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例,通过研究动车组周转,确定动车组运用效率与检修基地分布之间的关系,采用动车组周转结果合理确定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检修基地分布及规模。并以日本新干线实际运行图及模拟周转图作为辅助验证手段,验证本研究方法及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设置原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动车组运用的特点,综合介绍了国外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的分布特点,分析了我国客运专线沿线动车组运用检修设施设置的要求及设备配置条件,继而提出了不同条件下客运专线动车段所在沿线及枢纽内设置时应着重考虑的因素及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客运专线中动车组及其检修运用设备的有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认为应重视动车组及机车车辆选型的研究,作为客运专线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纳入设计文件.动车组的检修周期及检修停时对动车组运用检修设备规模的确定有直接影响,应做适当修改,使所设计维修规模更为恰当.另外,应重视动车组大修基地的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4.
建设动车组运用检修基地是客运专线重要组成部分,广州动车基地是武广客运专线重要配套项目,同时也是铁道部确定的全国四大动车组检修基地之一,其检修范围重点辐射华南及珠江三角地区,对所辖动车组运用、检修、整备、试验及运行安全进行全面管理。总平面布置是实现动车组运用检修基地整体功能的重要保障。为满足广州动车基地所需规模和最佳作业流程,从能力规模、作业流程、功能分区、咽喉区布置等方面对广州动车基地总平面布置进行详细研究。对确定科学合理的广州动车基地平面布置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电分相设置位置是保证列车运营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信号系统、列控系统对供电系统中的接触网电分相设置位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CTCS-3级列控系统动车组列车自动过分相的检算原则和模型;为客运专线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检算原则,建议仅开行单组(8辆编组)动车组的线路,电分相距离信号停车牌的最短距离应保证不小于217.05 m;开行重联(16辆编组)动车组的线路,应保证不小于431.05 m;开行200 km/h重联动车组的线路,当无法满足431.05 m要求时,此范围内列车平均起动坡度不应大于15.5‰。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讨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客运专线选线及平、纵断面设计意见。 研究方法: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渑池至灵宝段湿陷性黄土分布及施工图设计开展研究。 研究结果:线路应尽量走在黄土塬、宽谷阶地、平缓斜坡以及比较稳定的沟谷地带,尽量绕避陷穴与冲沟发育的沟边和斜坡地带;线路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区时,应尽量选择湿陷性轻微、等级低、地表排水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线路跨越黄土深沟时,应结合地形、压低设计高度;选线时应对路基与桥梁、路基与隧道方案进行综合比选。 研究结论: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线路应尽量避免以路堤通过;涵洞集中地段应尽量考虑以桥梁通过;应尽量避免长路堑工程;隧道进出口及公路下穿应尽量避免设凹形坡。  相似文献   

7.
秦沈客运专线皇姑屯动车整备基地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秦沈客运专线动车组运用整备基地总体设计概况,并结合考察德国动车段的有关情况,提出在动车组基地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修建客运专线、城际快速客运通道、新的客货运输通道。结合铁路在2007年4月18日将要进行的第六次大提速.铁路的发展方向是高速、舒适、快捷。无论是新建铁路还是既有线改造.都将是无缝线路。在国家批准立项的九条客运专线中,都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为能如期完成铺轨任务,各线均需要在现场设置铺轨基地.其中焊轨生产线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高速动车组维修基地的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动车组维修基地的工艺设计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科研所王兆祥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技术研究已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结合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研究,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以及高速电动车组在构造性能、运用方式、维修保养中不同于传统机车车辆的特点,提出...  相似文献   

10.
广深港客运专线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是连接内地、广州、深圳和香港的又一高速、快捷的重要通道;动车组是客运专线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对广深港客运专线动车组选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结构形式、施工关键技术以及造价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满足高标准严要求建设高速客运专线的需要。研究结果: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结构形式、技术特点及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对各国无砟轨道与有砟轨道的工程费用进行了对比,结合我国客运专线实例对工程造价进行了简要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专线900t箱梁提运架设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建设目前已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大趋势,而实现900t箱梁的吊装、运输和架设的提梁机、运梁机和架桥机则是客运专线建设中至关重要的施工装备,是决定客运专线能否如期建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其进行研究,以配合实际施工。研究结果:成功研制提梁机、运梁车和架桥机,并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中达到广泛应用。对设备选型应重点考量的问题、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也获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规划修建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将超过1 000 km,本文以“安全、优质、高效”地建设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为目标,着重研究、探讨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的有关技术措施。研究方法:以满足客运专线高速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工程和结构特点,从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确保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体的工程建设措施。研究结果:与常速铁路隧道相比,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具有其显著的工程和结构特点,建设过程中,必需在借鉴以往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具有其技术特色的措施。研究结论:合理设置隧道断面和结构形式,加强隧道底部仰拱和填充混凝土结构,确保复合式衬砌隧道结构的耐久性和适应超大断面隧道的工程特点,坚持信息化施工原则等,是做好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建设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客运专线建设中,影响客运专线工期的重要因素就是关键设备的施工组织。通过对在建客运专线的调研,统计了客运专线的路基、桥梁、隧道等长度及比例,同时对在建客运专线的提运架设备投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实地测量了运架作业时间,最后提出了客运专线提运架施工设备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客运专线箱梁施工组织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秦沈客运专线施工的具体情况,介绍了简支箱梁制架的施工工艺和对客运专线的箱梁施工组织的影响,从工期、大临设置和设备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正在从重视“工程数量和规模扩张”向重视“质量安全和效益”转变。为应对新的建设模式对施工工艺提出的更高要求,立足京沈高速客运专线施工作业标准,围绕铁路客运服务信息工程,以交付安全、优质工程为目标,借鉴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工程设备安装经验,阐述工艺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工艺质量评定体系,对此类安装工程的实施质量进行全面评定,为打造精品客运服务信息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武广客运专线为例,阐述在客运专线双块式无砟轨道Ⅱ线道床板施工中如何利用I线组织物流运输,重点对设备配置作了说明,并对几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隧道断面方案研究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建设在我国尚属首次,其断面选型和结构设计无成熟经验可以参考,原设计的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有不足之处。为满足客运专线隧道建设的需要,需要对客运专线隧道断面形式和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研究方法:广泛调研国外高速铁路隧道设计方案和施工经验,从隧道结构受力条件、排水系统布设及工程量大小等方面进行多方案比选研究。研究结果:合理选定了时速2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和时速350 km客运专线隧道衬砌断面形式,进一步优化了衬砌结构设计。研究结论:通过客运专线隧道断面研究和优化设计工作,克服了原设计客运专线铁路隧道衬砌断面的缺点。优化后的隧道衬砌断面具有受力更加合理、救援通道的使用更加方便、减少了隧道断面工程数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针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的需求,研究设计无砟轨道铺装设备。研究结果:试制出一种功能完善、适应性强、造价便宜、操作简便的无砟轨道铺装设备,满足施工要求,可在客运专线路基、桥梁上和隧道内铺设轨道板、双块式轨枕、轨排、部分道岔部件,保证了施工质量,且可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0.
自行式移动模架法现浇客运专线40.6m简支箱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解决自行式移动模架法现浇客运专线铁路大跨度、大吨位箱梁的关键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适应客运专线桥梁的快速施工。研究结果:通过武汉天兴洲大桥移动模架法现浇箱梁施工,形成的自行式移动模架法现浇客运专线40.6 m简支箱梁施工技术可应用于公路、铁路尤其是客运专线铁路40 m及以下跨度的现浇箱梁施工,且特别适用于水上、滩涂区软弱地基及桥墩高等困难条件下的现浇箱梁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