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轿车轮胎噪声测试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某轿车作为测试平台,通过换装不同型号轮胎,在消声室转鼓上进行了滑行工况下的噪声测试.给出了评价轮胎噪声时轮胎附近、车内的测点位置.通过对不同型号轮胎各测点响度对比分析及同型号轮胎不同测点的频谱分析,提出了在整车消声室内测试与评价轮胎噪声的方法,为整车轮胎噪声的评价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升整车在单轴底盘测功机上进行油耗试验时的测试精度,基于整车利用底盘测功机进行非驱动轮惯量测试,采用测试值代替经验值,并对油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在油耗测试时采用非驱动论惯量测试值加载对结果的影响。首先利用底盘测功机测试整车的车轮惯量,得到整车在底盘测功机上的加载质量;其次对整车的万有特性进行测试,得到整车在发动机不同转速、不同功率下的燃料消耗量;再通过整车万有特性对不同车轮惯量(经验值和测试值)加载下的中国重型商用车测试工况(CHTC)油耗和中国-世界重型商用车瞬态循环工况(C-WTVC)油耗进行仿真校核,最终得到车轮惯量测试值和经验值的油耗差值,其结果表明,使用车轮惯量测试值时,能够有效提高单轴底盘测功机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3.
程鹏 《北京汽车》2021,(3):28-31
研究铝合金车轮横向刚性,对车轮本体的横向刚性进行测试,通过整车路噪测试研究不同横向刚性车轮对整车路噪的影响.通过车轮横向刚性建模仿真和DOE(Design of Experiment,试验设计)分析,找到车轮结构设计对横向刚性的影响规律,为车轮前期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经验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一、初步检查 对于ACCORD、CIVIC、CIVIC DEL SOL、ODYSSEY、PASSPORT、CR—V、PRELUDE型车,检查车轮定位之前,首先应进行初步检查: (1)检查悬架是否变形。 (2)检查轮胎型号、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车轮、轮胎、球头的磨损状况。 二、前轮定位参数的检查与调  相似文献   

5.
介绍轿车车轮在轮胎充气、螺栓拧紧、垂直负荷、制动四种工况的应力测试及结果分析,由此可得出其应力在轮辋、轮辐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
轮胎的选配应该根据车型、轮辋型号来进行。同一车型上应装配同一规格、结构、层级、花纹的轮胎。当不同型号的轮胎混装时,轻者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严重时将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可能使车辆失去控制。特别注意不能将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混装在同一辆汽车上,因为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在结构和性能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帘线布置角度有较大的差别,致使两种轮胎的侧向刚度不同,汽车的转向特性就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若将两种轮胎混装在同一轴上,就会改变汽车的转向特性,使汽车在高速行驶或在光滑路面行驶时,容易出现转向失控等危险情况,所以禁止将子午线轮胎和普通斜交轮胎装在同一辆汽车上,同时所有车轮必须使用同种规格型号的轮胎。选择轮胎时应注意的问题@王培  相似文献   

7.
车轮定位参数直接影响汽车操稳性和轮胎磨损情况。设计正确的定位参数,生产上更好地控制各个参数,对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获得良好的操控型和乘坐的舒适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力学角度阐述了车轮定位的基本理论,深入分析了悬架高度,前束,外倾,主销后倾等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良好的定位参数设计和生产上精确地控制对于悬架以及整车的重要性。以某车型悬架高度测量值超差为实例,通过对悬架高度定义,悬架高度对四轮定位参数判定的影响,分析了定位参数对整车判定的影响。从测量,装配,零件质量三个大方面分别对影响悬架高度的的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和排查,找到引起车高测量超差的原因。理论计算出了补偿值作为短期措施;在图纸无要求的情况下,通过反向测量进口零件的方法分析对修改零件做出了正确的推断,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推断的正确性,通过修改弹簧连杆使得车高测量值超差问题最终得到了解决。此外,通过对潜在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从整车角度比较全面地分析了车高超差的原因,对于今后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8.
动力吸振器在降低车内路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整车的车内噪声测试和对轮胎的有限元分析,确定了车内后排噪声的根源(轮胎空腔共鸣噪声)及其频段。在此基础上,采用在车辆的簧下机件上安装一个与轮胎空腔模态频率相同相位相反的动力吸振器的方法,大幅度抵消了车轮在该频段上的振动,从而减小了车轮振动对轮胎空腔模态的激励,基本消除了轮胎的空腔共鸣噪声,改善了整车的NVH特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车轮扭矩传感器开发了轮胎滚动阻力测试系统。介绍了在双滚筒上测试轮胎滚动阻力和阻力系数的原理、轮胎滚动阻力测试系统的构成及测试系统软件的开发。在赛欧SLX-AT轿车的驱动轮上对该系统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可克服滚动阻力滑行测试法和反拖测试法的不足,提高轮胎滚动阻力的检测精度,为研究轮胎滚动阻力特性提供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铝合金车轮在重型越野汽车上的工程应用,及其加工工艺,设计了铝合金车轮的结构型式及特性参数。并以ANSYS软件为工具,对越野汽车车轮进行受力分析,详细准确地确定了车轮的受力情况和应力分布部位,依托分析结果对车轮进行优化,达到降低车轮关键部位应力的目的。并通过实际装车试验验证,结果显示该重型越野汽车轻量化车轮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解决了车辆轻量化的问题,提高了整车的质量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1.
车轮外倾角与车轮前束值是车轮定位中的两个重要参数,车轮前束是为了抵消车轮外倾产生的侧滑不利影响,因此前束值要与车轮的外倾角有合理的匹配。综合考虑车辆的结构参数和轮胎特性,基于车轮的侧滑机理,推导出车轮外倾角与前束值的合理匹配关系模型,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在车辆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合理的确定车轮的外倾角与前束值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欧盟ECE R117针对C1类轮胎的雪面抓地性能测试方法,建立了C1类轮胎的雪面抓地性能测试评价流程,结合CATARC寒区试验场,进行了C1类雪地轮胎雪面抓地性能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测试试验,为我国轮胎企业的产品性能开发、测试评价标准制定、轮胎与整车性能匹配及申请欧盟认证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 《驾驶园》2011,(5):64-65
给车轮进行正确的定位,可以使汽车操纵起来更安全、乘坐更舒适,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延长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车轮定位整合了转向和悬挂系统的所有几何参数,以便获得安全的操纵性、乘坐的舒适性以及最长的轮胎使用寿命。轮胎磨损与方向的可控性车轮外倾角、车轮前束角和转  相似文献   

14.
不同几何参数车轮的汽车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立敏  胡兴军  张世村 《汽车工程》2006,28(5):451-454,459
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对单个车轮进行了深入的仿真模拟,增加了对车轮辐板外形的模拟。通过对同一型号的、有不同辐板开孔的车轮进行分组研究发现,车轮几何参数的改变不仅影响车轮局部流动,还影响整个汽车的流场特性。进一步分析流场计算结果表明,车轮周围流场中涡量变化是引起汽车以及车轮气动阻力系数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车轮是汽车的安全部件,不仅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疲劳强度。车轮的强度不仅与轮胎气压、车辆重量、轮胎最大载荷、车辆速度、使用温度和腐蚀等使用环境有关,还受到与之连接零件轮毂的结构影响。文章对不同轮毂结构对车轮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优化轮毂结构可以提升车轮的安全率和使用寿命,给解决车轮开裂问题和车轮轻量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行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承载着全车重量,传递驱动转矩外,车轮还起着减震、缓冲、转向及制动的作用。轮胎对汽车的驾驶性、舒适性、燃油经济性及安全性等各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从不同花纹轮胎的性能,轮胎性能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和分轮位匹配轮胎花纹的优势等方面分析,为整车提供更经济、安全、可靠的轮胎花纹的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17.
车轮定位失准将导致轮胎、转向机件的不正常磨损,前轮摆振、操纵性能变坏,同时还影响到行驶安全性,因此在车辆使用中应做好车轮定位的检查与调整。  相似文献   

18.
动力性、经济性是汽车的基本性能之一,其重要性在法规日益严苛的今天不言而喻。文章利用AVL Cruise软件对某MT车型进行整车建模,并对车辆传动系统(档位速比,主减速比,轮胎半径等参数)设置多种匹配方案,进行优化仿真对比分析,确定最佳方案。最后通过对实车进行基本性能测试验证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盘型砂轮、轮毂、轮胎螺栓的清理在对大型客车及卡车进行轮胎拆装作业之前,首先应对轮胎进行全面清理。我们可以按照盘型砂轮表面、车轮与螺母接触面、轮毂表面、车轮上的螺栓及螺母的顺序,对其上的锈渍、渣子及泥污进行清理。鉴于厚重的涂料会使车轮上的螺栓老化、折损,所以,请不要在盘型砂轮表面、车轮与螺母接触面、轮毂表面等处填涂涂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弥补现有轮边驱动电动车辆驱动系统的缺陷,设计了一种新型双电机独立驱动系统。该系统采用两台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动力源,依靠两套减速齿轮组分别进行减速,用短半轴来带动车轮旋转。在系统构型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车辆动力学理论,进行了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电池在内的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并进行了整车性能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满足指标要求,证明了匹配方法的正确性。该驱动方案和匹配方法为新型动力系统开发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