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地铁车站防火灾设计措施的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地铁车站的防火设计探求系统的方法和对策,深入研究分析地铁车站防灾的设计措施,特别对大型换乘枢纽的防灾设计提出设想与展望。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相关火灾案例,分析地铁火灾的特点;从站台型式、安全疏散等方面对地铁车站防灾设计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地铁车站防灾的对策。研究结果:对不同的车站形式、不同的换乘功能,提出加强防灾设计的对策;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提出可操作的防灾设计建议。研究结论:地铁火灾危害极大,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建议优先采用岛式站台车站,严格按照规范落实防火分隔及疏散要求;大型换乘枢纽的建筑空间应结合下沉广场和出入口通道的设置统一做好消防规划。  相似文献   

2.
"独立地面式地铁车站",系单独把地铁车站建在地面,而进站前及出站后的区间线路均建在地下,进出站有斜坡段联接的一种设置车站方案.本概念可扩展为"独立高架式地铁车站"或"独立浅埋式地铁车站".  相似文献   

3.
国内资讯     
长沙地铁3号线获批;石家庄地铁3号线获批;杭州地铁二期规划获批;成都地铁2号线西延线开通试运营;都江堰地铁1号线开通;上海地铁11号线北段二期进入全面跑图试运行阶段;天津地铁5、6号线全面开工建设;武汉地铁2号线将南延10km;昆明地铁采用开式通风系统;青岛跨海地铁2014年开建;北京率先实现刷手机乘地铁公交;国内首座明挖无柱拱形地铁车站主体封顶;杭州地铁2号线东南段全线"洞通"。  相似文献   

4.
BIM技术在地铁工程的应用仅局限于三维建模、管道综合和4D施工模拟等方面,在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方面尚无成熟的范例和工程经验可供借鉴,因此,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及结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实际工程为例,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研究基于BIM技术的地铁车站建筑结构协同设计方法,采用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研究基于BIM协同设计模型的地铁车站结构计算模型建模方法,创建地铁车站BIM结构计算模型,并将结构计算模型导入Midas gen,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成结构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基于BIM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协同设计和结构计算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可供采用BIM技术进行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评估地铁车站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文章建立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地铁车站拥挤踩踏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建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评价指标;其次,利用离差最大化方法研究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地铁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评价方法;最后,利用离差最大化模型对地铁车站实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及评价,并得到各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及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离差最大化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对车站拥挤踩踏事故风险的大小进行分析及评估,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地铁突发事件应对体系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归纳了近几年世界上多起地铁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制定应对地铁突发事件体系时需考虑的原则及应对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对地铁突发事件应对体系的预防应对子系统、紧急应对子系统、事后恢复子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提出了今后需深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站大客流运营组织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地铁车站大客流的运营组织方法,首先对大客流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类大客流的特点.按照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探讨了地铁车站客流组织的影响因素,重点从客流预测、车站客流组织、列车运能、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地铁车站大客流的具体运营组织措施.并以西安地铁2号线运营组织架构为背景,构建地铁车站发生大客流的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低碳技术在深圳地铁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深圳地铁在列车车辆、工程车辆、车站空调和通风、电扶梯、车站屏蔽门、车站及区间照明等系统中所进行的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指出在进行低碳技术的应用与创新过程中,要对各有关子系统进行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和建设,力求使整个轨道交通工程达到最佳的低碳状态。  相似文献   

9.
车站控制室是地铁车站内的"中枢神经"。车站控制室内设备类型及数量较多,各系统间的接口协调量大,其设计成果直接影响到地铁运营管理效果。针对车站控制室工艺设计中所包含的多方面内容,如车站控制室的总体布局、综合后备盘的设计、调度操作台的设备布置、车站控制室内设备设施整体布局设计等,提出了相关设计原则及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0.
"桥建合一"型地铁高架车站的轨道梁刚接在站房结构框架梁上,存在严重的车致振动舒适度问题。为了研究列车过站时"桥建合一"型地铁高架车站的振动舒适度规律,以某典型侧式"桥建合一"型地铁高架车站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计算软件Matlab建立27自由度列车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车站有限元模型,基于分离迭代法实现列车-车站的耦合作用,并对比实测数据验证列车-车站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已验证的列车-车站耦合振动分析模型计算列车到发站时站房的振动舒适度敏感点,并研究列车车速、楼板厚度和桥墩跨度参数对站房振动舒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桥建合一"型地铁高架车站的结构动力特性具有特殊性,典型楼板的1阶竖弯频率为28.91 Hz,是高铁客运站的4.7~7.7倍;站厅层振动舒适度敏感点位于结构缝附近和车站端部悬挑区域,列车到站时站厅层振动超标最大为32%;站房的车致振动相应总体上随列车车速的增加而增大,列车正线过站时60~80 km/h速度区间与列车会车过站时20~40 km/h和60~80 km/h速度区间的楼板振动增幅较为显著;楼板的车致振动在其自振频率附近会产生"共振效应",楼板厚度参数对楼板自制频率的影响较小,桥墩跨度参数对楼板自振频率的影响较大,合理设计桥墩跨度可以有效避免楼板产生"共振效应"。  相似文献   

11.
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宏 《中国铁路》2012,(4):99-102
针对西安地铁三号线车站建筑设计标准优化、标准化设计、换乘站设计、附属工程设计和车站空间开发进行研究;在吸取我国已建和在建地铁车站成功经验同时,完善以往地铁建筑设计中的不足,使车站建筑设计达到标准化、统一化,并在提高车站服务标准的同时降低工程投资;提出结合城市规划及经济条件,探索车站开发和设计模式,提前策划沿线车站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同深基坑开挖引起紧邻地铁车站变形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紧邻已建成地铁车站单侧基坑开挖卸载会引起车站结构不均匀变形,但目前对其变形机制还缺乏系统认识。结合长沙地区某地铁车站工程实例,基于数值方法对同深基坑开挖引起的紧邻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发展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讨论有效控制车站结构变形的主要施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地铁车站围护结构水平变形逐渐增大,且增长的幅度逐渐减小;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整体刚度较大,对由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传递具有遮拦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地铁车站能耗和CO2排放量最多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其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并探究其CO2排放特征.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CO2排放量计算模型.以计算模型和工程实例参数为依据,计算分析了典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生命周期CO2排放量.结果 表明,案例车站的CO2排放强度明显高于普通建筑,每年单位制冷量所产生的CO2排放量达917.39 kg/(kW·年);CO2排放量在运行阶段生命周期中占比最大,达97.87%;冷源水系统在各子系统中排放量占比最大,为39.42%.  相似文献   

14.
徐长金 《铁道勘察》2021,(4):75-79,111
某拟建深基坑工程邻近地铁立交车站,基坑工程对地铁车站结构的影响等级为"特级".为了研究深基坑施工对地铁车站及其附属结构的安全影响,采用Midas GTS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对基坑施工不同工况影响下的立交车站及其附属结构状态进行模拟仿真,计算车站结构的变形值和受力情况,分析车站及其附属结构的安全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车...  相似文献   

15.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当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以此提出了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创新的问题。提出了只有研究地铁车站使用者即“人”的行为与心理,并分别落实在功能与环境空间(艺术)设计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才能够做到创新的观点。简要地分析了人的行为与车站功能设计的关系和人的心理与车站环境空间设计的联系,初步探讨了如何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纽约中心城曼哈顿远西部重新开发的一部分,地铁7号线的延伸线工程将使既有地铁线路增加2.4km双孔隧道和2座地铁车站。地下施工主要包括两部分:①区间隧道和34号街地铁车站(34th StreetstatiOn);②第10大道地铁车站(10th Avenue Station)及其与时代广场之间的联络线(图1)。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地铁车站结构诱导缝概念提出以来,诱导缝已在我国大、中等城市地铁车站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抗震性能尚未得到验证。以西安黄土地区地铁车站工程建设为研究背景,基于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平台,建立黄土场地与地铁车站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三维数值模型,通过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的对比研究,验证了数值模型及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基于上述数值分析方法,进一步建立原型结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不同频谱特性及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波作用下黄土场地中地铁车站诱导缝的地震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诱导缝断面处结构更易发生较大水平相对位移而产生破坏,为地铁车站结构的薄弱面,且其两侧结构水平相对滑动沿地铁车站结构从下往上逐渐增大;诱导缝两侧结构竖向相对错动沿地铁车站截面宽度方向呈现出两端较大、中间相对较小的规律;在低频成分丰富的西安人工波作用下,诱导缝处余留纵向钢筋塑性变形发展贯穿整个地震作用过程,塑性应变累积效果更显著。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设诱导缝地铁车站的地震响应特征及规律,对进一步探索设诱导缝地铁车站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损伤、破坏发展的内在动力与作用机制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黄土地区地铁地下结构诱导...  相似文献   

18.
以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继续完善地铁车站公共区负荷计算方法,用该负荷计算方法得到的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应用TRNSYS软件建立地铁车站公共区逐时负荷计算模型.以南方某屏蔽门地铁车站为例,用该站夏季某时间段的实测负荷数据对TRNSYS模型进行验证;并用该模型对负荷影响较大的因素做详细分析,挖掘该站的...  相似文献   

19.
日益复杂的地铁建设环境使得地铁线路布置困难,施工风险加大,同时对施工方法和车站型式的选择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以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车站建设为背景,对大直径盾构扩挖修建车站的方案设计和型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比选。结果表明,采用大直径盾构扩挖地铁单洞双线区间并在盾构隧道基础上小规模扩挖形成车站是解决复杂环境下地铁建设的一种新思路;从总体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上相比,单洞双线侧式车站型式比单洞双线岛式车站型式更有优势;与传统车站型式相比较,经济性还需要根据试验段实施情况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马德里地铁的线路、车站特色,详细阐述其在车站站台及枢纽设计、运营、票价、节能及安全方面的理念及措施;重点介绍马德里地铁车站设计的独特性和换乘的便捷性,对比分析国内地铁现状,为未来我国地铁的建设及运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