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近百辆营转非车辆车检技术状况检查表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对营转非大客车在车检时所存在的一些影响大客车道路行驶安全性的技术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这些分析一方面可以为车辆检测人员在检测车辆时的侧重点提供一定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使消费者对营转非车辆存在的技术缺陷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采用LabVIEW软件的Vision模块进行了某十字路口单向车流量的检测研究。通过背景消除、形态学分析、粒子分析及判断分析,确定了车辆识别和车辆数目计算的方法。所编写的程序实现了通过读取视频文件计算车辆数目及按顺序提取车辆图片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纹理不变性的车辆阴影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视频蕴含丰富的信息,视频监控与检测技术在ITS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视频测量交通参数,需要从序列图像分割出车辆.车辆分割面临的一个难点就是检测与车辆连在一起的阴影.由于阴影在很多特性上与车辆一致。阴影经常被当成车辆一部分,影响车辆分割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一般地,路面与车辆在纹理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文中推导了纹理在光照变化情况下的一种不变特性——极点分布,并提出了一个基于极点分布不变性的车辆阴影检测算法.这种算法能够精确地检测视频图像车辆的阴影,检测出因各种原因被误为车辆的路面,检测出车灯照射产生的路面亮斑,从而为车辆的精确分割和交通参数测量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述目前智能交通系统交通量信息采集子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几种车辆检测设备,对各自的检测原理作一分析,可有助于不同车辆占有率情况下交通异常事件判别模型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5.
交通部门2002年规定车辆的二级维护不作为道路检查项目,那么怎样把营运车辆的维护、定期检测落到实处,怎样有效监控车辆技术状况,是摆在运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二级维护与检测车辆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车辆自燃问题,在对车辆内部环境的监测信息进行探测、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车辆防自燃智能控制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温湿度监测、自动喷洒系统、自动报警3个子系统。温湿度检测子系统对监测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和湿度检测,为后续系统提供输入条件,给驾驶员提供直观的事故图像信息;自动喷洒子系统根据车辆状态采取启动控制;自动报警子系统由车载系统、显示系统和控制中心系统联动组成,以无线通信和接口技术为基础,从而达到同时向警方和车主提供报警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车辆技术状况保障集车辆维修、运用、检测、救援、配件供应为一体 ,其核心是提高车辆技术状况 ,为道路运输提供安全、高效、低耗、有力的保障。为适应加快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新形势 ,车辆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应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 ,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各种汽车的行驶速度也越来越高,车辆速度表的准确性关系着车辆的行驶安全。车辆检测过程中使用好车速表检验台,并对车辆速度表进行科学、准确的检测,是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下面结合实际就车速表检验台使用与维护做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9.
王波 《城市公共交通》2004,(1):33-33,35
公交企业实行了车辆定期检测、视情修理以后,对车辆一级维护大多不够重视.有的由驾驶员自行解决,有的流于形式,有的直接取消,若驾驶员缺乏维修机械常识,就会使车辆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而无觉察,不能做到对故障及时发现、及时排除,而使故障扩大、材料消耗增多,加大运行维修成本.因此,重视一级维护,使车辆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占地33800余平米,承担6000余部公交车辆检测任务的北京公交集团第二检测场日前建成投入使用。新落成的检测场分为保修作业、保修停车、综合服务、行政办公区四个功能区,建有两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车辆检测线,每条检测线10分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型客货车辆安全技术标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大型客货车辆安全标准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在汽车生产管理、机动车查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等标准执行层面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对我国大型客货车辆安全技术标准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2.
车辆路径问题是现有物流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到目前为止,所有这些研究都是针对确定环境下的车辆路径问题或不确定车辆路径问题中具有模糊或随机需求的问题,尚未发现有对随机行驶时间的多类型车辆路径问题进行研究.针对随机信息条件下的多类型车辆路径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不确定规划理论建立了该问题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及算法对于多类型车辆路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路面不平整引起的车辆动载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不平整路面上行驶车辆的动载特性,研究了西宝高速公路平整度实测结果,用正弦曲线模拟路面表面,建立了考虑汽车侧倾因素和轮胎阻尼的四自由度车辆振动模型,利用模态理论和编程计算对车辆振动模型在不同路面波长、不同振幅、不同行车速度及左右车轮激励不同时的动载进行了分析和求解,给出了车辆在不平整路面上行驶时产生的动载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波形路面上产生的动荷载沿路线纵向呈波形分布,在路面上行驶的车辆对路面可能产生很大的动荷载,最大动荷载系数可达到2.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冲击系数的不确定性,采用移动跑车试验方法得到桥梁最不利荷载位置处的动、静挠度值,结合新欣南大桥汽车冲击系数,对其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比较,得到以下结论:随着车速的增加,汽车冲击系数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一定车速下取得最大值。而各国相关规范中冲击系数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差距很大,实测冲击系数随着车速的变化会有一定的差别,各国规范并没有反映出其变化规律,因此需要依据大量的移动荷载试验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为方便、快速地分析多点输入轨道车辆的平稳性,基于虚拟激励原理,提出了平稳性分析方法。当车辆系统受多点全相关随机激励时,应用此方法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响应功率谱矩阵的计算化简为两个矢量相乘,利用所获得的功率谱和随机振动中的反演技术,分析轨道车辆的平稳性指标。以TR08磁浮车辆为原型,建立了磁浮车辆的垂向动力学模型,运用虚拟激励分析方法计算了磁浮车辆的响应功率谱。在频域中,磁浮车辆车体中心处的Sperling指标为1.653,车辆的平稳性等级为优,通过反演运算获得了响应的幅值谱和时间历程,分析过程简单,计算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6.
虚拟车载仪表系统是列车车载智能显示终端人机交互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有车载智能终端虚拟仪表呈现方式复杂,再现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在分析轨道车辆车载仪表显示特点的基础上,定义了仪表仿真形态逼真度的概念及内涵,建立了基于实时绘制、图像旋转的复杂元素运动算法,提出了指针表盘耦合误差修正、图像旋转失真修正两种形态逼真度误差修正方法,提高了车载仪表仿真的形态逼真度.最后以动车组DMI等车载仪表为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实现的仪表效果具有很高的形态逼真度,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现有车载仪表中全部的显示效果,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城市公交区间车线路上闲置车辆的利用率,对区间车设置及其组合调度可行性、工作流程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区间车线路上车辆的运行特点,构建了区间车线路上发车场站的一组逆差函数,通过发车场站内部调度和场站之间插入空驶车次,实现了以最小的车队规模运行区间车线路的所有车次.研究了大连市某公交区间车线路.结果表明,区间车与全程车组合调度后的运行区间车线路的车辆数目获得了优化.  相似文献   

18.
地磁车辆检测器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交通流信息检测技术,而利用单节点检测数据完成车速估计是该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首先对地磁车辆检测技术予以简要介绍,然后基于对道路车辆车长分布规律的分析,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车流特征分区的车速估计算法. 该算法充分考虑实际应用中各类车型组成情况,应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实现大型车与小型车的分类,基于城市道路小型车居多且车长分布集中的特点,仅利用小型车通过时间检测数据完成对平均车速的估计. 最后,选取实际路段开展试验,并基于Matlab平台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车流特征分区算法稳定性好,平均准确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分析轮对等效锥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设计不同等效锥度磨耗型踏面和锥形踏面的方法,通过轮轨接触和车辆动力学计算,分析了等效锥度对车辆临界速度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临界速度并不严格地与等效锥度平方根成反比,而是存在临界速度较高的小等效锥度区域,太小、太大的等效锥度均会导致临界速度迅速降低.等效锥度随轮对横移的增大而增大有利于提高曲线通过性能,并可缓解轮缘磨耗.因此,在轮对小幅横移时等效锥度可以取较小值,并随轮对横移量的增大而增大,可兼顾车辆临界速度与曲线通过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地磁车辆检测器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交通流信息检测技术,而利用单节点检测数据完成车速估计是该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首先对地磁车辆检测技术予以简要介绍,然后基于对道路车辆车长分布规律的分析,在合理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车流特征分区的车速估计算法. 该算法充分考虑实际应用中各类车型组成情况,应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实现大型车与小型车的分类,基于城市道路小型车居多且车长分布集中的特点,仅利用小型车通过时间检测数据完成对平均车速的估计. 最后,选取实际路段开展试验,并基于Matlab平台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车流特征分区算法稳定性好,平均准确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