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新洲 《航海》2004,(3):21
日本第四十五次赴南极考察队的生物学小组,从1月下旬开始,在南极大陆吕措-霍尔姆湾沿岸、日本的昭和基地以南约50公里的"B4湖"和"鲶鱼湖"的2个淡水湖实施潜水调查,首次发现湖底被苔藓植物全部覆盖的绿洲.  相似文献   

2.
奇趣珍闻     
水下车库 瑞士日内瓦市中心的罗纳河底有一个水下车库,高40米,长150米,宽70米,共4层,每层可容纳汽车365辆。洞中6条车道与河岸公路干线交叉相连,出入车辆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和显示。 水下粮仓 日本琵琶湖水温常年不变,有关部门在湖底修建了一个大米仓  相似文献   

3.
江河湖海     
《航海》1982,(2)
有趣的湖酸湖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有一个“酸湖”。湖水的味道酸溜溜的,这是因为湖底有个强酸泉,成年累月地涌出腐蚀性很强的酸性泉水。这种强酸可杀死一切生物,所以酸湖中不但没有鱼类,连微生物都无法生存。它又有“死湖”的别称。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1773年1月17日1100时左右,库克船长穿过南极圈,首次驾船踏上南极探险之路。1984年,中国首次派出"向阳红10"和"J121"2艘万吨船前往南极科学考察。近年来,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在南极从事磷虾捕捞作业[1]。时至今日,我国已完成34次南极科考活动,在地质、冰川、气象、陨石、极光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2]。与此同时,南极旅游业迅猛发展,游客数量从1980年的780人跃升到2008  相似文献   

5.
《航海技术》2012,(4):70
Optrom公司生产的E-COOL系统(使用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2012年4月有50台在日本邮船会社经营的"PyxisLeader"号汽车运输船上经受一个月的亮度、耐用性及附属机械等的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荧光灯照明系统相比,其亮度更高且柔和无闪烁;省电约40%;CO2排放量减少约1%;寿命(40 000  相似文献   

6.
正0引言"海洋六号"船长106 m,船宽17.4 m,设计吃水5.5 m,4 335总吨,具有B3级抗冰能力。该船于2016年10月22日离开广州,远赴南极半岛海域执行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在2017年1月中旬海上考察期间的一次气旋过境中,"海洋六号"从南设得兰群岛南面某站位取样后前往欺骗岛福斯特港避风。  相似文献   

7.
1、我国似在南极中山站建高频雷达 我国似在中山站建设一部高频雷达,作为中山站极区空间环境实验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即将建设的这部高频雷达天线阵共由20个天线单元组成,其中主天线有16个天线单元,副天线由4个天线单元,每个天线高20米,天线间距约14米,天线阵总长度约230米。  相似文献   

8.
基于国内外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现状,不论是保证捕捞产量还是提高船载加工产品质量,提升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舶及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是南极磷虾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的平台,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船型的升级换代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南极磷虾产业的发展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及配备的捕捞系统、加工工艺等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分析。研究挪威南极磷虾产业发展路径不难得出,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极地化、专业化、大型化、绿色化"是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应是我国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船型及相关系统、工艺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     
太阳能潜艇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太阳能潜水艇应运而生——世界上第一艘太阳能潜水艇将在2012年现身瑞士图恩湖湖底。打造首艘太阳能潜水艇的计划被称为“金鱼”计划,它代表的不仅仅是基于全球变暖之形势,对于普及绿色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需求,也代表了对于太阳能水下冒险的渴望。  相似文献   

10.
徐路 《海运情报》2004,(9):32-32,31
据今年5月统计.日本船公司订造的双壳VLCC已达到历史最大规模的29艘,约占全世界订造量约100艘的约三分之一。日本大部分船公司都是在船价上升前订造的。这些船舶在2007年前后将全部峻工,届时船公司的双壳化率将达到8成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由武汉船机承制的国产首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号配套主推进系统顺利通过DNV、CCS船检、会检。该船是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复的国产首艘专业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主要用于南极地区磷虾捕捞、流水线加工、包装等作业,同时还兼具部分科考功能,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在南极磷虾高端渔船领域的空白。主推进系统是"深蓝"号动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由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作为牵头单位,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联合体进行投资建设的贵州省贵安新区海绵城市试点两湖一河PPP项目开工。该项目是首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项目,总投资额约20.9亿元,项目采用"增量BOT+整体运营模式"建设,建设期不超过1年,运营期12年,主要包括月亮湖公园和星月湖公园建设。其中月亮湖公园位于贵安新区中心区南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首艘自主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深蓝"号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的研发背景及其主要性能参数,重点阐述了"深蓝"号在满足极地区域作业要求、南极磷虾捕捞、加工、储存等功能方面具备的一些特点及设计考量,为今后南极磷虾船及极地作业船舶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船艇》1989,(5):26-26
日本运输省已决定着手开发50海里(时速约93公里)、航行于外海的新型超高速船——“Techno super liner”。这种超高速船若开发成功,除了日本与东南亚各地,只需1~2天即可到达外,日本与北美航线的航行时间也将自目前的10天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06,(3):23-23
澳大利亚科学家首次找到证据表明,南极海冰在过去50年中减少了20%。澳大利亚南极局的一个科研小组使用新的检测方法,对1840年以来南极海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新的方法主要是探测冰芯采样中的甲基  相似文献   

16.
《航海》2007,(6):5-7
一个重达11400吨的钢铁巨人在上海脱胎换骨,而后它就驶向地球的南极执行第二十四次科学考察任务。耗资近两亿,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雪龙"号在上海大修后,于11月12日开赴南极。  相似文献   

17.
《游艇业》2010,(1):22-22
英国17岁少女凯蒂。沃特于2009年12月和另外4名探险者一起前往南极,他们将在零下35摄氏度的低温中,拖着重达侣6公斤的雪橇穿越南极冰原,抵达南极点。—旦挑战成功,她将成为有史以来征服南极的最年轻少女。  相似文献   

18.
云浮新港位于云浮市云安县六都镇,地处"黄金水道"的西江六都段,航道水深优良,占地350亩,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建设7个1000吨级泊位(其中集装箱泊位2个,杂货泊位4个及散货泊位1个),全部按停靠2000吨级船舶结构设计,最大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使用码头岸线长420米。  相似文献   

19.
日本制造的第一艘无人驾驶艇不久前开始试航。它能够在海上自由航行,进行大气观测和海洋表层浮游生物数量的分析等科研活动。 据日本媒体报道,这艘无人驾驶艇是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委托企业设计和建造的。长约8米,宽约3米。船体使用了玻璃纤维。动力由柴油发动机和风力发电机提供。航速可达4节,能够持续进行1个月的观测航行。无人驾驶艇通过卫星来定位和接受行动指令。  相似文献   

20.
2004年2月10日1758时左右,从上海港开航的荷兰籍集装箱船"华商"轮航行至上海港长江口园园沙航道附近时,与从上海长兴岛开航驶往浙江嵊泗大洋山岛中国籍杂货船"浙嵊97071"轮在上海长兴岛西南侧约1.3海里处水域的出口航道中(31°18.75′N/121°44.36′E)发生碰撞,造成"浙嵊97071"轮当即倾覆,船上11名人员全部落水,其中1人获救,6人死亡,4人失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