合STCW78/95公约、适应国际航运人才市场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航运人才,是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崔满明 《中国水运》2007,5(8):242-244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究竟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国的教育发展。本人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而人文社科教育作为一种精神和理念,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潘新胜 《中国水运》2007,5(9):162-163
质量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质量意识是做好质量管理的前提,人才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6.
简要综述了历年来职业教育传统的,教育观质量观、评价观的办学模式,进一步从理论层、技术层、操作技能层三个方面具体探讨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欠发达地区高校资金、人力资源相对贫乏,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其竞争优势来源于高校的核心能力,人力资源是构建高校核心能力的基础。人才招聘是需要进行营销策划,并始终加以贯彻执行的。  相似文献   

18.
孟昭如 《世界海运》2001,24(6):43-44
针对目前我国船上高级人员重视技术、轻视管理、缺乏技术与管理型兼备人才的现状,从管理的角度论述了轮机长在设备全员管理制、船舶维修与船舶经营、燃油供应与节油等方面应注意的若干问题,以期能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郭红岩 《中国水运》2006,6(12):239-241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时,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合格人才,这既是学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又是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林 《中国水运》2006,6(7):183-184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初遇期、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