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国有港口企业的应对策略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国有港口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要充分利用国有港口企业用地无偿划拨和岸线免费使用的优势,抢占先机,在外资大举进军国内港口业之前迅速扩大码头规模,增强港口配套产业的实力,发挥配套产业对港口主业的支持作用,形成在本港的综合规模优势。土地和岸线的无偿使用可以保证国有港口企业在日后与外资码头企业展开价格战时处于有利位置。低成本支撑下的低价格策略,不仅可以让成本高昂的外资码头无利可图,而且可以抑制那些大的国际航运公司投资经营码头的欲望,这是防止新的投资者进入本地港口业的一个很有效的障碍。  相似文献   

2.
叶永清 《中国港口》2001,(10):15-16
2000年对于温州港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该年10月17日,港口体制改革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波折,终于结出成果,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温州港务管理局实现政企分开,成立温州港务集团.自此,温州国有港口企业将脱离港政管理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力投入港口经济建设.这对于港口企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脱离了港务局,国有港口企业今后与其他资本性质的港埠企业以及货主码头将平起平坐,不再有过去的行政干预优势可言,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将会有很大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3.
我国港口民营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化港口体制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而我国港口的民营化改造是大势所趋.港口民营化的实质是使从事港口经营业务的企业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拓展它的融资渠道,进行市场化经营.港口民营化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公司制改造,剥离港务企业承担的政府职能,港务局改制为港务公司,成为法人实体; 2)商业化改造,政府出售港口的国有股权,引入合资合作伙伴,打破国有港务企业垄断经营的状况;将码头的股票公开上市;使港口从原先依赖政府补贴的公益为主型港口,转变为靠企业自主建设、自我积累发展的效益为主型港口; 3)私有化改造,将港口或码头直接售予私营企业,或出租给私营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4.
李兴湖  陈馨 《中国港口》2005,(10):43-45
1.新《内贸费规》的实施,标志着在落实港口经营人自主定价权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长期以来,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港口尤其是国有公共码头,其费收项目及标准都是严格的政府定价。这种费规管理模式实际上限制和剥夺了港口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实际操作中是剥夺了港口企业制订超过政府定价上限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港口码头工程建设的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合理的工程结构设计是关键。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影响港口码头工程结构稳定因素的研究,认为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应考虑结构可靠性、服务年限、耐久性、加固设计等因素,以确保港口码头工程质量,更好地为航运服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量不断增加.作为连接海上与腹地运输线枢纽的港口码头,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码头结构设计和建造的可靠性也成为保证海上运榆通畅的重要条件.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各国结构设计标准向同一方向发展的趋势,欧洲规范的统一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本文介绍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结构设计标准的体系和港口码头结构的设计规范体系.并对这些国家港口码头设计规范的内容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7.
凭籍“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天时地利的羊城广州,自古迄今就一直演绎着南中国大都会的鼎盛繁荣,而雄踞我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中心的广州港则是这个大舞台的主角。改革开放以来,广州港不但成为华南最大的综合性港口,而且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我国沿海重要港口。2006年12月21日,恰逢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t之际,我们来到广州港集团采访。我们参观了该集团新沙码头、南沙汽车码头、南沙集装箱码头一二期等,并在集团会议室采访了集团的掌门人——陈洪先董事长。港口生产年年攀升记者:陈董事长,广州港作为一家大型的国有…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水陆交通运输业受制于港口码头工程质量这一问题,运用预制块体施工技术通过沉箱出移安置回填技术提高了施工技术保证了港口码头工程施工质量,得出了依靠预制块体施工技术可以满足港口码头工程对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文胜 《水运管理》2001,(12):37-38
我国国有港口新一轮改革即将开始。国务院作出港口彻底实行政企分开的决策是非常及时的。这意味着我国港口企业将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 建国50多年来,我国港口,特别是国有大港为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运输和保障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集装箱吞吐量方面,我国港口的成绩尤为显著,近年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左右,2000年除多年保持龙头地位的香港和台湾省的高雄、基隆和台中3港外,大陆已有上海、深圳等9个港口跻身全球吞吐量前100位大港行列。但港口企业本身的发展却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0.
肖钟熙 《集装箱化》2005,(7):19-20,22
“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是利用国际资源更高级的形式。港口是我国国内(不包括港、澳、台,下同)交通部门中,最早引进外资的领域。在引进来方面,十几年来,中外合资的港口已遍布全国,新建的集装箱码头除洋山一期外,几乎都有外资的介入,这些对我国港口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保证了我国在加入WTO 后对外贸易的飞速增长,使港口成为开辟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的有力工具。但在“走出去”上,我国虽已经启动了走向国际港口市场的步伐,两个大型航运企业已经在国外投资建设了自己的码头。但与我国国家实力,我国港口企业的实力和我国港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