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普及,对隧道内渗漏水的要求越来越高,渝怀铁路提出了"隧道必须达到不渗不漏"的质量目标.文章根据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施工中采取的防渗漏技术以及达到的施工效果,可供其他隧道施工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省公路隧道工程不断的增多,在隧道竣工后显露的问题以隧道渗漏水最为普遍,隧道的渗漏水危害巨大且修复困难,由于隧道施工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影响隧道渗漏水的施工因素很多,因此如何在施工中控制隧道渗漏水危害的产生,对其施工技术的探讨特别值得我们深入探究。造成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有自然原因、设计原因、施工原因、材料原因等,本文从施工技术角度浅析如何防止隧道渗漏水产生,首先介绍了公路隧道渗漏水的危害,分析了施工中造成隧道渗漏水的原因,如隧道围岩基面处理不当、排水系统不畅失去排水作用、防水板施工不规范等。重点从四个方面:严格控制隧道围岩基面平整度、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控制、防水层的铺设质量与保护、提高衬砌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增强防渗漏水效果,阐述了隧道施工中防渗漏水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客运专线隧道初期支护后注浆堵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铁路客运专线对治理隧道渗漏水提出新的理念,从治理施工中渗漏水着手,以期确保运营后达到一级防水的目标.文章结合大瑶山一号隧道初期支护后渗漏水治理试验段实例,从几方面阐述了灰岩岩溶、砂岩裂隙发育段初期支护后渗漏水成因及特点,提出了本工程岩溶水、裂隙水的治理原则和围岩注浆、局部注浆施工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营运隧道数量和里程的逐年增加,隧道在营运过程中暴露的病害愈加频繁。结合沈丹客专于家岭隧道渗漏水病害治理工程,介绍了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分布特征,分析论证了隧道渗漏水病害的成因,探讨了岩溶地区高铁隧道渗漏水病害的形成机理。这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新建高速公路隧道一般开通运营2~3年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病害。文章依托广西六寨至河池高速公路瑶寨隧道渗漏水病害实例,从外部因素及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隧道二衬渗漏水原因,剖析了面状渗水、接缝渗漏、集中涌水的治理方案,提出渗漏水防治的措施,探究了隧道排水系统除碳酸钙结晶新技术,为今后隧道渗漏水处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复变函数的保角变换方法将含有隧道的半无限平面映射为同心圆环计算域,将隧道周围土体视为均质连续各向同性的饱和介质,通过边界配点法控制盾构隧道局部渗漏水的边界条件,并将解析法与数值法相结合求解了稳定渗流时饱和土体二维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得到了盾构隧道局部渗漏水引起周围土体孔隙水压力变化的半数值半解析解。结合工程算例,应用该计算方法探讨了隧道渗漏水范围、渗漏水位置、地表与隧道渗漏水边界处总水头差等因素对隧道周围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发生侧向渗漏水时,周围土体孔隙水压力在水平向1倍隧道中心埋深的范围内变化较大,且渗漏水范围越大。其衰减速度越显著;隧道渗漏水引起的地表与隧道渗漏水边界处总水头差越大,其对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影响越显著,且孔隙水压力的减小量与总水头差呈等比例变化;隧道侧向渗流量随地表与隧道渗漏水边界处总水头差的增大而增大。且两者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米家沟隧道是位于新建铁路神木至延安北段上的一座单线隧道.该隧道由于围岩破碎、节理发育、水平基岩层裂隙水渗透性强,以及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原因,主体工程完工后,隧道出现渗漏水现象.文章在分析了渗漏水原因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治理渗漏水所采用的材料及其施工方法,隧道达到了不漏、不滴、不渗的治理效果.该隧道的渗漏水治理措施可供其他隧道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铁隧道洞门渗漏水病害较多。基于此,文章针对某城市运营地铁盾构隧道洞门出现的渗漏水病害进行了调研,对洞门渗漏水病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土体扰动、二次注浆不密实形成含水空腔以及洞门处刚性和柔性接触是产生渗漏水病害的主因。通过两起典型的运营地铁隧道洞门渗漏水治理案例阐述了洞门渗漏水治理的技术要点和难点,提出了洞门渗漏水病害治理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渗漏水原因及改进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公路隧道渗漏水现象的调查和原因分析,从设计和施工角度提出隧道防排水的改进工艺和处理渗漏水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常水位下矿山法隧道渗漏水的特点和造成渗漏水的原因,提出了针对隧道施工各道工序保证防水质量的施工要点与施工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防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全面搜集重庆地区现役187座高速公路营运隧道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出现渗漏水病害的66座隧道进行了调研,选取了15座渗漏病害比较严重的隧道进行归纳统计分析,依据其区域分布特征,得出了隧道渗漏水病害同岩溶地貌,以及季节性降水存在的必然联系;进而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特征的秀山隧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渗漏水病害特征、致灾机制,以及成因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重庆岩溶地区隧道渗漏水病害在空间里程上呈带状分布、时间上具有延续性、隧址区岩溶水呈动态变化、与不良地质段在里程上分布基本一致,且隧道周围水环境与暗河存在间断性联系等典型病害特征;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区储水型构造,致使其在不同时期存在三种不同工作状态,即正常工作状态、高水压工作状态、低水压工作状态的相互转换;渗漏水病害是隧址区内外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同其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因素,以及防排水设施施工质量和营运期间的失效性等有关。实践检验表明,对于岩溶地区季节性富水营运隧道渗漏水病害的治理区段,应以"排为主,堵为辅"。  相似文献   

12.
富水地区隧道渗漏水整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南昆线临管运营期间部分隧道出现的渗漏水现象,文章简要地分析其原因之后,重点介绍了整治措施、范围、工艺和材料,对富水地区铁路隧道的渗漏水整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严寒地区渗漏水病害整治应遵循"堵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不同的渗漏形式分类进行治理。以东北某客运专线运营隧道工程为例,介绍和分析了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治措施,为严寒地区隧道工程渗漏水病害整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受反复冻融影响产生的渗漏水危害展开研究,在这一特殊地质条件下富水隧道中防排水的施工技术研究中,与普通隧道相比,渗漏水是隧道施工和营运期主要病害之一,易造成二衬开裂和渗水,从而影响其结构和行车安全。本文以花石峡至久治公路雪山1号隧道工程实例,对隧道富水段的的主要处理技术及集中出水段综合治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反复探讨和论证,优化施工方案,完善防排水体系,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可避免隧道受到渗漏水的侵害,治水效果良好,可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隧道属于地下结构,由于长期受地下水影响,如果防水措施不当,连拱隧道最易发生渗漏水病害,危及工程安全。文章结合河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实例,基于连拱隧道的排水系统设计特点,分析了连拱隧道水害的预防措施及隧道建成后水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办法。  相似文献   

16.
寒冷或严寒地区的隧道常在春融期出现渗漏并引发各种冰冻灾害,另外寒区隧道的排水管道会因为冰冻堵塞而失效,造成隧道病害。基于此,文章依托吉林省图们至珲春高速公路东南里隧道工程,采用现场调查和收集相关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了寒区隧道局部渗漏水导致隧道局部冻害的状况,并根据隧道衬砌渗漏水点的病害状态,提出了采用局部加温、设计配套装备和明确施工操作工艺流程的方法。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的隧道衬砌渗漏水点未发生冻胀现象,防冻害效果较好;与传统的隧道防渗漏方法相比,避免了不必要的材料、资金的浪费,以及大量人力物力的消耗。  相似文献   

17.
针对老爷岭隧道衬砌混凝土冻害、渗漏水等病害修复工程实例,描述所处位置的地形、地质、地貌情况;分析主要病害现象;介绍在老爷岭隧道渗漏水处理中使用的堵漏材料,阐述隧道二衬结构在渗漏水处理中采用高效防潮、抗渗、堵漏材料进行施工工艺,为同类隧道的渗漏水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隧道衬砌展开影像生成器软件对隧道衬砌渗水区域采集影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图像匹配、模型识别、图像展开与拼接处理,得到隧道衬砌的全景展开图像。利用图像分割与处理技术,对全景图像采用灰度图像转换、阀值选取、二值图像开闭运算等原理实现对图像渗水区域信息的识别与修正,并基于贵州某运营公路隧道衬砌渗漏水实例,经过若干算法程序提取出该隧道渗水病害的位置、面积及病害长度等特征信息,建立了一套隧道衬砌渗漏水病害的数字化识别系统,可为隧道衬砌渗漏水检测提供一种便捷、高效、全面的综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公路隧道渗漏水调查及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通过对贵州省崇尊高速、清镇高速、镇胜高速等46座隧道渗漏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分别从渗漏形式、渗漏状态、渗漏部位等方面总结出了贵州省分离式隧道及连拱隧道的渗漏特点:分离式隧道,84%的渗漏状态为渗水,91%的渗漏形式为线渗漏,61%的渗漏位于边墙;连拱隧道,96%的渗漏状态为渗水,94%的渗漏形式为线渗漏,80%的渗漏位于中隔墙。最后,结合实地调查的渗漏水状况详细地分析了渗漏水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林原 《工程科技》1999,(3):8-18
朔黄铁路我局管段长17.5km,桥隧总长占线路总长的59%,沿线山势陡峻,河谷深切,工程艰巨,线路为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本文主要介绍该段隧道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提出了隧道施工的几点思考,并推荐长大双线隧道无轨施工设备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