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鲁滨逊飘流记》谈起《鲁滨逊飘流记》是十八世纪初叶英国作家笛福所写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冒险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十八岁开始航海生涯,由于船舶遇险,鲁滨逊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为了摆脱荒岛上孤身一人的处境,鲁滨逊花了整整二年时间,造了一条独木帆船。船造好后,鲁滨逊就乘船作了一次惊险的海上航行。  相似文献   

2.
海员救生梯     
最近,英国人发明了一种海员救生梯。这种海员救生梯是专门用来营救落水海员的。救生梯由一串串系有脚蹬的矩形组件连接而成。这些矩形组件是用枢轴连接的。因此,救生梯可以捆扎收藏。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7,(7):1-9
英国航运崛起于15世纪中叶,至二战结束之际海员队伍发展达到了全盛。然而20世纪80年代英国航运出现了明显衰退迹象,运力下滑,航运人才危机显露。通过回顾英国航运兴衰历史,并对英国海员政策进行梳理与评估,可以发现,航运的繁荣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以国防为导向的航运政策可以壮大海员队伍,提升海权。反之,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则可能导致航运人才断层,致使航运走向不可逆转的颓势。以英国航运衰落为鉴,要捍卫我国航运业和海员队伍的发展成果,需要国家出台政策,对航运企业进行更大范围的财政税收扶持,并对海员培养予以大力支持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英国将于今年出台一系列新法规,以加强在船上封闭空间工作的海员的安全.该行业长期以来一直呼吁采取新措施来保护需要进入已长时间关闭且没有通风的区域的海员.  相似文献   

5.
对于船舶管理业来说,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海员,这是业内人土的共识。船舶管理人关心、照顾海员,海员则会悉心管理船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否则,将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如何将关心、照顾海员具体体现在船舶上,在船舶上营造一方海员的乐园,是船舶管理业者的要务。 由ITF(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发起、英国卡迪福国际海员研究中心(SIRC)承办的  相似文献   

6.
经过国内多家劳务公司及其驻海外代表的共同努力,中国海员近年来陆续突破了挪威、希腊、德国、英国等欧美国家的劳务市场,但基于中国海员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我们要想与菲律宾、波兰等国在劳务外派领域一拼高下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外派海员总人数离预期目标相距甚远,与菲律宾的20万名外派海员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航海技术》2007,(4):51-51
随着中国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代表中国政府与英国海上警备署(MCA)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英国主管机关之间关于相互承认海员适任证书的备忘录》,我国已经与英国、挪威、荷兰等18个国家签署关于互认海员适任证书的协议或备忘录。  相似文献   

8.
2011年6月25日,全球150多万海员迎来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世界“海员日”.这一节日是国际海事组织为了感谢海员的贡献、向海员致敬,而在一年前设立的.为热烈庆祝这一节日,由交通运输部主办的2011年中国海员大会在上海黄浦江畔隆重召开,航运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中国海员这个主题,说贡献、谈维权、论发展,共赞中国海员无私奉献精神,共谋中国海员美好职业生涯,共商中国海员强国大计.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亲自发来贺电,向全国海员表示节日的祝贺.全国各地在当天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藉由这个难得的节日,海员——这个特殊的职业,再次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过去一般认为中国人登上海船工作,广东人比别省为早。不过仔细分析一下,那些都是由外国“头脑”雇佣的,挤在印度、缅甸等国的海员中,做的是按航次计薪的临时工。按当时英国海事法规,凡受雇海员须签契约,记入航海日记的,才算是正式海员。凡临时工“头脑”随时可以解雇,船上只记人数,不签契约。中英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后,航行于远东的英轮,在上海陆续改雇中国人为海员。舟山与宁波东钱湖附近,因得地理之利.居民对渔帆操作经验丰富,创被雇之先声,虽是包工制,但每一海员都捺过指印订有雇佣契约,劳资双方各有一份。契约全是英文书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置出发,以航海院校老师视角,比较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等海员强国在培养本国海员教育上的优势和经验,并提出我国航海教育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航海是男士的职业,三四个月叫短航,七八个月称长航,于满十个月到一年才能离船休假.海员有海员的苦,也有海员的乐,苦和乐都是大喜大悲跌荡起伏的.军人的妻子可以边关探夫,海员的妻子只能对照世界地图估计丈夫大概的座标.海员一年中哭过,也笑过,海员一生中更爱过,他们爱事业,也爱家庭.他们是不大为人知的群体,本文记述的就是海员群体中的一员,那一波三折的情感经历.  相似文献   

12.
一六二○年,英国、荷兰和其它欧洲国家的一批宗教徒,忍受不了当时欧洲宗教的迫害,与另外一批希望寻找新生活的欧洲人和海员乘坐当时英国的一艘名五月花的轮船,于一六二○年九月十六日离英国,在辽阔浩瀚的大西洋上,与惊涛骇浪搏斗六十六天后,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港口海员福利工作既平凡又重要。位于港口的福利机构为海员提供前往购物场所、海员中心的交通服务。在海员中心,国际海员可以打电话回家,与朋友和亲人畅谈,还有一个温馨的岸上环境供其放松休息。更重要的是,在海员所到港口,从事海员福利工作的员工和志愿者对辛勤工作的海员给予承认、重视、关心和真诚的欢迎。正如纽约海员国际中心执行主任马歇尔·德雷格(Marsh L.Drege)所言,随船牧师、访船代表和志愿者确保海员知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员的减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随着船舶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海员的工作强度与负荷逐步减少,加之各船公司越来越重视海员的饮食营养与医疗保健问题,使海员群体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然而,在海员的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海员肥胖症.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海员群体中,约有55.7%的海员体重超重,约有25%~30%的海员为肥胖.海员肥胖症已经成为影响海员健康的又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于海东  魏薇 《中国水运》2006,6(5):56-57
1921年4月6日,由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会名的中国海员工会前身“中华海员工业联合总会”,经过海员工人运动先驱者林伟民、苏兆征等人的不懈努力,冲破重重阴霾,率先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宣告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借鉴英国航海类“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国内航海类专业院校办学特点,破解学生上船实践的难题,构建政、行、企、校多元协同命运共同体,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高职院校海员教育模式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俊杰 《中国船检》2002,(10):32-35
1979年,由中国远洋运输公司派出的29名海员登上了日本饭野公司的6万吨油轮"睦帮"丸工作,这是我国最早一批外派海员,从此拉开了中国海员人才外派的序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航运业快速扩展,对海员的需求日见增长,从1979年到1999年,我国已向国外提供各类商船海员41.38万人.2002年8月1日之后,国际上将严格执行STCW95公约,海员人才外派门槛升高.  相似文献   

18.
《航海》2011,(6):6-7
上海市航海学会与英国航海学会于10月18日,在上海远洋宾馆海韵国际会议厅举办学术交流会,邀请中外航海界领导、专家一百余人。交流会以"新时代海员的铸就"为主题,围绕新时期一个合格国际海员的成长历程,涉及专业学习、培训、实践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2月10日上午,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英国货轮"阿尔卡卡"号正向圭亚那的乔治敦驶去.船上的水手突然发现海面上有一只橡皮筏随波漂荡,随即货轮向救生筏靠去.筏上只有一个人,他的模样让海员们吃了一惊.他是一个满脸胡须的青年,正骄傲地挥舞着一面法国国旗.  相似文献   

20.
2021年6月25日"世界海员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是"为海员创造公平的未来".确定这一主题旨在提升全世界、全社会对海员职业的尊重,提请人们关注海员在全球经济贸易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全球航运业的巨大贡献.尤其是当前的全球新冠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切感受到海员的关键作用.正是坚守在疫情前线的海员的奉献和付出,确保了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