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已趋于成熟,地铁列车运行无人驾驶控制系统可以做到无干扰、全智能化操作,具备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优点。为了进一步推动无人驾驶地铁列车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研究,着重阐述地铁列车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特点,并针对地铁列车运行无人驾驶控制系统作了深入研究,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息     
正全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正在加紧空载试运行拟年内开通11月15日,北京房山区,全国首条"无人驾驶"燕房线正在加紧全线空载试运行,拟在年内开通。燕房线是中国内地首条完全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轨道线路。它按照目前世界上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的最高级别建设,不仅有条件尝试"无人驾驶",甚至取消了驾驶舱,整个线路的运营、维护都实现了智能化。燕房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80公里,每列4辆编组,定员960人。线路全长16.6公里,共设9座车站,在阎村北站与房山线换乘。据悉,轨道交通燕房线、S1线、西郊线从今年9月20日起都已开始空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对地铁车辆基地各项功能的需求,以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武青车辆段工程为例,阐述了其对地铁车辆基地工艺设计的影响,提出具体设计思路及方案供探讨。  相似文献   

4.
《西部交通科技》2011,(9):I0003-I0003
中国北车集团日前发布公告称,香港地铁有限公司与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香港西港岛线和南港岛线总计14.0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1.67亿元)的地铁列车采购合同,其中运营于南港岛线的地铁将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  相似文献   

5.
<正>当无人驾驶汽车面对障碍物必须要选择一个方向进行躲避,左边是一个孕妇,右边是一个小伙子,无人驾驶汽车该撞向谁?无人驾驶汽车应该像人类开车一样学会加塞吗?当红绿灯上悬挂了一个绿色气球,无人驾驶汽车如何识别?……这些自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处在萌芽时期就曾被提起的问题,一直被关注无人驾驶的人们所争论。这样的问题,自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处在萌芽时期就曾被提起,但从未有过标准答案。我们究竟可以依赖无人驾驶汽车到什么程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无人驾驶车辆逐渐开始进入测试阶段。在全球范围内,无人驾驶技术也在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最近数月,无人驾驶汽车进入试运行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尤其在美国等较早研发无人驾驶技术的国家,无人驾驶汽车正迈向上路试运行的阶段。无人驾驶技术浪潮席卷全球据悉,4辆车型为福特Fusion的无人驾驶汽车即将"亮相"街头,它们配有多个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以及用以探测天气和道路状况的雷达系统和其他传感器等,在匹兹堡复杂多变的道路上行驶,搭载优步软件的常客。车上配备了两  相似文献   

7.
海外传真     
<正>英国为无人驾驶汽车开"绿灯"从2015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汽车正式被允许在英国公路上行驶。同日,英国政府投资1900万英镑的无人驾驶测试项目在4个城镇正式开始运行。英国为无人驾驶汽车亮起"绿灯",积极争取领先地位。不过,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还不能完全被民众接纳。正如负责此次测试项目的半官方机构"创新英国"首席技术专家尼克·琼斯指出:"不断涌现的创新技术能让无人  相似文献   

8.
刘俞灵 《人民交通》2021,(17):18-25
随着无人驾驶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人们对于无人驾驶的印象不再停留于科幻电影中,而是随手掏出手机,打一辆无人驾驶出租车,亲身体验高科技带来的便捷与革新. 2021年7月17日,百度宣布无人驾驶出租车Apollo Robotaxi在广州正式投入试运营,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百度地图、Apollo GO App免费打到Robotaxi.而早在此前,无人驾驶出租车就已经分别在长沙、北京等城市顺利完成试运营.根据市民们的反馈,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行驶非常平稳,遇到特殊路况也可以随机应变,一点都不比司机开的差.  相似文献   

9.
相比于轨道交通传统信号系统,无人驾驶信号系统与运营和维护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从运营和维护两个方面对轨道交通无人驾驶信号系统的需求进行了简要分析,描述了不同运营情况下的关键功能,并对部分维护相关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可为无人驾驶信号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几乎人人都在谈论无人驾驶,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也是大家孜孜不倦讨论的话题。尽管目前没有人能够肯定的回答,"无人驾驶"何时能够在社会普及,但不可置疑的是,"无人驾驶"的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共享经济的出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未来交通会朝着共享+无人驾驶的方向发展。"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清华-剑桥-麻省理工联合成立的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吴建平,在接受《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但这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很长的时间里,无人驾驶汽车将与有人驾驶汽车共享路面,共享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智能技术和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概念应运而生。近些年,还常常能看到各类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新闻霸占各类媒体的重点栏目。"无人的力量"逐渐席卷全球,无人驾驶汽车也成为各大车企、研究机构相继追逐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科技创新之风带来的是社会的进步、交通的便利。无人技术日趋成熟的今日,无人驾驶汽车已成为各大企业争相研发的重要课题,甚至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然而,面对无人驾驶汽车即将上路的大势所趋,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法律保障。事实上,目前无人驾驶领域确实存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交通出行成为保证经济社会运转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人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和潜在价值逐渐凸现。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无人驾驶技术一样存在着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本文就将重点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车辆无人驾驶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行业信息     
<正>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15年度"FIDIC优秀工程奖"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工程(下称"10号线")荣获2015年度"FIDIC优秀工程奖"。它是中国境内首次采用全自动驾驶、成功实施盾构区间穿越运行中的机场跑道,而且成功实施停车场上盖物业开发的工程。10号线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首次采用了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实现了列车自动出入、行驶、开关门、故障自动恢复等功能。2014年运营正点  相似文献   

16.
正近来有消息显示,之前还只是概念的无人驾驶突然有了实质性发展:未来两个月内,国将可能会发布无人驾驶技术路线图,之后外媒报道称,百度计划在五年内量产无人驾驶汽车。一时间,无人驾驶仿佛从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一下子走到了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正向传统行业渗透,在汽车行业,与此相关的智能汽车、车路协同、出行智能化便捷服务、车联网等已成为目前发展的技术热点,并正在引起行业的巨大变革。曾经《变形金刚》中"大黄蜂"自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消费者对无人驾驶汽车的认知接受机制,探究影响无人驾驶汽车接受意向的主要因素,本文在认知理论的框架上,引入隐私关注与隐私损失变量,结合TAM模型构建无人驾驶汽车接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意识的自动认知和经过深思熟虑的理性认知会对消费者的接受意向产生影响。自动认知产生的两种技术倾向(促进技术使用与抑制技术使用)不仅会直接影响接收新技术意向的形成,而且还会通过理性认知中的隐私关注间接调节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对接受意向的作用,隐私损失对接受意向的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接受程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最早以谷歌为首开发的无人驾驶私家车为大众所知,国内外传统汽车公司也相继投入研发,但至今未涉及大客车领域。8月29日,全球第一台无人驾驶大客车,在开放道路交通条件下,全程无人工干预首次成功运行。进行此次自动驾驶试验的宇通大型客车配置有2个摄像头、4部激光雷达、1部毫米波雷达以及组合导航系统,从河南省连接郑州市与开封市的城际快速路——郑开大道城铁贾鲁河站出发,由  相似文献   

19.
<正>"‘自动化驾驶'有巨大的社会需求,比如处理突发事件和特殊群体需求。但是还应当考虑社会的成本和效益,比如无人驾驶车辆和有人驾驶车辆是否混合,这些都是政策制定和管理创新应当纳入考虑范围的事情。""依据目前中国的政策引领水平,在鼓励汽车创新和交通智能的同时,应补充完善引领无人驾驶汽车的纲领性政策。"曾有德国专家找到交通运输部交通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张柱庭,探问"若交通事故中70%以上部是人为因素,那么无人驾驶的出现是否  相似文献   

20.
正据外媒报道,2015年,苹果公司正在研发无人驾驶电动汽车,且与许多车企工程师和零部件供应商交谈甚密。1982年,美国科幻电视剧《霹雳游侠》中,主人公借助无人驾驶汽车惩恶扬善的故事引发了当时人们对未来车辆的无限遐想。而今,梦想已越走越近。今年,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