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九儿 《摩托车》2011,(6):86-88
他叫H.Clay Jones,认识他的人都会叫他克雷,他也习惯了别人称呼他为"老外",他来到中国十年了,他和他的摩托车以及一只叫做Jackson的狗过着自由的生活,他为什么来中国?为什么又定居在北京?他和摩托车有着怎样的情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原汁原味的美派骑士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5,(8)
<正>当我第一次把他抱入怀中,他是如此的弱小无助。我对他说,请你放心,有我在,我会陪着你。当他第一次吃力的在床上爬起来试图翻身时,他是那么的笨拙。我对他说,不要着急,我在这里等着你。当他第一次咿咿唔唔学语时,他没有丝毫的意识,不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我看着他,也跟他咿咿唔唔的,他手舞足蹈的开心地笑了。当他试着迈出第一步时,他  相似文献   

3.
Martine  Cooper  Smith  雨娘 《车时代》2008,(1):88-89
这是我一个非常亲密的朋友。我们年龄相差43岁,却无话不谈,他非常风趣,平易近人,他对高科技的事物感到惊奇,却又不知所措。他是个典型的美国人,让他写出这么长的一篇文章,我和他都煞费苦心。他只会用两个手指打字。我则一遍遍的跟他解释绝对能保证他的隐私,并教他怎样把照片压缩后再发过来。他才在截稿前的几个小时内发来这篇稿件(照片还是一张一张发过来的)。他完全不懂现在的汽车技术,却又对汽车有很多独到的见解。约稿前,我问了他几个问题,并要他在文章中回答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他对扭矩的理解,因为他一生开过很多车,而且不乏好车。我对他的答案很期待,他也给了一个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回答,他根本不知道扭矩是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他,是源自欧洲的经典品牌他,诞生于欧洲大陆的中心他,起步于纯粹的机械工业他的血液里融汇了睿智与奉献他饱经洗礼传承魅力他没有大多数后起之辈的张扬与高调,却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内涵瑟深邃。  相似文献   

5.
他的身材虽不魁梧,但是每次专业训练,他的身影却最引人注目;他的相貌虽然普通,但是在战友们的眼里,他却是明星。他,就是第二炮兵后勤部汽车营下士景灿祝。从军4年,他连年被评为"优秀士兵"、"红旗车驾驶员"、"技术能手",更值得称道的是,他在短短3  相似文献   

6.
他风度翩翩,衣着考究,他的脸上总是带着绅士的微笑。他是来自英国的一位伯爵,古德伍德是他世袭的领地,在他的努力下,每年夏季古德伍德成为速度与运动的圣地。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0,(7):91-91
他姓车,名大方,人称外号为"车大胆"。"车大胆"确实胆大,他开着他那辆"雪铁龙",上西藏、下海南、闯戈壁、过荒滩,独行天下。他曾驾车夜行草原,被群狼围困,他声不抖,身不麻,歌声照样洪亮。他也曾在雨中驾车翻越秦岭巴山.那几步一拐弯的悬崖险道也不曾让他胆寒.他踩油门的脚照样坚稳.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2017,(8)
正他是珠三角地区的摩旅狂人,连续去了十次西藏,足迹遍布国内、东南亚、欧洲。他的时间被分成了两部分——工作时间和摩旅时间,家乡和他乡在他生命里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他说,"没骑摩托车去过的地方,不算真正到过……"可是,不论摩旅圈还是车迷圈,他又表现得非常低调,有关摩旅,他的解释是不经意间误入"骑"途,不知不觉"吾入骑途",再也不能自拔。"吾入骑途"正是他的网名,但我们更喜欢取他名字里的一个字,叫他"云哥"。在东莞,他就是摩旅圈中的"带头大哥",尽管这里也是他的"他乡"……  相似文献   

9.
潘树德离开金鑫的办公室,走进空空的电梯,他有点疲惫地靠在墙上,闭上眼睛.没有人的时候他就这样放松自己.电梯平稳地下到底层,停驶的一刹那,他睁开眼睛,电梯门打开的时候,他瞥见走廊里闪过一个女人的身影,一个他非常熟悉又非常陌生的身影,飘忽而过.是飞云?"文革"中他躲避在潘家村时,曾经和一个陌生的女人有过一夜情.这个飘忽过去的身影使他想起了这个神秘的女人.他呆住了.他赶紧走出电梯,左右环顾,那女人正站在办公楼的外面和人说话.潘树德走过去,阳光下看得清清楚楚,是杭天飞.他不由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0.
他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汽修行业,历经了我国汽车后市场发展的各个阶段;他是中国科学院"心理资本"专业的在读硕士;他如今热衷于研究汽修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希望摸索出一条崭新的运营之路。他叫张早根,他说自己是名字里传承着江南古训却有着北方性格的平凡人,他的观点独树一帜,他的管理高瞻远瞩。他即将为大家呈现的,也许是我们不曾设想过的行业未来和我们不曾尝试过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九儿  高扬 《摩托车》2011,(5):88-90
他叫H.Clay Jones,认识他的人都会叫他克雷,他也习惯了别人称呼他为"老外",他来到中国十年了,他和他的摩托车以及一只叫做Jackson的狗过着自由的生活,他为什么来中国?为什么又定居在北京?他和摩托车有着怎样的情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原汁原味的美派骑士的生活。M:北京《摩托车》杂志 H:H.Clay Jones M:你多会来的中国?为什么选择来中国呢?H:2000年我在越南的时候,我和明斯克(Minsk)俱乐部的朋友一起去越南北部靠近中越  相似文献   

12.
一个从德国回来的朋友讲:一次,他走过一个路口,恰好红灯禁行.于是,他就止步等待.和他一同等的还有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他等了10多分钟,路口的指示灯依然是红色禁行,很显然灯坏了,他就走了过去,可他发现那个小男孩还站在那儿,以严谨著称的德国的小男孩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至今让他难忘,颇有感慨.  相似文献   

13.
当他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远离故土,到遥远的东方去经商了,而他只能眼看着他们离去,因为在父亲走的时候,和蔼地抱着他说:"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些吧。"那时,或许父亲只是随便一说,但这句话已经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不知过了多久,父亲与叔叔终于满载归来了他便天天缠着他们,要他们给他讲故事,  相似文献   

14.
学徒时,他是师傅眼中的"千里马";单位里,他是事故车修复的行家里手。他曾获首届钣金比赛北京市第二名,他是交通部特聘专家,历届北京市职业技能比赛裁判,同时兼任全国多所职业院校技术顾问,他还对晦涩难懂的金属金相及金相图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体会。他就是汽修行业的钣金喷漆专家—臧联防。还记得与臧联防的初次见面,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个头不高,说话风趣,为人谦逊。他说自己出生于江苏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多高学历,没有太多成就,但随着谈话的深入,他汽修人的本色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5.
放弃与选择     
我是他的"丫头",他说他喜欢这样叫我,我也想当他身边永远的小丫头,可是世上没有什么永远绝对的东西,尤其是爱情!  相似文献   

16.
书摘     
新书速递揭秘陈云起伏一生:他影响了中国作者:叶永烈四川人民出版社他低调得近乎神秘,却每每在中共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发挥重要作用。他是中共的"红色掌柜",他奠定的中国经济体制影响至今。"摸着石头过河"是他的名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是他一生经验的高度概括。他就是陈云,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他都在影响着中国。他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结束了长达10多年的恶性通胀。  相似文献   

17.
正他被誉为"赛车教父",他曾经统治世界最高性能跑车70多年,他的名字成为速度、地位和财富的象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和神秘色彩——他就是恩佐·法拉利。意大利法拉利汽车公司的创始人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在1898年2月18日诞生于意大利北部摩德纳城的一个小钣金厂主家里。他父亲本打算把他培养成一名歌手或者新闻记者,然而他却成了一名赛车手、工程师、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罗西最近的确有点烦,赛场上与斯通纳的冠军之争越来越让车迷看不到希望,而他家乡又传来意大利税务局查他逃税的消息,据传涉及税额6000万欧元,这些钱对于罗西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他也表示这些事情将由他的会计师来处理,但负面消息却让他很没面子,但愿不会影响到他在赛场上的比赛.  相似文献   

19.
福特本人使用他的T型车,作为访问的名片.他送一辆T型车给著名的博物学家约翰·巴洛夫,希望这车能缓和他"对进步的怀恨".他还送一辆给他崇拜的偶像爱迪生.  相似文献   

20.
阿明对摩托车已达到痴迷的程度.几年来,他买一辆车又卖一辆车,至今已换过几个品牌好几辆车了,新买的这辆嘉陵250更成了他的心肝宝贝.摩托车对他来说,上下班时是他代步的工具;散步(兜风)时似乎是他手挽手的伴侣;长途旅游时便成了他的骄傲;维护保养时就像他在精心呵护着的儿子.为此,他买了不少摩托车方面的书籍,摩托车类的杂志更是见一本买一本,日积月累,他具有的广博精深的摩托车方面的知识,不亚于一个专家.上至国家对摩托车产业的政策和摩托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中到全国及世界品牌摩托车企业产销量的增减变化,下到摩托车的结构到每一个零部件的技术的更新材料的优化,他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如数家珍.如果哪一次摩托车专业会议请他去作一报告,他定会亳不逊色地讲它个三五小时而且让听众口服心服.他那漂亮而贤慧的妻子经常不无妒忌地揶揄他:耶!你对摩托车好像比对我还上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