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学君 《机车电传动》2008,(1):37-38,47
分析了电力机车车体顶盖对车体垂向弯曲振动频率、侧墙横向弯曲振动频率、车体绕纵向轴扭转振动频率的影响,指出车体顶盖对车体垂向弯曲振动频率的影响是很小的,并且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一点.根据有关标准,只要求车体的垂向弯曲振动频率大于10 Hz,对侧墙横向弯曲振动频率、车体绕纵向轴扭转振动频率没有具体要求,因此在进行车体模态分析时,把顶盖看成设备,而不必考虑顶盖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既有频率识别方法的基础上,对利用冲击振动试验识别中低高度桥墩频率的方法进行研究.桥墩在白噪声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速度响应频谱非常复杂,往往出现多个卓越频率,如果仅一个卓越频率对应180°相位角,则可明确判定其为桥墩的自振频率,其他卓越频率可能为相邻梁或桥墩的自振频率,可通过分析它们自身响应频谱的方法进行频率认定.如果出现桥墩响应频谱中多个卓越频率对应180°相位角的情况,需要结合相位曲线特征进行频率识别满足相位曲线连续横跨180°线的卓越频率是桥墩的自振频率,相位曲线在其后出现突降的卓越频率仍就是相邻梁或墩的干扰频率.用冲击振动试验法可以对桥墩响应频谱中的干扰频率进行鉴别,准确识别出中低高度桥墩的自振频率.  相似文献   

3.
对于频率受限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Global System for Mobile-Railway),频率规划问题至关重要。以往的频率规划方法普遍存在精确度低、复杂度高的问题,这将不能满足对精度和时延有较高要求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本文基于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特性,引入粗糙集理论和灰色聚类理论,综合多种电波传播模型,确定影响频率规划的属性,衡量每个属性的权重及其门限值,并对各种可行的频率规划方案进行灰聚类评估,进而给出最优的频率规划方案。最后结合实际工程建设情况和仿真平台,对多种频率规划方法进行对比。理论推导和仿真证明,这种频率规划方法可以提高电平和干扰矩阵估计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地铁车辆转向架载荷测试的特点,选择了不同的滤波频率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车辆转向架振动加速度在线试验测试数据进行处理。结合不同的被测量,分析了滤波频率对转向架荷载测试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地铁车辆转向架荷载测试的滤波和采样频率;转向架动力学试验中振动加速度采样频率不低于640Hz;构架垂向和纵向加速度滤波频率选择125~150Hz;架悬电机垂向、横向和纵向加速度滤波频率不低于250Hz。  相似文献   

5.
全力查处干扰 保障沪宁城际高铁GSM-R频率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GSM-R系统的频率安全直接关系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用。沪宁高速铁路建设期间,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在上海铁路局、沪宁铁路公司和有关单位的配合下,对沪宁高铁沿线电磁环境进行了大量的勘测,多次召集相关电信企业协调清理高铁沿线频率干扰。在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沪宁高速铁路GSM-R频率干扰得到了有效控制,对C3列控系统的运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本文是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查处干扰、保障沪宁高铁GSM-R频率安全工作的具体作法和经验总结。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对于指导铁路无线电管理部门加强铁路无线电专用频率保护,贯彻落实频率保护长效工作机制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铁路各级无线电部门要加强与地方无线电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地方无线电管理部门和频率监测机构在保护铁路无线电专用频率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认真开展GSM-R频率保护工作,提高铁路无线电管理工作质量,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保障GSM-R频率持续安全。在此也对本文作者及《中国无线电》杂志社对中国铁路事业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车体轻量化是降低运营能耗、减轻轮轨间动力作用的重要手段,但车体轻量化使得车体模态频率下降,致使车体弹性振动加剧,增加结构共振的风险。研究表明,通过优化承载结构来提高整备状态下车体模态频率的效果非常有限。提出运用承载结构模态频率和整备状态质量来估算整备状态下车体模态频率的公式,以及通过下吊设备弹性悬置实现大幅提高车体整备状态垂向弯曲频率的方法,并给出悬置质量与整备状态频率的关系式。运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关系式的验证表明,简化估算公式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车体垂向弯曲频率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统计能量分析法,建立了地铁轮轨噪声预测模型,预测了某地铁的轮轨噪声,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地铁以60 km/h的速度运行时,轮轨总辐射噪声主要分布在中心频率为500~4000 Hz的一个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其中钢轨辐射噪声主要分布在中心频率为500~4000 Hz的较宽频率范围内;车轮辐射噪声主要分布在中心频率为1 250~4000Hz的中、高频范围内.从二者对总噪声的贡献来看,钢轨是主要的辐射源,车轮次之.轮轨、钢轨、车轮的辐射总声压级分别为86、85、81 dBA.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一种简便、直接计算牵引供电系统的谐波谐振频率的方法。通过对AT(autotransformer)供电方式下的单线牵引网进行三导体合并化简和去耦,得到其单位长度阻抗、电容。采用双端口网络对AT供电系统进行等效分析,获得牵引供电系统谐振频率的精确表达式。根据牵引网单位长度阻抗、电容及已知的牵引网长度即可推导出该牵引网的谐振频率。采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计算得到的牵引网谐振频率与仿真得到的谐振频率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ZPW-2000A系列低频信号丰富、载频种类多,专用测试机具价格贵。因此,提出将录音技术用于铁路频率信号测试领域,建立标准频率信号资源库,替代低频信号源。以ZPW-2000A、UM71系列设备的检测为例,介绍标准频率信号资源库的原理、制作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弹条服役状态下模态频率与波磨激励频率一致引发的共振断裂问题,建立潘得路FC快速弹条有限元简化模型,通过以弹簧为边界条件模拟弹条不同部位的约束,分析其模态频率随约束刚度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弹条约束刚度参数优化的防断裂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弹条扣压端垂向约束刚度(150~450 N/mm)对弹条第一、三阶模态频率(400、900 Hz)有显著的正相关作用,并对第三阶共振峰幅值有明显影响;弹条后跟下部径向约束刚度(400~1 600 N/mm)的变化,引起弹条第二阶模态频率(660 Hz)的变化,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对弹条第二阶共振峰幅值也有显著影响。弹条第二、第三阶模态频率为危险频率,防断裂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转向架非主体结构件进行模态频率规划及试验、仿真的方法以解决共振疲劳问题。首先梳理了车轮多边形、钢轨波磨、轨枕通过、P2共振等轮轨激振频率作为频率优化的边界条件并与IEC 61373中的试验频率范围进行了差异对比,给出了构架上设备大于100 Hz和轮对上设备大于250 Hz的模态频率一般建议,并建议基于线路主激振频率按1.414或1.19作为频率间隔参考系数进行模态频率优化。另外对比了某转向架天线梁实测振动量级高于IEC 61373的功能振动试验,说明了车轮多边形对振动量级的影响很大,建议优先采用实测振动量级进行试验并给出了试验方法,并针对缺少实测数据的情况给出了一种基于IEC 61373标准放大的试验量级。最后给出了采用Workbench进行仿真计算的方法,结合转向架管夹座优化示例,通过模态频率计算、随机振动仿真对比分析了结构优化方案的选择,从而实现提高结构寿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关于结构频率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处于较高地震烈度区、承受动力荷载或者内置有固定工作频率设备的建(构)筑物而言,会有结构和环境的频率遇合的问题发生。以往的做法主要是通过提高结构物的抗力、隔断振动源或加大结构阻尼的方法来消减共振所造成的结构安全性降低问题。文章通过对影响结构频率的各种结构参数的分析,总结出通过调整结构参数进行结构频率控制的方法;找出最有效提高结构自振频率的方法。结合实例,阐明了通过调整结构参数改变结构频率的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异构数据库相似语义属性聚类过程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词频-逆文件频率的基础上,提出数值类型属性信息的槽频率-逆文件频率处理方法,分别应用于文本信息和数值信息的相似语义属性聚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词频-逆文件频率和槽频率-逆文件频率方法相结合是异构数据库相似语义属性聚类实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单层平面索网幕墙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分析的特点,编写了相应的有限元程序,对索网结构的自振频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讨论了节点质量、拉索截面积、拉索预应力等因素对其自振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层平面索网幕墙结构自振频率密集,具有较强的非线性。  相似文献   

15.
相位连续移频信号的数字化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  程荫杭 《铁道学报》2004,26(6):123-125
分析了相位连续与不连续移频信号的频谱并比较了它们的带宽。相位连续的移频信号有较窄的带宽,抗干扰性能强。目前,在移频轨道电路中产生相位连续信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调频法,频率转换法。前者相位连续但频率稳定性差;后者频率稳定性高但相位近似连续。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文提出了数字化直接调频法,其相位连续、频率可调、频稳性高。  相似文献   

16.
测试了中低速磁浮轨排系统在列车通过时的动力响应,获得了轨排结构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自振频率、动应力、位移动力系数以及螺栓力。结果表明:轨排结构的竖向振动一阶频率和二阶频率分别为9.088 Hz和17.614 Hz,横向振动的一阶频率和二阶频率分别为6.426 Hz和17.614 Hz;轨排结构的横向振动与竖向振动相耦联,但并非是扭转振动所致;导轨和轨枕的应力变化与车速关系不明显;在所测车速范围内,位移动力系数随着车速的增加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铁路、公路设计洪水频率标准的发展;俄罗斯(前苏联)铁路公路设计洪水频率标准的发展;英国和加拿大道路设计洪水频率标准;美国近年来公路桥渡设计洪水频率标准的使用情况,并作了简要分析。扼要说明了我国铁路桥渡现行标准的使用情况。提出了确定频率标准的原则、分析方法和初步设想。给出了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洪水频率标准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介绍我国铁道行业标准《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设计规范》(TB 10088-2015)关于GSM-R系统频率配置的相关规定,主要包括工作频段、频率配置方法、复用方式、载波间隔等内容,并进行冗余覆盖情况下的频率规划。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弹性悬挂设备对列车整备车体模态的影响,将车体结构等效为自由梁,建立车体结构的n阶垂弯振动方程,并联合车体结构与设备的刚体振动,建立整备车体的刚柔耦合运动方程。通过求解系统运动方程的特征根问题,得到设备的质量、悬挂频率和悬挂位置对整备车体模态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弹性悬挂设备的悬挂频率远小于车体结构1阶垂弯频率时,其质量和位置对整备车体模态影响较小,但当其悬挂频率接近车体结构1阶垂弯频率时,将使整备车体1阶垂弯频率急剧减小,且设备越靠近车体中央位置,减小越明显。  相似文献   

20.
对铅芯橡胶支座进行了压、剪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位移加载顺序和加载频率对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位移递增加载时支座的屈服力、屈服后刚度、水平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比均大于递减加载时支座的性能,随着支座剪切变形的增大,加载顺序对支座屈服后刚度和水平等效刚度的影响逐渐减小;水平位移加载频率较小时,加载频率对支座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加载频率的增大,加载频率对支座力学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