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东北新干线上的三内丸山跨线桥跨越青森环线和河流,结构形式为(75+150+150+75) m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独柱形桥塔桥面以上塔高17.5 m。3个桥墩中,除中墩采用墩梁固结,其它2个桥墩上纵向安装2排活动支座。斜拉索索鞍采用单管结构新型索鞍系统,其防晒隔热系统由环氧树脂涂层钢绞线、高聚乙烯管(HDPE)和填充在高聚乙烯管内的水泥浆组成。对斜拉索进行抗疲劳性能验证,并采用动力仿真分析软件计算结构的变形和挠度,结果均满足要求。主梁采用挂篮对称平衡悬臂施工,斜拉索随主梁悬臂施工进度逐根安装,并使用千斤顶进行初张。桥塔主筋采用气压焊焊接接长,施工过程中采用覆盖整个塔架的防风雨措施,索鞍系统使用吊机现场安装。  相似文献   

2.
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日本的青森大桥、本四联络线——阪出线北浦港桥、白鸟大桥、明石海峡大桥等桥为例,简要介绍了地下连续墙基础在桥梁工程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2017,(8)
正一直关注今年《摩托车》杂志的读者或许对"Young Machine"这本日本杂志不陌生。今年初,这家日本最知名的摩托车类杂志社派出以著名试车手丸山浩为首的测试团队,专门到北京与《摩托车》杂志合作拍摄选题。也正是因为这次合作,我们的团队与丸山浩先生建立起了真诚的友谊。自那时起,每个月编辑部都会收到最新的"Young Machine"杂志和附赠测试DVD。虽然语言存在一定障碍,但从我们仍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以来,钢管混凝土拱桥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有关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静力特征、温度应力及安装技术方面,而关于这些桥梁动力特性的研究则不多。新西海桥是日本第一座公路钢管混凝土拱桥。利用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及单车模型,分析了桥梁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阐述了其响应特征和响应级别。分析结果表明,新西海桥的主桥及人行桥在移动车辆荷载的作用下均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新名神高速公路生野大桥(Ikuno Bridge,见图1)位于兵库县神户市北区,是一座桥长606m的7跨连续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低塔斜拉桥。该桥主跨188m,斜交15°跨越铁路营运线,是日本目前最大跨度的波形钢腹板低塔斜拉桥。该桥跨径布置为(96.2+188.0+103.0+2×39.0+71.0+66.2)m,桥面宽24.15~25.15m,荷载为B活荷  相似文献   

6.
该文考虑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跨度的变化,用解析法建立了简支梁桥主梁由车道荷载图式中的集中荷载产生的支点截面最大剪力实用计算公式,避免了通过试算求最大剪力时的麻烦,详细论述了各种情况下主梁支点截面最大剪力的计算方法。同时对车道荷载中的均布荷载产生的支点剪力,也导出了具体计算公式,以便实际应用。最后通过三个算例,详细说明了公式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型加筋土挡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向京  许桂林  王维  刘泽 《公路工程》2009,34(6):8-11,15
以湖南湘潭至衡阳高速公路西线加筋格宾挡墙为工程背景,通过MTS万能材料试验机模拟交通荷载,对加筋格宾挡墙、绿色加筋格宾挡墙和钢网面板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三种加筋挡墙分别施加五种频率(2、4、6、8、10Hz)、四种幅值(30~60、40~80、50~100、60~120kPa)的交通荷载,每种幅值不同频率时竖向荷载作用次数不少于10万次,每种幅值不少于40万次,每种加筋挡墙累计荷载作用次数不少于200万次。得到了三种新型挡墙在竖向疲劳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水平变形、最大沉降量位置及最大累计水平变形率、最大累计沉降变形率的大小,总结了三种挡墙在不同动应力幅值、不同频率的重复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力学特性。所得结果为上述三种加筋结构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工程应用提供了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8.
公轨两用钢桁桥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头的疲劳荷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评定公轨两用钢桁桥下层轨道横梁与焊接整体节点连接头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累积,对该细节在桥梁设计寿命内车辆荷载所产生的疲劳荷栽谱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在对桥梁的车辆荷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各国相关规范,建立了代表桥梁设计寿命内真实运营状况的疲劳荷载模型,并通过全桥三雏有限元分析模拟计算该连接细节所承受的荷载历程。依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确定了公轨两用钢桁桥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头验证性疲劳试验的试验荷栽。结果表明:该连接细节的疲劳损伤荷载基本不受上层汽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轻轨,可以通过直接将轻轨计算结果乘以一定的提高系数得出。  相似文献   

9.
《公路》2017,(8)
为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问题,采用BISAR3.0软件对柔性基层耐久性沥青路面剪应变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层内剪应变沿路深分布呈3字形或S形,中面层剪应变显著,是车辙变形关键区;最大剪应变随各结构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半刚性底基层厚度的增加会引起中、下面层层内剪应变的增加,不宜过大;沥青层模量的增加能显著减小自身层内的最大剪应变,垫层、底基层模量的增加能减小各沥青层的最大剪应变;荷载对沥青层剪应变影响显著,道路横断面方向内、外车轮荷载边缘附近区域是路面最大剪应变区。  相似文献   

10.
基于陕蒙高速长寿命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借助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了带级配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各结构层参数变化时,沥青层内最大剪应力及最大剪应力作用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层内最大剪应力峰值的位置与沥青层厚度关系最为密切。当沥青层较薄,其厚度≤11 cm时,最大剪应力出现在沥青层底。当沥青层厚度≥12 cm时,最大剪应力出现在6~7 cm处。沥青层内最大剪应力及其作用方向受沥青层厚度和水平荷载的影响最显著。水平力的作用对7 cm以上路面结构内的最大剪应力影响巨大,水平荷载越大,相应的最大剪应力峰值也越大。分析结果为长寿命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被黏性泥石流淤埋的公路桥梁结构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易发生淤埋型渐进性破坏。配制容重为19.75 kN/m3±0.14 kN/m3、浆体粘度为1.31 Pa·s±0.03 Pa·s的黏性泥石流体,模拟被黏性泥石流体淤埋的桥梁结构模型,发现新拌黏性泥石流沉积物静置1~10天后表层失水形成硬壳,泥石流体内将产生显著的附加荷载,最大可达140 kPa。附加荷载是导致黏性泥石流淤埋结构物毁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鉴于新老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模型的不同和对桥梁限载取值的研究,系统对比了不同时期、不同荷载等级桥梁设计汽车荷载效应的差异程度。根据不同的设计汽车荷载模型,以跨径为6~30m的简支梁桥为计算对象,分别计算汽车-10级、汽车-15级、汽车-20级、汽车-超20级以及公路-I级和公路-Ⅱ级汽车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和支点剪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跨径L在6~30m内的简支梁桥,新老规范设计汽车荷载作用下的跨中弯矩随跨径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然而两者支点剪力的变化趋势差异很大。计算跨径越小,新老规范设计汽车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效应差值越小,利用新规范对老规范设计的桥梁进行升级加固越有利。  相似文献   

13.
龚律 《汽车情报》2007,(15):24-25
进入2007以来,日本、美国和欧洲这三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均呈现一种低迷徘徊、萎靡不振的灰暗局面。预计2007年难以走出低谷。 日本——连续下滑不止 2007年一季度,日本国内汽车市场仍是一种灰暗的局面,这给本来就一直不大景气的市场态势,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断层破碎带处隧道沿纵向的变形和受力特征,首先基于筒仓理论和地层应力分布特征,考虑断层破碎带的几何特征和围岩特性,建立了断层破碎带内隧道纵向荷载简化计算模型,并利用应力传递原理进行了求解;其次将隧道简化为破碎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地基梁,利用有限差分理论计算了破碎带纵向荷载作用下的隧道变形和受力特征。开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和数值计算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埋深、破碎带宽度和倾角变化对隧道纵向变形和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埋深越大,破碎带内纵向荷载越大,但纵向荷载的增长速率越小,隧道在上下盘与破碎带交界面附近的剪力和弯矩差值越小;②破碎带宽度越大,纵向荷载整体越大,隧道在上下盘与破碎带交界面附近的剪力和弯矩差值越大,最大变形位置越接近于下盘和破碎带交界面;③破碎带倾角越大,纵向荷载越接近于均布,上下盘和破碎带交界面附近变形和受力越趋于对称。  相似文献   

15.
《广东公路交通》1994,(4):41-48
呼子大桥是连接孤岛加部岛至日本四主要岛屿之一九州的道路桥梁。主结构是三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桥长494.25m,中跨250m,宽10.9m。完成后将为日本最大的混凝土桥。本文叙述了斜拉桥上部结构的施工,包括施工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根据预应力砼结构的特性,计算梁板的试验最大控制荷载,比较不同的加载方式,指导梁板荷载试验加载设计。  相似文献   

17.
该文通过对多种跨径的单跨简支箱梁的计算,比较了新、旧公路桥规与城市桥梁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出以上三种规范或标准相应等级的汽车荷载基本上是同一量级的,但对于箱梁和铰接梁板桥却有较大的差别。这一差别在车辆接近于设计荷载时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Nissan GT-R     
《汽车杂志》2007,(12):81-81
GT-R自1969年诞生以来,从未在日本以外的市场正式销售,新GT-R将是第一,款面向全球市场发售的日本顶级跑车。配备排量3.8L的V型6缸双涡轮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353kW(480PS),最大扭矩为588Nm。传动系统为六前速双离合手自波箱;0~100km/h加速3.5s,0~400m加速11.7s,极速310km/h。  相似文献   

19.
依托成自宜高速铁路箱式路基试验段建设工程,构建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恒载、活载、附加力及特殊力荷载不同作用组合下的箱式路基静力和模态响应。结果表明:箱式路基在服役状态下产生的挠度较小,组合作用下最大挠度4.60 mm,列车活载是箱式路基产生挠度的主要因素,形成的顶板挠曲面为马鞍形曲面;离心力与横向摇摆力作用是箱式路基产生横向位移的主要原因,横向位移与墙高成正比,组合作用下产生的最大横向位移1.33 mm;在各独立荷载作用下,结构内部弯矩分布无统一特征,在组合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最大与最小弯矩均发生在起点截面,绝对最大弯矩出现在主力+附加力工况;箱式路基第4阶振型竖向自振频率为15.8 Hz,符合规范限制,满足列车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泥质红砂岩粗粒土填料,采用MTS分别模拟地震荷载、交通荷载、加-卸载多循环荷载进行大尺寸模型试验,研究了钢网面板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在上述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获得了不同峰值的水平地震激励下模型挡墙不同位置的水平动位移、竖向动位移峰值响应等实测值;采用不同频率、不同幅值的竖向交通荷载正交试验法,获得了该模型挡墙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水平变形、最大沉降量及位置等动力特性参数值;通过7种荷载、21组加卸载循环试验,获得了加一卸载多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实测沉降值。试验结果表明:该加筋结构具有整体变形的特性,是优良的抗震结构,能承受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震荷载;同时该加筋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破坏性,重复荷载的幅值和振动次数对结构动力变形特性的影响较大,而振动频率对变形特性的影响不显著;多循环荷载作用下该加筋结构能够明显减小不均匀沉降。过长的筋材并不能明显地改善加筋土挡墙的动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