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定向钻导向孔对接技术可解决导向孔钻进控向难题。其方法是出土点、入土点钻机分别钻进一定距离后,在导向孔水平段进行钻头对接,对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由主钻机(出土点钻机)进行调整消除。对接后,辅钻机后退,主钻机沿辅钻机的导向孔钻进,最终主钻机的钻杆到达入土点,完成导向孔钻进。该技术有效克服了常规导向孔钻进的控向难题。川气东送天然气管道水阳江定向钻穿越应用了定向钻导向孔对接技术,成功完成了穿越施工。  相似文献   

2.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鞍山隧道下穿软土地质既有铁路线,隧道最大跨以上采用50mФ300mm超大直径管幕超前支护。采用导向孔钻进和扩孔拉管等施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为解决此类地下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在对兰新客运专线隧道地层钻探过程中发现,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及工艺选择不当,往往导致成孔困难和取芯达不到地质要求.文章分析了达坂山隧道的复杂地层情况及钻进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在注重地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新型泥浆、双级单动钻具及规范的钻进操作等多种工艺措施.以保证孔壁稳定和岩芯采取率达到地质要求,对复杂地层隧道勘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钻孔过程中钻具的响应信息综合反映了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是进行地层界面识别和围岩级别划分的重要参考指标。鉴于此,本文依托贵州三独高速紫林山隧道掌子面开展了短距离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炮孔钻进短距的离地质预报,通过采取钻进速率、振动加速度计算抗钻系数,具有较好的判断围岩基本级别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工工艺决定了工程施工相应的成本、效率,而地质变化对施工工艺选用之影响最为直接。文章结合四川南充嘉陵江特大桥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桥左线施工段桩基础施工所采用的旋挖钻机钻进、冲击式钻机钻进及人工挖孔三种施工工艺及其特点,并分析该施工段地质变化对这三种施工工艺的影响,提出了地质变化情况下各工艺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6.
深水、裸岩、溶洞地区桩基施工具有鲜明的特点,施工难度大,代表性强。文章结合左江大桥桩基施工案例,针对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地区的钻孔灌注桩无法采用常规的泥浆循环钻进等施工工艺,提出了捞渣工艺钻进施工方法,并对采用护筒跟进和下放多层内护筒处理裸岩、溶洞、塌孔埋锤等突发状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这类特殊复杂地质桩基施工常见事故出现的原因及处置方法,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长江的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宁波-上海-南京进口原油管道定向穿越长江施工的设备配置以及管道水平钻进的入土角、出土角、曲率半径和穿越深度等设计要素的确定方法,分析了管道强度和回拖力的计算方法,详细阐述了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青海省平阿高速公路水成黄土和砂砾地质高边坡锚索防护施工中,就如何根据岩土性状,采取合理有效的钻孔方法,配备相适应的机具,优化钻进参数,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钻孔质量和进度,提高成孔率等作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渡江穿越水平定向钻施工,采用了大口径、长距离、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讨论了路由选择和曲线设计原则,并对此条件下的导向孔钻进、扩孔、回拖、泥浆配制等技术进行了分析,有效地解决了抱钻等常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滑动面是滑坡的组成要素,是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的重要因素,也是滑坡防治设计的重要依据。文章结合某公路滑坡勘察全过程,运用滑坡现场地质调查、钻探过程钻进情况分析、岩芯现场分析、原位测试、取样室内试验等识别手段,准确辨识滑动面位置。  相似文献   

11.
精确定位定向钻头轨迹是保证管线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定向钻进轨迹定位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傅里叶变换法、声波法、电磁法等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进行比较。重点探讨了惯性陀螺仪的定位方法,包括工作原理、信号处理及其在管线定位中的应用流程,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基于微型陀螺仪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为约0.2米的定位精度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国道205曲港大桥1号墩桩基地处陡坡硬斜岩,存在钻进难度大、偏孔、施工场地受限等问题,经分析,采用水磨钻成孔施工方法。该文阐述了该施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工序流程及技术优势,介绍了该施工方法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施工环节,有效解决了现场实际问题,进一步论证了水磨钻成孔技术在陡坡硬斜岩桩基施工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隧道施工岩溶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隧道施工岩溶预报的应用模型。基于模糊数学理论,以"地质法+TRT+GPR+超前风钻孔"的综合施工地质预报体系为基础,采用勘察及地质调查资料、TRT成果图色谱特征、电磁波综合特征、超前风钻孔钻进综合特征、掌子面溶蚀情况和地下水发育情况等六个评价因素,建立了隧道施工岩溶预报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模型,并在武神公路椿树垭隧道施工岩溶预报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14.
西气东输二线长输管道定向钻穿越府河工程,采用了大口径、长距离、入土端含卵砂石条件下的水平定向钻技术。文中介绍输气管道在府河复杂地质条件下定向钻穿越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方案,论述定向钻穿越设计、处理卵砂层方法、导向孔钻进、扩孔、回拖、泥浆配置等技术,总结工程设计及施工经验,为大口径长输管道定向钻穿越技术在复杂地层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新的实践资料。  相似文献   

15.
在桥梁桩基施工中,一般采用冲孔机冲孔或旋挖钻机钻进的方法进行桩基的施工,而在遇到位于岩溶强发育地质的桩基时,上述施工方法容易发生掉钻、卡钻、埋钻、塌陷等施工现象。文章对岩溶发育地区不同的桩基成孔施工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了岩溶强发育地区桩基础全套管全回转施工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具备在复杂岩溶地质条件下安全高效的特点,能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对地质复杂、工期紧张的工程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10m长管幕在浅埋暗挖隧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厦门高崎互通连接线下穿鹰厦铁路右线隧道,对110 m长管幕的施工技术和应用效果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先进的导向仪器和定向钻进技术,有效地控制了管幕的施工精度;采用挤扩法扩孔和"前拉后夯"工艺法施作管幕,减小了管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管幕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较小,在隧道开挖过程中,管幕所起的支护作用非常明显,没有出现迅速沉陷、塌方等工程事故.但是由于地层本身非常松软,二次衬砌混凝土也未能及时跟上,在火车的动荷载和隧道开挖双重作用下地表测点最大累计沉降达到了90 mm.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锚杆在漂卵石隧道中的支护效果,文章依托西藏某漂卵石隧道工程对锚杆进行了打入试验与拉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原设计φ25锚杆平均打入深度只有1.50 m,为设计长度的42.7%,打入到极限深度时发生扭转破坏或发生空转而无法继续钻进;原设计φ51不带钻头锚杆的平均打入深度只有1.15 m,为设计长度的38.3%,均以无法继续钻进而终止;不带钻头的情况下φ25锚杆打入深度较带钻头锚杆打入深度提高23.1%,φ51锚杆打入深度较带钻头锚杆打入深度提高95.2%;φ25锚杆拉拔力平均值接近设计值50 kN,但却无法发挥锚固作用。依据锚杆测试结果,确定了4项施工支护优化措施,包括:(1)取消系统锚杆,减小围岩扰动;(2)取消锚杆钻头,改为直接打入;(3)将锁脚锚杆由1组调整为2组,保证总体支撑深度;(4)超前锚杆由2.5 m长的φ51锚杆调整为1.8 m长的φ25锚杆。监测结果显示,方案调整后隧道收敛变形小幅增加,拱顶沉降明显减小,隧道施工速度明显加快,整体安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红豆山隧道1~#斜井在施工中发生了高压有害气体突出事件,经分析,高压气体主要成分为CO_2、较高浓度H_2S以及少量CO和H_2等多种有害气体,给隧道施工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文章根据红豆山隧道1~#斜井内有害气体的特征,结合隧道工程施工条件,提出自动监控系统和人工实时检测为主的监测方案。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有害气体的浓度、分布及逸出等特点。根据不同有害气体的特性,提出超前钻孔过程和掌子面钻进过程中对高压、高浓度有害气体的防护技术,主要包括:超前钻孔防喷、探孔气体压力实时监测、有害气体成分和浓度实时监测及风速监测等技术。  相似文献   

19.
水平定向钻施工中的工况信息数据长期依赖人工记录,容易出现人为误差、漏记、补记现象,在定向钻工况变化或施工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地综合分析工况参数变化的历史趋势。此系统可以对水平定向钻施工中的钻杆扭矩、钻进推力、回拖力、泥浆流量等工况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处理,通过工控组态软件Controx2000以直观的曲线、图表形式进行参数的趋势显示。试验证明:此系统能够对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中的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处理、显示、存储。施工过程中或工程结束后可对工况信息进行回放显示和分析,能够满足定向钻施工管理的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下穿或侧穿建筑物时,为避免地层沉降差异超限导致周边建筑物破坏,需对盾构隧道顶线上方软土层进行注浆加固,但在市区施工协调难度大,传统地层加固手段难以实施。文章以广州地铁14号线邓村—江浦区间盾构隧道侧穿姓钟围房屋群注浆加固项目为背景,采用水平定向钻孔注浆技术对姓钟围部分建筑物下伏软土砂层进行远距离加固。通过采用随钻测斜与定向技术顺利完成沿盾构隧道走向的水平注浆孔钻进,通过注浆阀管并结合止浆塞可实现定位重复注浆。实践证明该新工艺对盾构隧道侧穿建筑物时地表不均匀沉降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