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阐述雷电的形成过程和雷电效应,分析雷电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对岸桥的危害,介绍现代防雷的一般方法,提出了针对岸桥的综合防雷设计方案,即既要防直击雷,也要防雷电电磁脉冲,二者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一套完整的防雷体系。  相似文献   

2.
将雷电放电通道简化为一通电的直导线,其通道中的电流采用双指数雷电流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建立了雷电放电空间的物理模型,由傅立叶变换把双指数雷电流展开为不同频率正弦波的叠加,依次计算各频率的场强分量,得到空间电磁场的分布.利用Mathematica计算机软件编程计算,数值结果与有关文献的结果较一致;有关数值结果可供计算机等电子、电力设备与系统特别是微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浪涌吸收器     
对于高密度化的工业设备或家用电气制品来说,在一个系统中实际上均装有集成电路、微处理机、继电器、硅可控整流器,半导体开关、直流电动机等等品种繁多的部件。为了根据浪涌电压来保护这些部件,继而使整个装置不受损伤和误动作,使用各种浪涌吸收器作为限制电压的元件。浪涌电压一般可分为开关浪涌和雷浪涌。开关浪涌电压产生于交流电源开关接通断开和熔断器熔断的时候;而雷浪涌电压则是雷电等外界的浪涌重叠在交流线路上而发生的,它们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海工装备对雷电的防护,降低雷电导致的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以某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FPSO)为例,对雷电防护系统的标准要求和具体配置进行分析。设计人员在设计防护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国际标准要求、雷击风险概率及项目综合成本。研究成果可为FPSO雷电防护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雷电电磁效应与耦合特性是直升机电子电气设备雷电防护设计的重要分析依据。[方法]依据SAE-ARP5412和SAE-ARP5416标准规定的试验波形与方法,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TLM)的CST线缆工作室中对典型雷击模式下直升机内外电磁环境和电缆耦合电平的影响因素以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雷击电磁场的建立是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并随时间、空间、结构呈现复杂变化;雷电耦合机制是雷电流再分布的阻性耦合以及机体缝隙共振耦合的相互作用,并且其与频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电缆感应电平会受到飞机蒙皮电阻、雷电流波形参数以及电缆屏蔽层阻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所做研究揭示了雷电电磁耦合机理及电缆雷电电磁感应的相关影响规律,为航空器电缆敷设和雷电电磁环境防护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6.
韩建明 《世界海运》2012,35(5):26-27,53
介绍雷电的形成及特点、雷电袭击的种类及其危害,分析船舶在航行中易遭雷电袭击的种类及发生原因,提出船舶应对雷电袭击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信局站建筑物内的电信设备会受到雷电电磁场的干扰和危害,要有效地对这些干扰和危害进行防护,关键贩是要了解直击雷在建筑物内产生的电磁场分布情况.讨论了五种情况下,建筑物内雷电电磁场的分布.  相似文献   

8.
《中国修船》2019,(5):51-54
文章首先列举船舶雷击的分类,阐明其不利影响和危害;分析当前船舶雷电防护标准、规范内容和适用情况,指出其特点和不足;阐述船舶雷电防护的发展历程、避雷方式、防护对策及应用实际,说明现行防护措施的特征和缺陷;分析民船、军船雷电防护应用状况,并比对两者的异同点;最后,阐述船舶雷电防护方式和船舶平台雷电电磁兼容等方面开展的重点研究,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京杭运河苏北段免维护智能化航标灯及其外设遥测终端大范围被雷电干扰失常、损坏,通过现场分析、室内模拟雷电干扰实验等方法,查明原因,实施改造,研制出免维护智能化航标灯抗雷电干扰的重大科技成果,并适用于内河所有航标灯及相关电器设备。  相似文献   

10.
李杰 《中国水运》2010,334(8):38-38
雷电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应高度重视对通信设施的破坏性。本文介绍了防雷接地的基本知识,只有预防网络遭雷电破坏,才能保证通信设备及人员安全,使通信网络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陈炼松 《中国水运》2007,5(8):133-133
雷电灾害是一种目前人类还无法抗拒的严重自然灾害,雷电灾害对长江通信设备造成的威胁和危害也愈来愈大,历年都曾发生过因雷击造成网络设施损坏,从而导致信息传输中断、信息受损乃至威胁长江航运安全的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日益发展,雷电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本文重点提出航标设施如何防避雷电损害。  相似文献   

13.
奉晔 《天津航海》2021,(2):40-42
文章介绍了雷电的形式,分析了其对船舶设备的危害,提出了针对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防雷措施,以引起船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加强雷电防护工作,提高通信系统可靠性,履行好航海保障职责,确保船舶通信畅通及海洋生产安全,促进国家水上运输建设,推动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晓林 《船电技术》2011,31(7):75-78
分析了风电机组易遭受的雷电危害形式、防护途径和原则,提出了风电机组内外部防护方法并重点对内部防护措施及过电压保护器件进行选型。  相似文献   

16.
张卫东 《中国水运》2007,7(3):36-38
船闸设备的控制由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完成,PLC主体及外围的传感器为电子器件组成,易遭受感应雷和雷电浪涌危害,因而给此类设备造成损失。根据船闸多次遭受雷损的情况,对PLC控制系统防雷技术进行应用研究,并实施完成了船闸控制系统的防雷工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分析海事部门灯塔内部AIS基站组成设备及其特点、拓扑结构等,并结合AIS基站所处的气象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对AIS基站作出雷击风险评估,从而对AIS基站提出综合雷电防御措施,为海事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油船设计与施工中,对雷电和静电积聚,火花放电的防护措施,油船接地种类及接地工艺。  相似文献   

19.
文章旨在分析海事部门灯塔内部AIS基站组成设备及其特点、拓扑结构等,并结合AIS基站所处的气象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对AIS基站作出雷击风险评估,从而对AIS基站提出综合雷电防御措施,为海事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0.
针对偏远地区通信机房环境特点,分析了雷电及过电压侵入通信设备的途径及危害。针对通信机房防雷、防过压方面存在的隐患,结合机房内通信设备防雷要求,研究了从房屋、电源、信号线、天馈线等方面综合防雷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