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预应力管桩在桥梁工程基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桥梁的质量、工期和造价。结合桥梁实体工程,详细阐述了预应力管桩锤击沉桩的施工,确定了其施工工艺,该桥桩基础施工质量检测表明,采用的方法是成功,可供同类桥梁基础施工参考,为桥梁预应力管桩锤击沉桩施工提供了技术借鉴资料。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被普遍用于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一种桩基施工工艺,用于市政污水处理工程尚不多见。结合工程实际,对解决工程基坑抗浮和沉降的方法作了比选,并简要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压桩及其质量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Φ600mmPHC管桩的沉桩方法及沉桩工艺.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以改善公路软土路基问题.结合实际工程,首先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的原理、类型及施工常见问题进行详细阐述,重点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对各项施工步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可有效改善软土路基问题,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强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无砂混凝土小桩、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双向水泥搅拌桩三种软基处治新技术,并结合工程经验,总结了软基综合处治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预应力管桩基础在沙子口桥的应用,并具体介绍了预应力管桩的适用范围、特点、适用的理由及预应力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水平荷载作用下单桩的受荷特性,研究了PHC预制管桩中的桩径、桩长、桩壁壁厚及桩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特性.结果 表明,在受到水平荷载作用时,桩径的增大、桩长的增长、桩壁壁厚的加厚及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对PHC预制管桩有利,并且桩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其影响效果最显著,而桩的壁厚对其影响效果较小.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是山区公路建设中较常采用的支挡型式,但其施工技术要求极高,且受场地和地质条件的制约,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桩井坍塌、混凝土离析、断桩、锚索预应力损失等质量问题而诱发边坡破坏。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钢渣是一种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的筑路材料,钢渣混凝土桩属于钢渣末端利用的途径之一。文章根据设计文件,对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凝土及振动沉管灌注成桩两种施工工艺进行配合比设计,并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成桩施工钢渣混凝土桩。结果表明,钢渣吸水率大,坍落度经时损失较大,钢渣混凝土施工宜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成桩,通过对钢渣混凝土桩单桩承载力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试验,结果完全满足要求,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津浦铁路跨线桥主桥为预应力混凝土刚构-连续梁桥.介绍了该桥的工程概况、主要施工方案及控制措施.重点介绍了百米深桩及悬灌梁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月牙河特大桥桩基预应力管桩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常见问题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结合济南绕城高速公路小清河大桥预应力混凝土T梁施工实例,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主要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斌 《工程科技》2002,(1):71-74
常规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是在预应力筋张拉后的预留孔道中压注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结构混凝土粘结,既保护预应力筋免于锈蚀,又改善了锚具以及锚端混凝土负荷情况,但其特点是摩阻损失大,结构内预应力分不均衡,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是在预应力筋表面刷涂料并用塑料软管包裹,直接铺设在混凝土浇筑前的模板内,使预应力筋不与结构混凝土产生粘结,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锚固,有效解决了常规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的缺点,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4.
后张法作为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施工的常用方法之一,有助于提升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对保障预应力混凝土板梁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后张法施工方法,并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板梁各施工阶段,探讨了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板梁施工的质量监控策略。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常规的水泥土搅拌桩、GFG桩等复合地基在处理公路软土地基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带帽PTC管桩应用于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优势,并结合某一级公路施工建设项目,介绍了带帽PTC桩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以期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京港澳高速河北某段为例,介绍了振动沉管桩技术以及在路基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和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可为以后类似的工程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桥梁建筑事业的发展,对桥梁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关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分析研究也倍受重视。通过分析发现,桥梁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大部分集中在桥梁的固定块和转向块的连接处。相对于传统的体内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体外预应力结构具有更大的优势,不仅能够减轻质量、便于施工,而且还有利于桥梁的维护,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本文通过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研究,阐述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实验设计内容,并介绍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方法,在桥梁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为研究背景,对该技术在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优势,然后依托某工程项目实力为研究对象深入性的分析了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以及质量控制要点,希望探讨后可以给该领域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素混凝土桩的工程特性,阐述了素混凝土桩施工工艺要求,分析了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素混凝土桩地基施工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素混凝土桩载荷性能试验,验证了本文研究内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是一种新颖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型式,其主要特点是可以大幅度降低梁高.阐明双预应力技术的工作原理,并介绍双预应力技术在国内外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