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赵时建  李大为 《公路》2005,(9):20-22
对20世纪80年代修建的载重为汽车-15级的多跨刚架拱的加固工程做扼要介绍。事实证明加固工程实用、经济,通行重型车辆,安全、平稳。  相似文献   

2.
东岳桥是一座等截面悬链线双曲拱桥,通过检测发现该桥的病害状况并进行安全性评定,采用拱肋下缘增加钢筋砼拱板、将肋拱变为封闭箱拱的方法加固改造该桥,提高桥梁承载能力和改善桥梁竖向与横向刚度;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建立加固后桥梁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构内力情况并确定其抗力效应,结果表明加固后桥梁承载能力能达到公路-Ⅱ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一座16m跨径石拱桥为例,首先介绍了该桥的基本情况,然后对加固后的桥梁进行了环境振动测试和模态识别,并用实测动力特性对加固后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进而利用修正的有限元对该桥套拱加固前后的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估,进一步分析套拱厚度、套拱混凝土强度等级、套拱和主拱圈的粘结强度等对套拱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拱下套拱加固是提高石拱桥的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套拱厚度并非越厚越好,对于16m跨径拱桥,在公路Ⅰ级汽车荷载作用下经济合理的套拱加固厚度为30cm。  相似文献   

4.
拱桥改造加固新途径——梁拱式拱上建筑新桥型专题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鼎  杜志刚 《公路》2001,(12):60-62
介绍拱桥维修和加固改造中的一种新方法。通过拆除拱式拱上建筑中的拱上填料、侧墙、护拱等传力结构,从拱背上加强拱圈,变拱式拱上建筑为梁拱式拱上建筑,在加强拱圈的同时,不能减轻桥跨结构的自重。这种加固方法,质量较好,造价较省,施工比较方便。  相似文献   

5.
苏家坡石拱桥病害原因分析及套拱加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家坡石拱桥跨径30 m,检查发现该桥存在多处病害.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加固前石拱桥受力性能,确定病害主要原因为U形桥台背面回填不密实及车辆超载,提出采用钢筋混凝土套拱的方法进行加固,将该桥荷载等级提高到公路-Ⅰ级.运用有限元法分析套拱厚度、混凝土强度、套拱和主拱圈的粘结强度对套拱加固效果的影响,以确定具体套拱加固方案.加...  相似文献   

6.
采用"套拱"方法对石拱桥加固改造进行技术分析和探讨,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拱桥的病害原因、加固方案选择、套拱厚度计算及加固改造技术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加固施工的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广西自治区境内某省道上的一座钢筋砼双曲拱桥加固前后成桥静载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加固效果。结果表明,加固前桥梁整体刚度仅能满足汽车一10级设计荷载要求,不满足汽车-15级及汽车-20级荷载等级要求;加固后桥梁整体刚度得到明显提高,实际刚度的提高比理论计算高,桥梁整体刚度满足公路-Ⅱ级汽车荷栽等级、人群3kN/m-2荷载等级要求,桥梁承栽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加固改造后的无铰拱桥,由于恒载压力线和拱轴线相差较多,因而不能采用查表计算的办法,可以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内力计算,本文提出在双曲拱桥加固改造后,当计算截面达到最小配筋率,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强度验算。提出了的方法可适用于一般无铰拱桥,如板拱,肋拱,箱形拱等。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采用钢筋混凝土拱肋加固圬工拱桥结构的方法。以某上承式实腹圬工拱桥为实例,根据其病害的主要特点,结合对原桥承载能力的计算分析结果,采用增设钢筋混凝土拱肋的加固设计方案。然后,建立原拱圈采用板单元和新增拱肋采用杆系单元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加固后桥梁承载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后桥梁承载能力满足公路-Ⅱ级荷载。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单向布加固混凝土技术在旧桥改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兆旭 《公路》2001,(12):45-47
碳纤维单向布与配套树脂材料是加固维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材料、新技术,在北京北四环路健翔立交桥改建中,为使原盖梁设计荷载由汽车-15级提高为汽车-超20级,采用了该技术进行加固补强。主要介绍该桥采用的材料性能与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斜拉拱组合桥与普通拱桥受力性能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斜拉拱组合桥的结构受力特征以及与普通拱桥的差别.以我国正在建设的主跨为400 m的斜拉拱组合桥梁--湘江四大桥为例,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斜拉拱组合桥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对桥梁振动频率及振型进行了分析,通过与普通拱桥的分析和对比,重点研究了斜拉索对钢管拱组合桥的静、动力特征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两种拱桥型式,相同位置影响线的差异.最后总结了斜拉拱组合桥的静、动力特征,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这一新颖桥型的方案选取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浅论拱桥的技术进步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百年来拱桥(包括钢拱桥、钢筋混凝土拱桥、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度发展的基本特点,并根据各种拱桥施工技术的基本特征,把拱桥施工方法分为3大类,即支架法、悬臂法和大件转移法。基于拱桥施工技术,探讨了中国拱桥发展历程中的构造、耐久性等技术问题。为厘清桥梁结构与建筑的关系,以及桥梁力学和桥梁美学的关系,将桥式方案的确定分为桥梁选型与桥梁造型两部分,提出桥梁选型与造型的基本原则,即在结构选型上,为"受力明确,构造从简";在结构造型上,为"造型简洁,整体协调";在建设投资上,为"建造便捷,投资合理";在桥梁特色上,为"环境和谐,特征明显",并通过实例分析阐述了此原则。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桥梁的服役数量及服役时间的不断增长,桥梁领域越来越重视对系杆拱等特殊结构桥梁的位移监测。本文基于机器视觉方法,通过在拱上特定位置设施靶标、在两端拱脚设置相机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拱位移监测方案。随后以S32公路油墩港桥为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达到亚毫米级位移精度与昼夜动态监测的要求,实现了对油墩港桥的拱位移监测。试验结果可靠,为同类系杆拱桥的拱位移监测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双曲拱桥加固存在的新旧混凝土结合受力不明、施工平台搭设复杂等问题,在双曲拱桥下部结构安全储备充足、需更换拱上填料的条件下,提出双曲拱桥复合套拱加固方法,即在原拱圈上新增拱肋、横系梁及加厚拱板,形成框架式受力结构,实现双曲拱桥加固。应用时,首先封闭桥面交通,拆除旧桥面及附属设施、旧拱上填料;其次在裸露的主拱圈上增设主拱肋及横系梁,根据配重需要设置拱背加厚区;然后在主拱圈及新增结构上浇筑轻质拱上填料;最后进行桥面系及附属设施施工。该方法无需拱下支架,对桥下交通影响小,安全性高,不改变桥梁外观,尤其适用于文物桥梁维修改造。在南京长江大桥双曲拱桥S56跨涉铁工程中应用该技术,有效提高了结构承载力和整体性,工期缩短约67%,综合成本降低约26%。  相似文献   

15.
基于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建设年代久远,出现病害越来越多的情况,对拱座基础比较牢固.只是主拱圈不能满足现行交通及重车通行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结合实例进行结构受力分析,采取加固改造处理措施.提高主拱圈承载能力,使之继续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肖昌仁  张华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86-89,93,M0011
通过对拱结构与主桥的不同连接方式进行方案比选,阐明了装饰拱桥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简要介绍了建立空间梁单元模型,并按照无铰拱对装饰拱进行力学性能验算的方法;同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结构强度、稳定性评价及静力、动力、抗震等各项力学性能分析,以确定不同参数对结构安全的影响。装饰拱布置选型方案及结构分析的研究方法可用于指导该类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17.
尼尔森体系系杆拱桥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承式尼尔森体系系杆拱桥造型美观,结构形式新颖,具有较大的承受超载和偏载的能力,运用MIDAS/Civil程序计算分析尼尔森拱在荷载作用下的索力分布,通过对比尼尔森体系拱桥和洛泽式拱桥的内力和变形,对下承式拱桥的吊杆布置方式选择提出建议;并对一座在建尼尔森体系系杆拱桥按高速铁路规范验算拱桥主体结构的刚度及强度,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验证了尼尔森体系拱桥能较好地满足高速铁路对桥梁结构的刚度和动力特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系杆拱桥是大跨度桥梁中最常见的一种桥型结构,其施工方法主要分为先梁后拱和先拱后梁两种.结合泰东河大桥工程,对系杆拱桥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两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展开对比分析,泰东河大桥跨越繁忙的高等级航道,最终选取了对航运影响最小的无支架施工方案.接着,对无支架施工方法及详细的施工流程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系杆拱桥无支架施工的技术难点.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应用该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缺失技术资料的旧拱桥现场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大多缺乏原始设计和施工资料的旧拱桥,很难对其承载能力作出准确的评定。以一座旧双曲拱桥的调查为例,提出了通过结构尺寸、拱轴线、截面配筋、材料强度和病害情况调查来恢复旧拱桥图纸的方法。该方法可以为缺失技术资料的旧拱桥的调查、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刚架拱桥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等跨径桥梁结构形式。20世纪80~90年代,我国修建了相当数量的混凝土刚架拱桥,现在很多这种结构型式的桥梁存在病害。本文从混凝土刚架拱桥益发的典型病害着手,以某实桥加固为例,研究探讨了对这种桥型的综合加固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