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偏高岭土和海泡石在复掺条件下对水泥净浆强度与微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探讨了偏高岭土和海泡石在单掺与复掺状态下,对水泥净浆基本性能(各龄期强度、扩展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偏高岭土与海泡石的掺量不断增大,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及粘度逐渐增加,扩展度有所减小;当偏高岭土掺...  相似文献   

2.
增稠剂是配制自密实混凝土常用外加剂之一,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增稠剂对水泥基本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中掺人PAM后,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随其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水泥浆体的凝结时间延长;PAM适宜掺量为0.1‰~0.5‰,此时水泥屈服应力T0最低,黏度η较高;在PAM掺量不大于0.5‰时,PAM减小水泥收缩;PAM...  相似文献   

3.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是一种良好的半刚性基层材料,但在我国以往的工程中由于配合比不合理,早期强度低,因此没有得到推广应用。针对这个问题,并总结以往经验和教训,提出了适用于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配合比方式,并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其不同龄期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水泥剂量为5%时,粉煤灰掺量在5%~10%范围内,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早期强度、后期强度最高,同时与水泥稳定碎石(粉煤灰掺量为0)相比,粉煤灰的掺入可以使混合料的劈裂强度提高一倍。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水泥和粉煤灰最佳比例为1∶1~1∶2。  相似文献   

4.
马亮 《交通标准化》2012,(14):77-79
通过水泥砂浆沉入度试验,对水泥粉煤灰浆稠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用水量、外加剂等参数对水泥粉煤灰浆稠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混合料凝结时间随水泥剂量的变化规律。建立宾汉姆模型,研究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流变特性,并提出了新拌流态水泥粉煤灰浆体的对数形式流变方程。  相似文献   

5.
机制砂用作水泥混凝土细集料时,其与天然砂掺配比例及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通过不同机制砂掺量及不同石粉含量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及折压比的影响试验,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强度随机制砂掺量及石粉含量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机制砂水泥混凝土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罗萍 《湖南交通科技》2007,33(1):32-34,49
研究了不同超细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取代率对路面修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当超细粉煤灰和超细矿渣取代率为30%、两者比例为2∶1时,掺和料能通过二次水化作用和微粒填充作用使水泥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得更密实,提高材料稳定期的力学强度;同样掺量的掺和料也能改善修补材料的粘结界面、微观结构,增加界面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7.
选取Ⅰ级粉煤灰和Ⅱ级粉煤灰,测定不同粉煤灰掺量时水泥砂浆在不同时间的屈服应力和塑性粘度,研究粉煤灰掺量和种类对水泥砂浆流动性、粘聚性和触变性等流变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Ⅰ级粉煤灰对水泥砂浆流动性和粘聚性的改善效果优于Ⅱ级粉煤灰,且粉煤灰掺量越多,对流动性和粘聚性的改善效果越好,当流动性和粘聚性稳定时对应的Ⅰ级粉煤灰和Ⅱ级粉煤灰掺量分别为15%和25%;当粉煤灰掺量小于10%时,水泥砂浆的触变性保持稳定,而当粉煤灰掺量大于10%时,增加Ⅰ级粉煤灰掺量会使砂浆触变性逐步减弱,而增加Ⅱ级粉煤灰掺量会使触变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再生稳定碎石基层的路用性能,向集料中掺入水泥与粉煤灰比例为1∶3的结合料,展开试验研究。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集料配合比,试验中再生骨料(10~30mm)的掺配比例依次为0%、20%、40%、60%、80%、100%,由最大干密度试验确定其相应的最佳含水量。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冻融循环试验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基层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都随再生骨料掺配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当再生骨料掺量为80%时达到最大值;而混合料的抗冻系数BDR随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密实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不同掺量的减水剂和粉煤灰,测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单掺减水剂时,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大,密实度会增大,超过最佳掺量时会泌水;单掺粉煤灰时,达到最佳掺量的粉煤灰时,密实度最好;双掺时,减水剂掺量为1.0%和粉煤灰掺量为10%时,混合料密实效果最好。通过振动击实试验,利用振动时间间接地评价水泥稳定碎石的密实性。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高掺量磨细粉煤灰水泥基材料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掺有50%原状粉煤灰的水泥在3%硫酸钠溶液中28d的抗蚀系数由0.94提高至1.00。180d时,掺有50%和70%磨细灰的水泥在3%硫酸钠溶液的抗蚀系数均高于掺有相同数量原状灰的水泥。由于细磨工艺优化了粉煤灰的颗粒度分布和颗粒级配,改善了颗粒的表面形貌,通过与水泥水化释放出的Ca(OH)2进行火山灰反应形成新的C-S-H凝胶,使水泥浆体孔结构细化,微观结构致密,粉煤灰颗粒与水泥浆体的界面结合牢固,从而提高了水泥基材料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试验选用Ca(OH)2为激发剂,通过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设计掺超细矿粉水泥土配合比。结果表明,固化剂掺量一定时,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超细矿粉取代率增加逐渐降低,超细矿粉取代率由20%增加至40%时,抗压强度降低显著,为20. 6%;水泥掺量对超细矿粉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效果最显著,氢氧化钙掺量次之,当水泥掺量≥6%或氢氧化钙掺量≥0. 6%时,抗压强度提高幅度较小;当超细矿粉掺量≥4%时,超细矿粉掺量增加1%,其抗压强度提高8. 1%以上。建议超细矿粉水泥土室内最佳配合比为水泥掺量6%、超细矿粉掺量8%、氢氧化钙掺量为0. 6%。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陶粒水泥混凝土经济型配合比,通过初步拟定配合比与性能验证确定了陶粒的掺量,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用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确定配合比。结果表明:当陶粒以100 kg/m~3、200 kg/m~3、300 kg/m~3、400 kg/m~3替换细骨料时,抗压强度增幅分别为5%、12%、15%与17%,抗折强度增幅分别为5%、10%、12%与14%,韧性呈下降趋势。水泥用量对试块性能影响最大,陶粒掺量次之,粉煤灰影响最小。随着水泥用量的减少、粉煤灰用量的增加,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均呈降低趋势,经济型配合比建议在保证性能的基础上适量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用量。  相似文献   

13.
从最大限度的利用工业废渣和减少成本的角度出发,采用分别粉磨然后混合的生产工艺制备碱矿渣水泥,然后将复合激发剂和缓凝剂掺量不同的碱矿渣水泥进行了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等性能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工业固废(粉煤灰+炉渣)研制新型混凝土建筑材料在公路路堤、公路路面基层以及次基层的适用性,通过对不同水泥掺量(0%、2%、4%、6%、8%)、不同炉渣掺量(0%、10%、20%、30%、40%)进行压实实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或炉渣掺量的增加,压实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水泥-粉煤灰-炉渣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比类似级配的天然砂粉粒径的最大干密度低,有利于在可压缩性土体上建造轻型路堤;工业固废混凝土承载比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提高,水泥掺量一定时,工业固废混凝土承载比随着炉渣掺量的增加而提高,表明在适当的配合比组合下,其适用于公路路面的基层和次基层。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掺入粉煤灰的水泥性能进行研究:粉煤灰的颗粒组成和分布对水泥抗压强度的影响、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水泥物理性能及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要提高粉煤灰水泥的早期抗压强度就要增加13~18μm区间颗粒的含量;要提高粉煤灰水泥的后期抗压强度就要增加28~32μm区间内的颗粒的含量;从相对动弹性模量来看,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差异不大;但从重量损失率来看,粉煤灰掺量越大,重量损失率越小,抗冻性能则越好。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泡沫沥青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其次对其配合比进行设计,得到最佳拌合用水量,最后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泡沫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发泡温度一定时,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泡沫沥青的膨胀率增加和半衰期减少,A-70基质沥青的最佳发泡温度为160℃,最佳发泡用水量2.7%;级配改善后泡沫沥青再生混合物的最佳拌合用水量为3.8%;水泥含量为1%~4%时,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加,增加幅度在12%~20%;泡沫沥青含量为2%~3%时,混合料高温稳定性随着水泥含量的增加逐步提升,泡沫沥青含量为3%~4%时,高温稳定性出现略微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水泥冷再生混合料(CCRM)抗压强度特性,采用垂直振动成型CCRM圆柱体试件,研究了9.5~19 mm粗集料以及水泥剂量对CCRM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9.5~19 mm粗集料掺量增加,CCRM抗压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当9.5~19 mm粗集料掺量20%时,CCRM抗压强度达到峰值,与不掺加9.5~19 mm粗集料的CCRM相比,可提高19%;增加水泥剂量可显著提高CCRM抗压强度,与水泥剂量为3%的CCRM相比,水泥剂量为4%的CCRM 90 d抗压强度可提高13.8%。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种类水泥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灰比、水泥用量和粉煤灰替代量等因素对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矿渣水泥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灰比对两种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影响规律相反,随着水灰比的增大,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除了28 d外,其他龄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降低,而矿渣水泥混凝土各龄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增大;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先增大后减小,当水泥用量为400 kg/m3时碳化深度最大;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多,两种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都逐渐增大,其中当粉煤灰掺量分别大于55%和45%时,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矿渣水泥混凝土的碳化深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多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9.
硫铝酸盐复合型修补砂浆具有较好的速凝特性和微膨胀特性,采用超细粉煤灰部分代替复合水泥后,发现在低掺量下能提高砂浆的流动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当掺量超过10%以后,部分性能会逐渐下降,在抑制砂浆的干燥收缩上,超细粉煤灰性能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水泥品种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了粉煤灰品质以及配合比设计等因素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机理,通过优化配合比参数使得掺量为70%左右的情况下,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仍能比较接近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