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的耦合场分析单元对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影响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温度应力的因素,得出了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未出现和出现反射裂缝时的温度应力分布情况,并对预切缝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出现反射裂缝时的温度应力与普通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具有排水性沥青面层的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温度场,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来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温度场进行预估,并对沪宁高速镇江支线两种结构形式的沥青路面的温度场进行了长时间的监测。发现排水性沥青上面层底面的夏季日最高温度较普通密级配沥青路面低2℃左右,冬季最低温度高1℃左右;排水性沥青路面的半刚性基层顶面日温度变幅较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路面低3~4℃;建立的温度预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温度相差较小。结果表明,排水性沥青面层有很好的温度调节作用,能有效改善半刚性基层的温度状况;建立的温度模型可以对半刚性基层路面的温度场进行可靠的预估。  相似文献   

3.
沥青材料的感温性导致沥青路面在不同温度、相同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同的路表弯沉,而JTG D50- 20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关于温度对现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荷载反应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该文从沥青材料的粘弹性出发,利用Bisar软件计算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在不同温度下的荷载反应,分析拟合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4.
针对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是否出现开裂的问题,建立了路面结构的三维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半刚性基层和沥青路面均出现开裂、半刚性基层未开裂但沥青路面开裂的弯沉和弯沉盆变化特性,比较了半刚性基层和沥青路面均出现开裂时与半刚性基层未开裂但沥青路面开裂时路面弯沉盆的差异,结果表明,沥青路面面层和基层均出现开裂,路面裂缝传荷效率LTE最小和弯沉盆最大斜率km最大。因此,此两参数可用于判别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是否开裂。  相似文献   

5.
城市道路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济南市城市道路常用的三种主要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半刚性基层、复合式基层及柔性基层路面结构,该文采用壳牌设计软件BISAR 3.0计算三种结构沥青路面的应力、应变响应,对各自受力不利形式及空间位置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比较,证明:从力学角度分析,复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在各项力学性能均优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推...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损坏形式,提出了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局部损坏的快速修复技术,给出了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条状修复结构的极限状态方程和设计流程,现场试验表明: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可为养护管理和技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有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中,各种形式的裂缝病害是其最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半刚性基层开裂是造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因素,是该种基层路面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文对已建成的沥青路面裂缝病害的调查,了解裂缝的发展情况,同时对半刚性材料层收缩开裂预估及裂缝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维修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因此,优选该路面的维修方案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结合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特点,分析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破坏特征。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维修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了综合效益的分析以及优选。  相似文献   

9.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和城市路面的主要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板体性和较高的强度、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但半刚性材料也具有难以克服的干缩和温缩特性,会导致半刚性基层开裂,进而向上发展,沥青面层产生反射裂缝。现通过对单纯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增加应力吸收层和柔性基层ATB的复合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裂缝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工程可行的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中国高等级沥青路面中常用的半刚性基层结构承载力评价方法,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模型,进行半刚性基层受力特点分析和功能分析。同时,分析了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减对路面结构受力的影响。在大修路段进行FWD试验,反算半刚性基层模量,与该路段初始反算模量比较,计算大修路段半刚性基层模量衰减度。结合力学计算和实测结果,建立了基于模量衰减度评价半刚性基层结构损伤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