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在美国海军“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成功地发射了射程为2200公里的北极星A-1导弹之后,导弹核潜艇开始正式为海军装备使用。目前,美国海军已拥有多艘北极星、海神导弹核潜艇。在建造中的三叉戟导弹核潜艇,其射程已达到11000公里。导弹核潜艇在军事上的威胁作用是很大的。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核潜艇上的通信系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杨连新 《舰船知识》2011,(11):16-18
正式研制1967年6月,海军提出了导弹核潜艇的作战使用要求,并提出分两个阶段实现的设想:第一阶段在鱼雷核潜艇的基础上研制导弹核潜艇,性能先不求太高;第二阶段,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再研制性能更好的后续艇.  相似文献   

3.
军用船舶结构设计规范是国家军船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通常覆盖了该国所有类型海军舰船结构的设计,内容涉及到军船结构设计的各个方面:如载荷、强度和刚度等方面。本文通过对各国军用舰船结构规范发展历史和特点的简要回顾,以及国外军用舰船结构规范的不同发展方向的分析,结合我国军用结构规范的现状,提出了近年来军用舰船结构规范的发展趋势,为相关结构规范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船舶总公司主要担负着为我国海军建设和水运提供重要装备的重大使命,自行设计和建造了常规潜艇、导弹核潜艇、导弹快艇、导弹护卫舰、导弹驱逐舰、鱼雷、水雷等多种战斗舰艇及其装备;研制了“远望号”海洋测量船、“向阳红十号”远洋科学调查船等特种船舶;设计建造了各种远洋、沿海、内河运输和工程船舶800余种,为我国海军建设和水上运输建设做出了重要  相似文献   

5.
苏联在冷战期间研制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武器装备,其中不乏武器库中的“精品”、“孤品”,并且还有很多“世界第一”的极品。像海军中就有吨位最大的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等。而本文介绍的海狮级导弹护卫舰同样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水面舰艇,即世界上第一种采用表面效应船型的作战舰艇。其独特的设计不仅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密切关注,同时也影响到这种新式船型在随后世界军用作战舰艇上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随着高性能船舶技术的日益成熟,自上世纪90年代起,复合船体技术在海军舰船设计上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中国022型导弹艇和美国Lcs-Ⅱ“独立”号濒海战斗舰是高性能军用船舶的后起之秀,代表了未来海军水面舰艇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从两者的船型设计分析入手,剖析了高性能复合船体在022型导弹艇和“独立”号濒海战斗舰设计中的应用,同时对这两型舰艇各自独特的战技性能进行了对比,进而探讨了这些新技术对海军舰船战术变革的影响,以期对舰艇设计人员以及广大舰船爱好者对高性能军用船艇的深入了解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苏红宇 《船艇》1998,(9):40-42
一、军用快艇走向穷途末路了吗? 众所周知,军用快艇,特别是导弹快艇的发展起子50年代,成熟于60年代,成名于70年代。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以“冥河”导弹击沉以色列护卫舰“埃拉特”号,以及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人一洗国耻,大败埃、叙海军,当时的胜利者都是导弹艇。但是进入80年代,随着雷达预警技术的提高,特別  相似文献   

8.
潜艇防险救生历来是海军潜艇部队受困扰且急需解决的问题,自“库尔斯克”号导弹核潜艇毁来性地沉没后,引起世界各国海军极大的震惊,进而对潜艇的防险救生问题更为重视和关注。主要论述俄罗斯核潜艇上救生装置的设计观点,研制过程,装备的性能和目前达到的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圣·彼德堡“孔雀石”海军机械制造局是前苏联舰船设计中的中坚,设计过大、中、小型潜艇、核潜艇多达200艘,曾荣获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国家订货的不断减少,以及军费的严重不足对当今俄罗斯的舰船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安泰”型核潜艇是俄罗斯海军的第三代核潜艇。它所具有的水下高航速、优异的机动性和操纵性、下潜的大深度及低噪声,使其成为极具潜力的水下武器。该型艇首次实现了按“发射后不用管”的原则从水下发射导弹,并将战斗力与适居性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威慑力。  相似文献   

11.
在美苏争夺全球霸权的时代,核潜艇作为“二次核打击能力“的核心担当了战略核力量的中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两国都不遗余力、不惜代价地在核潜艇建造方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竞争。前苏联海军在大力发展核潜艇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核潜艇的新用途,不断更新核潜艇的设计概念。其中,P级(661型)和“麦克“级(685型)核潜艇便是前苏联海军中具有十分特殊意义的两级核潜艇。在研制这两级核潜艇的过程中,前苏联海军对其赋予了各种性质的探索和试验任务。因此,这两级特殊的核潜艇在苏联海军核潜艇的发展历史中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被北约称为"江湖"级的国产护卫舰是中国自主设计生产的第一代导弹护卫舰,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建造数量最多的护卫舰型号。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首艘建成服役到90年代最后一批交付中国海军,"江湖"级生产数量多达30多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与"旅大"级驱逐舰一起担负中国海军水面舰队的重要支柱。不过,"江湖"级护卫舰的历史贡献还不仅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海军水面舰队的生力军,而且还有多艘先后落户国外,一度成为中国舰船行业大排水量舰艇出口的标志性产品。从80年代中期首批"江湖"Ⅰ改进型交付埃及海军,到几年后具有国际同类产品水准的"江湖"Ⅲ入役泰国海军,中国在国际军用舰船市场上用较短时间就基本走出了所谓廉价、低档阶段,拥有了与该行业传统发达国家展开竞争的能力。"江湖"级的出口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舰船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9日,由国防科工委、交通部、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东协会、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船舶分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等14家单位共同组织的“中国十大名船”评选活动开始,至9月25日,共确定了20艘舰船入围,其中军用舰艇10艘,分别是105、112、167号驱逐舰,“纳莱颂恩”号、541号护卫舰、320号新型常规潜艇、401、406号核潜艇,“郑和”号训练舰及“东运615”号补给舰。 在上述10艘由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舰艇中,除“纳莱颂恩”号出口泰国外,其余9艘均为我国海军现役舰艇。这些舰艇犹如一串晶莹剔透的水晶珠链,闪耀着数十年来人民海军主要舰艇技术发展精华的夺目光芒。  相似文献   

14.
<正>浙江凯灵船厂建于1951年,经过65年的发展,已成为海军大型舰船保障企业。目前工厂主要承担海军大中型水面舰艇修理及民用船舶的建造。工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尝试为边防、海军建造各型辅助船舶,2003年开始大规模承接民用船舶,先后为海军、海警、地方建造各型船舶250余艘,现在已形成高速公务船(军用和民用)、全回转港作拖轮、客船(含车客渡船)建造生产线,  相似文献   

15.
齐晓丰 《中国船检》2014,(10):58-59
当今世界,为保障海洋权益,各海权国都十分重视海军的发展。但军用舰船制造维护费用过高,在军费开支中占相当的比重,因此各国都在努力寻求减少开支的途径。一些先进海军国家在经过多年的思考和权衡后决定优先选择商业解决的方法来满足海军需求。将主要资源集中投放到武器装备的研发上,把武器装备的载体平台,军船本身安全技术问题交给专门从事安全技术的机构去处理。  相似文献   

16.
介绍美国海军为适应新世纪需要而进行的改造计划:该计划将涉及海军所有现在和将来的规划,包括航空母舰、舰载机、水面舰艇、潜艇、导弹防御及辅助舰船等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海军的日常军事活动保持在一个可接受的风险等级之下,世界各国海军一直力求实现舰船安全性和作战性能之间的最佳平衡。随着北约各国政府对海军舰船安全等级要求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海军普遍采取将海军舰船加入船级社的船级,即"军船入级"的做法来应对这种新的挑战。然而,船级社的规范植根于国际性的立法,为了解决好海军舰船入级后各类标准、规范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为其提供一个更加协调一致而透明的安全标准,国际军船安全协会(INSA)颁布了适用于海军舰船的"ANEP77海军舰船法规(Naval Ship Code,NSC)"。该法规最初被称作"海军舰船SOLAS协定",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SOLAS公约具有类似适用的功用。截止目前,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挪威等在内的二十多个国家的海军和船级社加入了INSA,"海军舰船法规"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认可,在提高海军舰船的安全性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几十年岁月里,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为国防建设先后研制生产了原子弹、氢弹、军事通讯卫星、导弹核潜艇等—  相似文献   

19.
军事广角     
法国海军将采购6艘梭鱼级核潜艇《防务新闻》2006年9月18日报道,法国国防部称,舰船工业界正在等待与政府签订一项价值70-80亿欧元的合同,建造6艘新的“梭鱼”级攻击型核潜艇。法国武器装备总署(DGA)采办办公室主管9月12日称,政府已经与造船厂商和舰艇建造局就“梭鱼”级核潜艇的价格问题达成了协议,合同极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签订,但他没有透露合同的具体价格。目前,国防部和舰艇建造局还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是合同中将具体包含哪些工作。工业界称应当包含6艘潜艇的开发和生产以及后勤保障研究,针对潜艇进行的2年期后勤保障工作应当另行安排。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际海洋保护法律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我国海军远洋航行任务的逐渐增加,军用舰船需要增强固体废弃物的现场无害化处理能力,使其能在世界任何水域自由航行。简要介绍73/78防污公约对固体废弃物排放的要求,以及美国海军为适应该公约而采取的处理策略。通过对现有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指出等离子体焚烧技术最适合处理舰船固体废弃物,其固体残渣和尾气排放完全符合73/78防污公约。最后,介绍了等离子体焚烧技术在舰船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