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国际间贸易方式的发展和运输技术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贸易双方对运输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承运人提供一票到底的门到门运输服务。世界各大班轮公司为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服务质量,其经营业务范围正从海上逐渐向内陆延伸、发展与海上运输相关的陆上货运业,包括港口码头、货运场站、铁路、公路运输、驳船运输等,为提供多式联运和门到门运输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的采用和发展,使得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运输、航空运输以及货物在港口或内陆转换的装卸储存都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运输全过程的连贯,也就是“门到门”运输,从而使“大陆桥”运输成为可能。大陆桥运输是指采用国际标准化  相似文献   

3.
李松 《集装箱化》1997,(4):14-16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而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则是集装箱运输这一先进运输方式的优势之一.它必然给运输管理带来高效率与促进现代化.对物资流通、储备、进出口贸易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全国各地门到门运输的比例逐年提高.但发展并不平衡。部分铁路车站门到门比重统计数据虽然很高.即使发送、到达配合很好,空箱待装积压少,但该数据是针对离开集装箱货场而言.其中部分是到集散地掏装,部分是挪地掏装,真正直接进入厂矿企业仓库、车间、贸易市场的并不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集装箱门到门运输,仍有较大差距。这使门到门运输的巨大优越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而运输滞后的局面,也难于尽快改变。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物运输立法的新发展——评CMI运输法框架文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走势的驱动下,“门到门”运输迅猛兴起。传统运输方式的改变,要求调整运输关系的国际公约也应做相应地调整。加之现行海上国际货物运输的国际公约很不统一,所以,联合国贸易法律委员会(UNCITRAL)于1996年委托国际海事委员会(CMI)起草新的国际运输法,以适应“门到门”运输,试图统一现行国际运输法规。 CMI于1999年成立了专门“运输法国际  相似文献   

5.
邱冬琪 《天津航海》2006,(4):27-29,34
集装箱运输不可能全部都采用“门到门”运输方式。大量的拼箱货可以通过应用集装箱的子母箱运输方式来改善拼箱货运输,并拓展班轮公司的集装箱“门到门”运输范围,实现大部分拼箱货也能达到集装箱运输的“门到门”。  相似文献   

6.
以金沙江下游钒钛钢材和非金属矿石运输为例,采用综合运费最小的方法进行运价对比,开展金沙江滚装运输经济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钒钛钢材和磷矿散货通过汽车滚装翻坝运输相较于码头装卸翻坝运输费用分别降低14.5%和16.7%,汽车滚装运输具有运价优势。由于滚装运输具有码头前期建设投入成本低、码头装卸效率高、“门到门”运输、货物损失少等优势,随着金沙江下游段航道及滚装码头建设,未来金沙江沿线滚装翻坝运输将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庄辑 《珠江水运》2009,(8):64-64
集装箱运输中,整箱货和拼箱货在船货双方之间的交接方式有以下几种:(1)门到门:由托运人负责装载的集装箱,在其货仓或工厂仓库交承运人验收后,负责全程运输,直到收货人的货仓或工厂仓库交箱为止。这种全程连线运输,称为“门到门”运输;  相似文献   

8.
李林 《中国港口》2007,(10):43-44
一、秦皇岛港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1.可以提高秦港的国际竞争力国际物流型港口的运输组织方式是在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和门到门的运输基础上形成点到点的网络化物流运输,秦皇岛港能否成为国际网络化物流运输中的一个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港口是否具备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
0引言冷藏集装箱有效容积能将各种货物始终保持在各自最佳低温向世界任何地方实现“门到门”运输。冷藏车运输是冷藏链中的重要一环,其运输特性是流动性大、车内显热和潜热负荷随外界气温、太阳负荷强度和运送货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0.
叶进  孙珽 《航海技术》2007,(2):33-34
集装箱运输由于其运输效率高、便于多式联运和运输质量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时至今日,集装箱运输日渐成熟,进入“门到门”运输的多式联运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干线船向大型化发展,港口的中转作用日益重要,以及多式联运日益完善。正是由于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多式联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式联运是伴随集装箱运输兴起的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是交通运输业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高效化发展的产物。从技术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试图在经济、社会和环境限制中,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通过协调配合,最低运输成本和最佳运输效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运输方式,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设施的同时,也为货主提供了快捷、安全和可靠的“门到门”服务。  相似文献   

12.
邓红梅 《水运管理》2000,(8):18-21,4
滚装运输作为陆上公路网在海上的延伸,将传统船舶的垂直装卸改为水平装卸,减少了码头吊装和货物中转掇运的时间和费用,并可以将公路运输与海运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 门到门”运输的优势,使客货运输达到最佳效益。由于滚装运输具有众多经济技术优势,在近海航运特别是陆岛运输、海湾运输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先进运输方式。 80年代初开始,滚装运输逐渐得到了国内航运界的重视,先后开辟了20余条航线,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杭州湾和琼州海峡。其中环渤海地区滚装运输起步早,地区经济交往密切,航线航班密集…  相似文献   

13.
侯佳洁 《水运管理》2008,30(11):12-17
为深入认识《国际货物运输统一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中独具特色的履约方制度,解读国际货物运输最新立法趋势,通过分析《草案》中履约方制度的内容及立法背景,认为履约方概念是应《草案》门到门运输适用范围而设立的,旨在统一调整所有门到门运输参与方的权责,其本身制度的构建折射出国际货物运输立法走向统一的必然趋势。海运履约方概念的设立仅将《草案》的责任体制强制适用于港至港区段,是《草案》迈向最终统一化的过渡性方案,从而实现门到门运输中货运主体的统一调整,是开启国际货物运输立法统一之门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4.
先进的集装箱运输是将各种运输方式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门到门"运输,没有完善的、健全的多式联运系统,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是不能完全体现的.  相似文献   

15.
张绿 《中国港口》2003,(3):35-36
<正> 一、全球航运企业加快向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转型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多式联运与综合物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国制造企业往往要求其运输伙伴有一个体系完整的运输网络,能够采用“门到门“的运输方式将原材料和产成品运往世界各地。同时,技术革新和生产区域化导致了原材料运输的相对减少,高附加值(中间)产品运输的大量增加。对运输服务的及时性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多式联运起源于美国一战期间的集装箱运输,它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高级运输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将至少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连贯起来,实行一次托运、一次结算、一票到底、全程负责,最终实现货物运输“门到门”服务。按运输范围可分为国内多式联运和国际多式联运;按参与的运输方式可分为海铁联运、公铁联运、海公联运、海公铁联运等。这种运输方式能够使铁路和海运、公路、内河运输完全地结合成一条运输链。  相似文献   

17.
<正>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滚装运输是通过公路汽车甩挂运输和海上船舶滚装运输相结合,充分发挥甩挂运输和滚装运输的组合效应,实现国际海运与国际道路运输无缝衔接,提供中韩之间特种货物"门到门"跨国直达运输服务的一种先进运输方式,主要适用于对防震性要求较高的精密电子仪器、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鲜活类水产品以及不可拆解的大型石材等特种货物的跨国汽车运输。作为江苏省距离韩国最近的沿海开放口岸,连云港港发展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滚装运输,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中韩贸易合作,提升连云港港在中韩陆海联运国际大通道和中韩贸易口岸中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一、大型的航运公司运输业务巳从港到港向门到门延伸 传统的海洋运输,顾名思义只经营客货的海上运输,然而自集装箱运输发展后,海洋运输承运人除经营海运外,亦兼营码头装卸、货物仓储、集装箱中转站、内陆运输等,提供门到门海陆多式联运业务。 1988年美国的对外航运实施法(Foreing Shipping Practices Act 1988)中第二条定义为:航运服务(Maritime Services)系指海洋公共承运人以船经营港对港之货运及航运相关服务(Maritime—Related Services)。后者又称之谓多式联运营运(Inter-  相似文献   

19.
《水运文献信息》2005,(3):27-27
现今的亚洲物流业应具备七大条件,首先是能提供整合运输、仓储及配送,这些包括多式联运、买家指定集运、门到门送递、户到户送货、运输中途整合、交接运输、卖家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地区配送中心、逆向物流及退货处理。  相似文献   

20.
张四梅 《集装箱化》2008,19(2):11-13
0 概述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具有效率高、速度快、货损少和联运方便等优点,便于实现门到门运输、减少装卸环节、降低运输成本。铁道部非常重视集装箱运输,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和铁路发展规划中,将集装箱运输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