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亮 《时代汽车》2007,(3):68-70
价格战,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2006年我国汽车业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中曲折走来,2007年他们又将面对何种挑战,市场前景又将如何? 国家发改委一份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已有的整车生产能力约为800万辆,加上在建生产能力220万辆,2007年底将突破1000万辆。而2006年的汽车销量只有550万辆左右,2010年预计销售将在900万辆左右。面对产能过剩的现实,专家预测,2007年我国汽车业面临价格战的形式将更加严峻。 汽车价格的不断下降,受益最大的当然还是广大消费者,在叫好声一片中难免也有人发此疑问:为何我国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同样是竞争激烈的欧美汽车市场,却鲜见如此频繁和大起大落的降价现象,原因何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这台全球汽车业最大的发动机,仍在凶猛地咆哮,钱包鼓起来的国人正把汽车梦变为现实,汽车销量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64亿辆,其中汽车1.54亿辆,2014年新注册汽车2 188万辆,保有量净增1 707万辆,两项指标均达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切数据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业正在从增量经济向存量经济转变,汽车后市场将迎来爆发期,巨大金矿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相似文献   

3.
新春献词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超过1 800万辆,已连续二年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市场.世界汽车业也正在逐渐复苏,而且将进一步推进其全球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汽协发布的2013年汽车产销数据显示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000万辆,再创全球产销最高记录。自2011年汽车销量1850.51万辆,增长2.5%,2012年汽车销量1930.64万辆增长4.33%之后,汽车销量增速终于回归两位数,且达到了汽车业期待多年的2000万辆年销量。2013年1月、11月和12月三个月全国汽车销量均超过200万辆,相当于2000年中国汽车全年的销量。据中汽协预测,2014年全年汽车需求量约为2385  相似文献   

5.
1 000万辆,这不是哪一个国家的汽车产量,而是深陷"召回门"的昔日世界汽车业巨人丰田汽车近几个月在全球召回的汽车数量,这一数字已高过它2009年781.3万辆的全年销量.  相似文献   

6.
2004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00万辆,继续保持15%左右的增幅,跃居全球第四。这与全球汽车业利润下降、增幅缓慢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中国汽车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仍远落后于欧美和日本。  相似文献   

7.
我国汽车市场容量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全球汽车业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中国、印度和拉丁美洲汽车市场的强劲增长,而美国、加拿大、西欧和日本等成熟汽车市场由于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而表现乏力。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对全球的贡献最为突出。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量占全球汽车市场增量的50%左右,市场占有率达10.7%,但整体汽车消费水平还不高。预测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高达6000万辆,私人轿车的保有量也将达到2700~3000万辆。  相似文献   

8.
<正>全球汽车市场需求仍然喜忧参半,但总体上仍保持增长,有4.2%的增幅。主要增长市场为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东盟(ASEAN)成员国。预计2014年全球汽车销量将达到8559万辆,同比增长3.3%。全球市场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为8288万辆,比2012年的7950万辆增长4.2%,这是一个新的全球汽车销量纪录。支撑这一全球性销量的主力军是中国,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4.3%。美国汽车市场也进一步复苏,增长7.6%。南美汽车市场增长1.5%,巴西政府延长对汽车业的支持政策,这也有利于汽车市场,但全年车市仍下跌1.7%。东  相似文献   

9.
<正>1000万辆,这不是哪一个国家的汽车产量,而是深陷"召回门"的昔日世界汽车业巨人丰田汽车近几个月在全球召回的汽车数量,这一数字已高过它2009年781.3万辆的全年销量。321万辆,这是截至2009年底,中国汽车召回制度实施5年多来召回汽车的总量,其中包括丰田2009年在中国市场召回近70万辆的中国汽车最大规模召回。据《商用汽车》杂志  相似文献   

10.
空气污染、全球变暖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是人类目前面对的三大问题。汽车的电动化有望缓解或部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主要国家已经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未来目标:到2020年,中国将有5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日本国200万辆,德国100万辆;而美国,到2015年,将有100万辆。这些国家正在热心地开发先进电池、燃料电池汽车、安全汽车、零碰撞汽车、联网汽车和自主汽车;此外,还包括"车到家、家到车"系統、用于居住社区的超小型汽车和紧急呼叫系統。借助于这些广泛领域的技术,人类有望创建一个新的产业乃至一个可持续性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