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让苏州河重现昔日的美丽是几代上海人的梦想。从1988年苏州河河道河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奠基开始,17a过去了,综合治理从未间断。截至今日,治理苏州河已经投入110亿元,而苏州河也开始变美。作为上海的母亲河,苏州河在三国时称淞江,因处吴地,又称吴淞江。当时,它们下游叫“沪渎”,  相似文献   

2.
经过 5年的综合治理 ,曾以黑臭著名的上海苏州河已基本消除黑臭现象 ,水质达国家景观用水 (五类水 )标准。苏州河是穿越上海市区的一条主要河道。自上世纪初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苏州河不断受到污染 ,到上世纪 80年代 ,每天直接排入苏州河及其支流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近百万吨 ,市区河段常年黑臭。投资近 70亿元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主要包括十大项目 :苏州河支流污水截流工程 ,削减苏州河市区段 6条支流输入干流的污水 ,先后共铺设各类截流管道 2 1 0 km,新建、改造各类站 67座 ,目前每天截污 2 1万 t左右 ;虹口港、杨浦港地区旱流…  相似文献   

3.
上海计划在今后 5年内投入 5 0 0亿元建设资金 ,初步建成“东方水都”雏形。据上海市水务局局长张嘉毅说 ,上海今后作为“东方水都”,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其都市景观水系“十分发达”。从今年起 ,上海先行推进从淀浦河 ,经新泾港和外环西河 ,直至苏州河和黄浦江的景观水环建设 ,  相似文献   

4.
上海北横通道工程由于工程总体线位及周边环境条件制约,需要在长寿路苏州河桥南侧采用地下隧道形式穿越苏州河。苏州河作为上海市非常重要的防汛排水通道,还具有一定的航道功能,如何保证在满足苏州河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地下通道是工程可行的前提。受到穿越节点总体布置、周边环境的制约,采用明挖法穿越苏州时成为唯一可选用的工艺,从而使北横通道成为上海首次采用明挖法穿越苏州河的工程。在明挖方案深化过程中,围堰方案的确定、防汛影响、航道影响是方案研究过程中必须要研究解决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最终确定了北横通道明挖穿越苏州河的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 杨浦大桥是上海市区跨越黄浦江、连接浦西老市区与浦东开发区的重要桥梁,与其姐妹桥——南浦大桥一起成为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市区内环线的两个过江枢纽(图1)。大桥位于苏州河以北的宁国路地区,离苏州河口5.3km,离吴淞口20.5km,与南浦大桥相距11km。大桥桥梁部分总长7553m,引道全长约600m。主桥轴线与河道夹角为8°30′。浦西段主桥在第  相似文献   

6.
苏州河作为上海市的“母亲河”,随着城市发展历经兴衰,沿河开发单位各自为政,因此苏州河沿河景观风格不一。该文在新一轮沿河房地产开发和大型绿地建设热潮的背景下,根据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结合苏州河防汛墙的改造和重建,综合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品质特质,从平面形态、防汛墙结构、断面形式、景观要素等方面,提出营造苏州河防汛墙景观的初步设想,为下阶段苏州河规划控制和滨水地块开发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苏州河综合整治工程是上海市的一项重大工程项目。苏州河防汛墙 (护岸 )工程是该项目的一个子项目。本文在分析其防渗、挡土、挡水、环境诸功能后 ,提出关于苏州河防汛墙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苏州河全长125km,上海市境内长53.1kin。到目前为止,外环线以内苏州河上的桥梁从东到西共有29座,建造年代相差甚大。桥梁设计的主题应与上海文化历史名城和现代化大都市的文脉相适应。为此,从去年开始,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和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协同展开对上海外环线以内苏州河上的桥梁景观规划的研究。日前,苏州河桥梁建设规划与景观研究大纲已通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上海市民期盼已久的"母亲河治本工程、民生工程和景观环保工程"——苏州河中心城区段底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这标志着"沉睡百年"的苏州河黑臭底泥将首次得到大规模疏浚。  相似文献   

10.
外滩通道工程盾构穿越苏州河防汛墙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外滩通道工程中间段为盾构穿越苏州河防汛墙,该文通过ANSYS程序模拟盾构掘进,并把程序结果和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盾构穿越苏州河防汛墙的实际施工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应对上海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提标、内涝防治及面源污染控制等问题,上海规划建设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简称苏州河深隧工程)。由于该工程规模较大、影响面广,同时国内尚未有排水深隧工程的建成案例,因此从响应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需要、满足上海市相关规划及政策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国际化大都市水环境治理的需要、满足智慧城市精细化设计和管理的需要、树立深隧技术解决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示范等角度出发,系统论述了苏州河深隧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研究表明,建设苏州河深隧工程依据充分、效益显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为该工程的推进和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将于2010年前.在苏州河上新建或改建桥梁20座左右.届时跨越苏州河的桥梁将超过40座。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中心城区尤其是苏州河沿岸多为合流制排水泵站,汛期初期雨水放江情况下的短时水质状况仍然不容乐观,缺乏有效的监测与控制。为此,阐述了拟在苏州河沿岸排水泵站开展水质水量监测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建设内容及系统的功能等。该系统的建成将实现对苏州河沿岸排水泵站放江水质水量的实时监控,为后续工程性措施及优化泵站运行提供依据,为上海建设"智能苏州河"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苏州河是上海市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滨水景观.《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将外环外郊区段定位为生态廊道,实现生态保育和休闲游憩功能.结合近年来苏州河(青浦区)堤防专项维修工程中的经验,分析苏州河郊区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苏州河上的桥梁景观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景观要求出发 ,对上海市苏州河上的桥梁景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 ,结合苏州河的综合整治 ,从景观角度、环境角度对苏州河上的桥梁景观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6.
该文重点介绍了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工程中防汛墙的加固及改造,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苏州河上将现"瀑布"美景,作为苏州河综合治理二期的龙头项目,该工程自2003年4月开工以来上海市民一直期盼早一天欣赏到"河水飞流直下"的壮丽景观。但从施工现场了解到,首个人工水闸瀑布景观施工难点多。  相似文献   

18.
田爱平  欧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11):106-108,129
苏州河作为特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滨水示范区,随着苏州河中心城区两岸贯通后亲水平台及堤防滨水步道已成为市民亲水休闲的公共空间.苏州河堤防受客观水情工情影响仍然存在部分安全风险.按照上海市城市运行精细化管理"高效处置一件事"的要求,拟以苏州河贯通岸段堤防安全风险智能管控为基础,对堤防网格化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将人工巡查与智能监测感知充分结合,构建符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智慧堤防"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解决上海苏州河地区的排水系统提标、内涝灾害防治和初期雨水污染控制等问题,苏州河段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系统工程的建设已提上日程。主要从苏州河深隧的工程概况、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和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并针对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维护管理的关键点进行讨论。可参考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上海排水系统的运行现状,建立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的运行维护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架设上海市苏州河闸桥1100t大型钢梁的工程实践,着重介绍了在潮汐河段上浮运架梁的施工方法;同时介绍了将一种新型先进起重器即气袋起重器成功地运用于桥梁建设工程的施工实践为桥梁起重增添了一种新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