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隧道火灾与烟雾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研究隧道火灾的特性,从而在设计和运营管理中做到更好地预防及控制火灾,国外进行了很多隧道火灾的模拟试验,介绍一些试验的情况及研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FDS软件对八达岭地下车站相关隧道段的火灾工况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是火灾强度为20 MW时隧道段的临界风速为3 m/s;采用一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分析了火灾发生在隧道段不同位置时的通风方案,结果表明:合理的利用竖井内轴流风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隧道内射流风机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三维CFD方法对竖井的烟囱效应对隧道火灾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火灾时隧道内的温度、压强及烟流速度分布特征,证明了烟囱效应能有效增强隧道火灾的排烟能力,并定性分析了竖井高度与烟囱效应的关系,即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烟囱效应随竖井高度的增大而增强,但竖井高度的烟囱效应存在着一个临界值.  相似文献   

4.
公路隧道由于自身结构狭长、密闭、内部交通环境复杂等特点,使得发生火灾时火势极易蔓延并产生高温有毒烟雾,对被困人员造成严重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威胁。对隧道火灾探测、火灾发展、火灾烟雾控制以及隧道发生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具体包括火灾探测系统的优化更新,隧道火灾烟雾远近场分界点、火灾烟雾回流层长度和烟雾层厚度等关键参数的确定,以及隧道火灾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因素和提高安全疏散效率的方法。建议深入研究集成式火灾视频图像探测技术(VID),更新迭代智能化通风控制系统,并利用VR训练系统提升隧道管理人员的应急指挥能力,提高隧道火灾安全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5.
长大公路隧道火灾模式下的烟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初期对人员逃生造成威胁的并不是高温,而是烟雾。为了更好地控制隧道火灾的蔓延,就必须更好地对隧道火灾烟雾的特性进行研究,总结出一些普遍规律,为火灾救援提供试验基础。文章通过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的火灾模型试验,对长大公路隧道发生火灾时的烟雾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上海长江隧道火灾疏散设计方案,采用STEPS软件对最不利工况模拟分析,根据模拟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并从运营管理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鹧鸪山隧道防灾救援通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通风网络理论对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的火灾救援通风进行了研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火灾疏散阶段进行了三种风流组织的模拟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灭火阶段的风流组织及消防进入路线.  相似文献   

8.
隧道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和城市交通隧道里程延长较快,给隧道的消防安全带来挑战.国内外交通隧道事故造成的危害引起了各国对隧道消防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文章总结和分析了几种常见的隧道用火灾报警系统,并详细介绍了热敏式火灾报警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公路隧道火灾人员逃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隧道火灾中对人员危害最大的是烟气。在已有的隧道火灾人员逃生研究中,关于烟雾对人的伤害大都是以某一气体的绝对浓度为判断指标,但是在隧道火灾过程中,不仅隧道内的烟气浓度在变化,而且逃生人员的位置也在改变。在研究隧道火灾过程人员的逃生时,应该同时考虑隧道内烟雾浓度的变化和逃生人员在隧道内逗留时间,即必须考虑有害气体在人体内的累积程度。文章在已有的LC_(50)指标值、N-气体模型预测值、FED模型预测值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更为合理的公路隧道火灾时的人员安全逃生判别条件,为公路隧道火灾时的人员逃生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高速公路隧道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GD-AHP和D-S证据理论融合算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高速公路隧道火灾风险因子相对于高速公路隧道火灾风险的权重值,可为高速公路隧道火灾管理与防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海长江隧道的消防疏散及救援设计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国内外长大隧道火灾救援这一前沿问题,从隧道火灾疏散、救援组织计划,设施设备配套与布置,火灾工况下的人流、车流组织等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上海长江隧道的特点,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疏散、救援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隧道左、右洞通风系统的联动控制,文章提出了三种射流风机联动控制方案,采用1∶10模型试验方法研究三种控制方案时横通道内的风速、风向及烟气蔓延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联动控制方案:即火灾隧道开启火源上游风机,相邻非火灾隧道相向开启横通道两侧风机以形成正压。研究结论弥补了行业规范中对火灾工况下分离式公路隧道通风系统联动控制技术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隧道防火通风理论.与目前通用理论不同的是,该模型没有从Froude相似准则出发,而是通过对基本热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的简化、分析,揭示了火源放热率与隧道通风速度和隧道高度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以火势为特征的隧道火灾通风理论;依据这一理论,隧道通风临界速度为火势的对数函数,进而解释了大型隧道火灾中临界速度与火源放热率无关这一重要实验现象;利用新的火势概念,该理论给出了定量的火灾分类准则,并从数学上描述了各类火灾的物理特征;与现有实验数据比较,新理论无需任何实验修正,在所有火源放热率范围内成功地预测了隧道通风临界速度,从理论上克服了现有模型中临界速度随放热率无限增大的问题.由于新理论的二维性质,隧道侧壁面对防火通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重点论述了轨交隧道通风环境与火灾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隧道火灾发展传播的特点,通过数值计算和火灾事故分析,指出通风环境不仅对烟气扩散,还对火灾规模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并提出要重视火灾事故分析中通风环境的变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长大隧道火灾工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已成为工程设计的重要课题。介绍了长大隧道发生火灾的危害性及设置安全疏散通道的必要性;对目前国内外长大隧道疏散救援通道的设置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不同的安全疏散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盾构隧道火灾损伤技术状况检测与鉴定是盾构隧道维修加固和安全使用的基础。为实现对火灾后盾构隧道损伤技术状况的有效检测和鉴定,建立了按照现场踏勘、制定检测方案、详细检测和损伤评估分析等分阶段逐级深入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某区间盾构隧道的案例分析,重点介绍了检测方法与过程、检测结果分析、等级评定体系和处置建议。结果表明,火灾作用导致了混凝土强度推定值的降低,管片碳化深度均在0~2.0 mm之间;通过超声波相控阵法对盾构管片的检测发现,火灾作用对管片内部密实性影响较小。根据检测结果,对盾构隧道分区域进行了等级评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置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越江隧道水消防系统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市越江隧道的火灾特点,介绍国内外隧道的火灾案例,简述目前城市越江隧道水消防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推荐在城市越江隧道中采用低倍泡沫喷淋灭火系统。  相似文献   

18.
结合长大隧道全比例火灾试验,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3种火灾探测器在3种不同火源功率下进行火灾报警试验的过程和结果。根据报警响应时间,比较3种不同探测器在相同试验环境下的灵敏度,由温度变化曲线判断着火点位置情况来评价报警准确度,得出了火源功率的大小对报警响应时间的影响,为道路隧道火灾报警设备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AFFF系统在延安东路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FFF系统主要由AFFF溶液桶,橡胶龙带,水管,此例混合器,间隙式喷头和龙带导向架等组成,AFFF溶液是一种专灭汽油火灾的化学剂,对道路隧道火灾中最常见的汽油火灾效果最佳,它的灭火作用在于能在油层表面形成泡沫薄膜,使火焰焰窒息而灭,并具有抑制油层表面汽油的蒸发能力,可防止重新着火和产生危险,在国内该系统已首先应用于延安东路隧道,加强了隧道灭火能力,增加了工,是隧道消除系统与国际道路隧道接轨标志之  相似文献   

20.
隧道内车辆碰撞、火焰和高温烟气的热辐射和热对流因素极易引发双火源或多火源火灾事故,严重威胁隧道内人员安全。为了研究纵向通风条件下隧道双火源火灾发展特性,依托上海市中心城区北横通道开展现场全尺寸火灾试验,采用2组柴油池火共进行5组火灾试验。通过改变双火源引燃时间和火源间距,重点分析连锁型双火源和不同火源间距下并发型双火源火灾发展全过程关键参数特性,包括火焰偏转角、火灾热释放速率、纵向和竖向烟气温度和一氧化碳浓度。试验结果表明:连锁型火灾由于引燃时间不同,双火源发展不同步,双火源的热释放速率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竞争燃烧显著。对于火源间距为2 m的连锁型双火源,不同发展阶段内下游火源的火焰偏转角始终大于上游火源的火焰偏转角。对于火源间距为5 m、10 m、20 m的并发型双火源,双火源的火焰偏转角基本接近一致。与以往全尺寸隧道火灾试验中拱顶烟气温度测量方案不同,采用间距为1 m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测量隧道拱顶烟气温度。对于不同火源间距下的双火源火灾,其拱顶纵向烟气温度分布曲线存在多个温度峰值。无论是热辐射导致的温度峰值还是热对流导致的温度峰值,下游火源对应的温度峰值始终大于上游火源对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